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7116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和育种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 【考点解读考点解读】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一、遗传病的概念及常见类型一、遗传病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1、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分类: 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调查原理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 度以上)等。(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 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

2、病人数/ 某 种 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3)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 系中 调 查,绘遗传系谱图。 2.调查流程:如右上图。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1.1.(2011 浙江卷)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 B、b)和乙病(设基因为 D、d) 的遗传家系图,其中1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甲病的遗传方式 ,乙病 的遗传方式为 。I1的基因型是 。 (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2 与 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 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 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3)B 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 B 基因启动部位结合

3、的酶是 。B 基因刚 转录出来的 RNA 全长有 4500 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 167 个氨基酸组成,说 明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 4 秒钟,实 际上合成100 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 1 分钟,其原因是 。若 B 基因中编码 第 105 位精氨酸的 GCT 突变成 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 上的 为终止 密码子。 育种学案育种学案 【考点解读考点解读】简述各种育种方式的概念、原理、方式、范围、优点、缺点和在生产中的应用。(一)育种方法的比较(一)育种方法的比较原理常用方式优点缺点举例杂交育 种诱变育 种单倍体 育种多倍体 育种基

4、因工 程育种细胞工 程育种(二)不同育种方法的选择(二)不同育种方法的选择 1、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 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你能用什么方法培育出可稳 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优良品种呢?(说出育种方法) 2、若在此基础上要得到基因型是 dddRRR 的玉米种子,该怎样进行培育呢?(简要表示培 育步骤)3、若需要大量种植的 dddRRR 的基因型的玉米,应该采用怎样的培育方法呢?(简要表示培 育步骤)4、盐地碱蓬是我国盐碱地上普通的一种藜科植物。它能耐 3%的盐度,可以在海水中生长。 在盐碱地上可长到 1 米高

5、,在海滩上,长度可达 30 厘米。 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它具有耐 盐关键基因 。能不能培育出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玉米呢?该过程能不能采取诱变育种呢?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1 1:(07 山东)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 组用 F1获得 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3)A、B、C 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

6、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2:(08 山东)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 AaBB 与 aaBb 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 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在AAaa 杂交中,若 A 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 X 和 Y 都是由控制株高的 A 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

7、的 mRNA,发现 X 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 C 变为 U,Y 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 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4)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 A 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已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b c 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1 (09 四川卷)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

8、传实验:(1)大豆子叶颜色(BB 表现深绿;Bb 表现浅绿;bb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 R、r 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220 株;子叶浅绿抗病 217 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110 株;子叶深绿不抗病 109 株;子叶浅绿抗病 108 株;子叶浅绿不抗病 113 株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用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 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其比例为_。将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

9、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 DNA 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具体的检测方法_。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2(2003 理综全国卷)理综全国卷) (14 分)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 、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 ,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

10、殖,现要选育黄肉(Yy) 、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小麦 第一代AABBaabb亲本杂交第二代 F1AaBb种植 F1代,自交第三代 F2A_B_,A_bb,aaB_,aabb种植 F2代,选矮杆、抗病(aaB_),继续自交,期望下代获得纯合体(注:A_B_,A_bb,aaB_,aabb 表示 F2出现的九种基因型和四种表现型。)马铃薯 第一代yyRrYyrr亲本杂交第二代YyRr,yyRr,YyRR,yyrr种值,选黄肉,抗病(YyRr)第三代YyRr用块茎繁殖.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