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48692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历史基础梳理(2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课件含答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经济全球化,-2-,-3-,-4-,-5-,-6-,考点1:美苏冷战政策 1.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对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五六十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处于攻势。80年代,美苏关系相对缓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7-,考点2:经济全球化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4.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考点3: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 美苏冷战政策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冷战”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表现

3、开始: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政治上。 发展:1947年“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经济上。,注:“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温馨提示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与扩大,是更加隐蔽、更加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相互联系,目的基本一致,手段各具特色。 (2)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从而达到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来共同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3)两者都是美

4、国冷战政策的重要表现,在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10-,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中考真题 【例1】 (2013广东佛山)卜老师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卜老师观点的是 ( ) A.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D.全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路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只是“半球化”,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5、家实行冷战,1955年北约与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故选C项。 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解答时应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2 欧洲联盟及日本崛起 欧洲联盟(西欧国家的联合) 目的:发展欧洲经济(主要目的),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成员国:法、德、意、荷、比、卢。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标志欧洲联盟成立。 相关政策: (1)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1999年欧元启用,

6、实现经济的高度一体化。 (2)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1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 性质: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地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作用:(1)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 (2)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战后日本崛起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日本崛起的原因: 内因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先发展教育;贸易立国。 外因美国的帮助

7、(军事订货、迫使民主改革、经济扶持)。,-1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美国、欧盟、日本。,-14-,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中考真题 【例2】 (2016广东)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 ) A.北约 B.华约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欧洲联盟 【思路分析】 由“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可知这是一个政治一体化组织。故选D项。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欧盟的特点,要注意区分欧盟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区别。,-1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

8、点4,考点5,考点3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团),经济形势:全球化。,-16-,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中考真题 【例3】 (2013广东揭阳)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现阶段世界的政治格局是 ( ) A.多极化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三足鼎立 【思路分析】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

9、存在,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故选C项。 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状况,注意现阶段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多极化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17-,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4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亚洲:印度独立 1947年印度独立,但英国把它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的第一任总理是尼赫鲁。 2.非洲 独立运动最先在北非开始。 1952年,在纳赛尔的领导下,埃及赢得真正独立,并于1956年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

10、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18-,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拉丁美洲 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通过革命推翻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获得独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同年,澳门回归祖国),-19-,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中考真题 【例4】 (2013贵州贵阳)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失去了政治尊严。非洲国家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平等,找回“政治尊严”的史实是 ( ) A.印度独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古巴建立革命政

11、府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思路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非洲国家找回了“政治尊严”。故选B项。 答案: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对于相关史实应注 意识记。,-20-,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5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原因: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组织进一步发展。【典型表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中国2

12、001年11月加入)】 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利(机遇): (1)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 (2)有利于世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3)可以带动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21-,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弊(挑战): (1)“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 (2)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2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中考真题 【例5】 (2013广东汕尾)一部iPh

13、one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 ( ) A.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 B.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避免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思路分析】 一部iPhone手机从提供创意、核心零件到生产组装由不同国家完成,这一全过程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故选B项。 答案: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影响。,-23-,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广东揭阳)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

14、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 ( A ) A.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 B.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 C.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D.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2.(2014广东佛山)爱德华斯诺登做了一件让全球震惊的事情:把“山姆大叔”的监控项目和手段曝光。从媒体角度看,突出反映了 ( B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24-,3.(2014广东)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作出的反

15、应是 ( C )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4.(2014广东珠海)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 信息化 全球化 多极化 军事化 A. B. C. D. 5.(2012广东湛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哪两个国家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正式开始 ( D ) A.英、法 B.美、日 C.日、俄 D.美、苏,-25-,6.(2012广东佛山)有人认为欧洲联盟的成立是主权让步、协商的结果。欧洲联盟的成立,表明 ( C ) A.欧洲完全实现了经济政治

16、一体化 B.欧盟各成员国的主权完全丧失 C.经济区域化取得显著结果 D.世界经济的重心重新回到欧洲 7.(2012广东肇庆)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这个壮举的实现,主要得益于以下何种科技的发展 ( D ) A.原子能 B.太空望远镜 C.生物工程 D.航天技术,-26-,8.(2011广东清远)以下有关当今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 A.促使经济的联合更加紧密 B.“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局面形成 C.目前欧洲的大肠杆菌不会波及其他国家 D.全球化下需要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恐怖主义等国际问题 9.(2011广东)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A ) 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两极格局仍然存在 俄美两国存在分歧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