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932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少一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延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理科数学 (分值: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0505 分分=50=50 分)分) 1、已知1 1 m ni i ,mni其中,是实数,是虚数单位,mni则 A.1+2i B.1-2i C.2+i D.2 2、在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 A.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r B.越小,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r C.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弱,越小,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rr D.且越接近 ,线性相关程度越强,越接近,线性相关程度越弱1r r1r0 3、某射击选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如果他连续射击次,则这名

2、射手恰有次0.854 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 B. C. D. 4 0.80.2 44 5 C0.8 44 5 C0.80.2 4 5 C0.8 0.2 4、3 名教师和 6 名学生被安排到 A、B、C 三个不同地方进行社会调查,每处安排 1 名教师和 2 名学生,则不同的安排方案有 A90 种 B180 种 C540 种 D3240 种 5、一工厂生产的 100 个产品中有 90 个一等品,10 个二等品,现从这批产品中抽取 4 个, 则其中恰好有一个二等品的概率为 A B C D 4 100 4 90 1 C C 4 100 3 90 1 10 4 90 0 10 C CCCC 4 100

3、 1 10 C C 4 100 3 90 1 10 C CC 6、探索以下规律: 则根据规律,从 2004 到 2006,箭头的方向依次是 A.向下再向右 B.向右再向上 C.向上再向右 D.向右再向下 7、在独立性检验中,统计量有两个临界值:和当时,有的 2 3.8416.635 2 3.84195% 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时,有的把握说明两个事件有关,当时, 2 6.63599% 2 3.841 认为两个事件无关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人,经计2000 算根据这一数据分析,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之间 2 20.87 5 7 910 11 , 3480 (A)有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4、 (B)约有的打鼾者患心脏病 95%95% (C)有的把握认为两者有关 (D)约有的打鼾者患心脏病99%99% 8、已知 x 与 y 之间的一组数据如右, 则 y 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bx+a 必过 A点 B点 2 , 20 , 5 . 1 C点 D点 2 , 14 , 5 . 1 9、将三颗骰子各掷一次,设事件 A=“三个点数都不相同”,B=“至少出现一个 6 点”,则概率 等于)(BAP A B C D 91 60 2 1 18 5 216 91 10、设连续函数,则当时,定积分的符号 0)(xfba ( ) a b f x dx A.一定是正的 B.一定是负的 C.当时是正的,

5、当时是负的 D.以上结论都不对ba 00 ba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555 分分=25=25 分)分) 11、工人制造机器零件尺寸在正常情况下,服从正态分布 N(,2) 在一次正常的实验中, 取 1000 个零件时,不属于(3,3)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个数可能为 。 12、若,则的值是 ()xaa xa xa x 929 0129 1aaaa 0129 13、某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改实验,设有试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两个月的教学试验,进 行了一次检测,试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统计如右边的 列联表所示(单位:人) ,则其中 22m , n 14、 2 2 0 (3)10,xk dxk 则 15、已知随机

6、变量 的分布列如右表,且 =2+3, 则E 等于 。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12 12 12 12 12 15 步骤)步骤) 16、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2cos 与直线 3cos+4sin+a=0 相切,求 实数 a 的值。 x0123 y1357 80 及 80 分 以下 80 分 以上 合计 试验班321850 对照班12m50 合计4456n 012 P 15 7 15 7 15 1 17、已知 n xx)( 3 的二项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的系数之和为 512, (1)求展开式的所有有理项 (2)求展开式中 2

7、x 项的系数 6710 111xxx 18、求由曲线与,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2 2yx3yx0x 2x (画出图形)。 20、随机抽取某厂的某种产品 200 件,经质检,其中有一等品 126 件、二等品 50 件、三等品 20 件、次品 4 件已知生产 1 件一、二、三等品获得的利润分别为 6 万元、2 万元、1 万元,而 1 件次品亏损 2 万元设 1 件产品的利润(单位:万 元)为 (1)求的分布列; (2)求 1 件产品的平均利润(即的数学期望) ; (3)经技术革新后,仍有四个等级的产品,但次品率降为,一等品率提高1% 为如果此时要求 1 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不小于 4.73 万元,则

8、三等品率最多是70% 多少? 21、甲、乙、丙三人轮流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规则如下:如果某人 某一次掷出 1 点,则下一次继续由此人掷,如果掷出其他点数,则另外两个人抓 阄决定由谁来投掷,且第一次由甲投掷。 设第n次由甲投掷的概率是,由乙 n p 或丙投掷的概率均为 n q (1)计算的值; 123 ,p pp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P (3)如果一次投掷中,由任何两个人投掷的概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 0.001,则 称此次投掷是“机会接近均等” ,那么从第几次投掷开始,机会接近均等? 季延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理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9、10505 分分=50=50 分)分) 1-5、 C D CCD 6-10、AC DA B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555 分分=25=25 分)分) (11) 、3 (12) 、 (13) 、38 100 (14) 、1 (15) 、 9 2 21 5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12 12 12 12 12 15 步骤)步骤) 16、解: 2 2 cos,圆 =2cos 的普通方程为: 2222 2 ,(1)1xyx xy, 直线 3cos+4sin+a=0 的普通方程为:340xya, 又圆与直线相切,所以 22 |3

10、14 0| 1, 34 a 解得:2a ,或8a 。 18、解: 12 22 01 (23 )(32)1Sxx dxxxdx 20、【解析】的所有可能取值有 6,2,1,-2;, 126 (6)0.63 200 P 50 (2)0.25 200 P , 20 (1)0.1 200 P 4 (2)0.02 200 P 故的分布列为: 621-2 P0.630.250.10.02 (2)6 0.632 0.25 1 0.1 ( 2) 0.024.34E (3)设技术革新后的三等品率为,则此时 1 件产品的平均利润为x ( )6 0.72 (1 0.70.01)( 2) 0.014.76(00.29

11、)E xxxx 依题意,即,解得 所以三等品率最多为( )4.73E x 4.764.73x0.03x 3% 21、 解:易知 123 111513 1,1 6362668 ppp 5 分 设第 n-1 次由甲投掷的概率是,则 1 2 n pn 第 n-1 次由甲投掷而第 n 次仍由甲投掷的概率是, 1 1 6 n p 第 n-1 次由另两人投掷而第 n 次由甲投掷的概率是, 9 分 1 15 1 26 n p 于是, 111 11515 1 626412 nnnn pppp 递推得。 12 分 1 211 343 n n p (3)由,得 1 2 n n p q 1 1 |0.001,6 4

12、 nn n pqn 故从第 6 次开始,机会接近均等。15 分 19 212 34 n 22 22 11 1 (1)2122,2.3,4, 3,4 3 (2)a, 1.)1,2,3 2(3), (2)31k1 ,1( 2 k1 n k kk kk nanaaan aa n n nk kak kaak akak kk n 解:令得或,又当时,同上,依次令可得 分 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显然成立 )假设时,命题成立,即那么 解得:或舍去) 故对是也成立 有 1 1 1),2) 8 11 3( ), n22 22 2n31 22 11 23 s12 1 n n nnn n n an bbs nn n n 知分 ()数列的前项和的 又 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