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815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上杭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 鲁科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醇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典型代表有机物乙醇。 本节内容,安排在烃以后,是从烃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环节,强调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 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学好本章及其它烃的衍生物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及指导性的作用。 另外乙醇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官能团羟基对乙醇化学性质

2、的决定作用。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分组实验 ,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分工合作,经历探究学习,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会用辩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三、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难点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推导、乙醇的催化氧化四、学生特征分析四、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曾学习了乙醇等有机物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对乙醇的燃烧反应有所了

3、解,但由于其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有限,因此,不知道结构简式如此书写的原因,化学性质也仅限于燃烧反应 学生在学习必修 2 乙醇之前,已经掌握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的基础知识,知道乙醇分子中的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也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并且能够从“键变”角度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 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关系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停留在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层面,也未建立官能团的概念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中网络环境为知识形成过程提供了平台,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小结,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其中教学策略实施中关键点利用评测系

4、统,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根据及时得到的数据进行讲评,摸清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解决。2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网络评测系统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教学环节、内容及所需时间及所需时间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引入课题观看视频:交警对酒驾司机呼气检测引入本节课新课观看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乙醇的兴趣延伸思考延伸思考完成自学检测(5 分钟)展示分子式符合 C2H6O 结构的两种球棍模型【追问】这两种结构互为什么关系?【追问】乙醇结构到底是两种中的哪一种呢?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生:实验法。【追问

5、】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结构特点分组讨论设计一实验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假使乙醇分子的结构是 1 式,那乙醇的结构就与水的结构很相似,含有氢氧键。假使乙醇分子的结构是 2 式,那乙醇的结构就与煤油的结构很相似,只含有碳碳键和碳氢键。因此可以考虑选择什么试剂来做实验?【实验探究 1】钠与乙醇反应1、取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加入 2ml 左右的无水乙醇。2、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擦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将其放到小烧杯中。3、注意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登入“超星”系统完成练习【学生回答】同分异构体【学生回答】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现象从乙醇的性质实验

6、去推断乙醇的分子结构,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初步介绍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为后续学习作铺垫。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引导学生对比】钠与乙醇、水的反应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乙醇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由此可以看出乙醇的结构同水的结构存在着相似性,都有氢氧键存在。因此可以判断乙醇分子的结构应该是哪一种?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乙醇的结构【板书】乙醇的结构化学式:C2H6O 结构式:略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 C2H5OH醇的官能团 羟基写作OH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师:注意羟基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的氢氧根离子是不一样的,羟基是一种原子团,中

7、性不带电荷,不能单独存在于溶液中;而氢氧根是一种离子,带负电荷,可以存在于溶液中。师:结构式给出的只是平面结构,要了解乙醇的空间结构我们就必须借助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从球棍模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原子的价键数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乙醇的第一个性质,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钠与水反应2H2O+2Na=2NaOH+H2。钠与水反应是哪一个化学键发生断裂?师:那如果乙醇与钠反应断键位置又在哪里呢?【学生回答】1 式【学生回答】氢氧键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4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断键位置写出钠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三、化学性质与 Na 反应(置换反应或取代

8、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师:乙醇与钠的反应,是氢氧键发生断裂,羟基中的氢被钠所置换,因此这个反应是个置换反应,也可以说是置换反应。氢气的中的氢均来源与羟基中氢,一个氢原子对应一个羟基,所以两个羟基才对应一摩尔的氢气。每 2mol 乙醇与足量的 Na 反应生成 1mol H2讲评通过 的情况引入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2】得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问:为什么加热后光亮的铜丝发黑?问:为什么发黑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又变光亮了?师:氧化铜被还原成铜,脱去了氧,那么脱去的氧将什么物质给氧化了?师:是乙醇,乙醇被氧化成一种新的物质,称为乙醛(课本 76 介绍乙醛)写出

9、乙醇和乙醛的结构式,比较这两种物质的结构式有何区别分析:从组成上分析,甲基上的氢不变,但是亚甲基上的氢以及羟基上的氢少了,乙醛【学生回答】氢氧键【学生活动】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氢氧键【学生回答】铜与氧气反应,被氧气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 Cu+1/2O2=CuO【学生回答】黑色的氧化铜又变成了铜 CuOCu【学生回答】乙醇【学生回答】铜有参与反应,但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5比乙醇少了两个的氢原子,可见乙醇脱去了两个氢,与氧结合形成了水。 (乙醇脱去的是羟基上的氢和与羟基相邻碳原子上的氢)CuO+CH3CH2OHCu+CH3CHO+H2O【板书】总反应为:2CH

10、3CH2OH + O2 2CH3CHO + 2H2O师:在总反应中我们发现铜不见了,那么铜有没有参与反应呢?师:我们现在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观看视频】醇催化氧化的断键动画视频生:CH3CH2OH 中与羟基接连的 CH 键断裂,OH 键断裂,脱去的羟基上的氢和与羟基相邻碳原子上的氢,脱去的这两个氢与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同时在 CO 之间又生成一种新键 C=O,即形成新的官能团醛基,醛基是醛的官能团。注:CHO 不能写成 COH。乙醇在铜或银的催化下被氧化成乙醛,我们把这个反应称为乙醇的催化氧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得到的产物也是不同的。【强调】醇催化氧化

11、的条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有 2 个氢原子产物为醛。醇分子中去掉了 2 个氢原子。【讲述】银匠在焊接银器时,表面会生成黑色的氧化膜。他们通常把银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银会光亮如初!生活中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的原理是用硫酸酸化的 CrO3检验驾驶员呼出的气体,若呼出的气体均不变化,所以作为催化剂。【学生回答】CH3CH2OH 中与羟基接连的 CH 键断裂,OH 键断裂,脱去的羟基上的氢和与羟基相邻碳原子上的氢从生活中的事例体会乙醇有还原性,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蒸气,将可以使 CrO3(橙黄色)转化为 Cr2(SO4)3(蓝绿色) 。该原理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乙醇发生了什么反应?师:可见乙醇还会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比如说酸性高猛酸钾、重铬酸钾等。讲评【学生活动】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法来认识乙醇的有关物理性质及它的化学性质?在观察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呢?课堂小结【学生回答】体现了乙醇的还原性,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学生分组讨论】小结本节课内容作业布置P88 第 4 题网上测评网上测评利用测试系统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计算机显示题目,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作答,测试结束后,教师可马上得到检测数据,针对学生的解题情况,通过网络教师的广播功能进行讲评。及时反馈,检查目标达成情况。强调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