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710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1、 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实验思路及设计方法;2、 能准确的判断不同类型生物的遗传物质; 【基础知识自主回扣基础知识自主回扣】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重难点解读重难点解读】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教材 P43-44)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同事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思路采取“加热杀死”的目的是针对当时“认为蛋白质是在遗传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 ,用高温让蛋白质失去活性,看蛋白质是否还能作为遗传物质而起

2、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组结果比较说明:组结果比较说明:组结果比较证明:S 型细菌的 不能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 S 型细菌的 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 实验结论S 型细菌体内有“ ”S 型细菌的 是遗传物质两实验联系:1.所用 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 R 型和 S 型2.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 S 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3.两实验都遵循 、 原则【典例 1】如下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 )A B C D【典例 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

3、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B说明了 R 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 S 型菌C说明了 R 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是无毒性的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见教材 P44)2实验思路:用不同 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 、 地观察它们的作用。3实验方法: (示踪法)4侵染特点及过程(1)实验材料: 和 (2)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见教材 P45)(3)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怎样才能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如何说明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内的是噬菌体 DNA,而非其外壳?如果在上

4、清液中有较低32P 的放射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果用32P 和35S 标记噬菌体,而细菌中含31P 和32S,子代噬菌体的元素是什么?为什么?(4)实验结论:【典例 3】赫尔希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 4 个步骤:培养噬菌体;35S 和 32P 标记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 B C D【典例 4】科学家用含有 15N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 15N( )A不出现在 T2 噬菌体中 B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 DNA 中C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和 DNA 中

5、D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中三、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三、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 1 1、RNARNA 也是遗传物质也是遗传物质【典例 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过程表示用 TMV 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 TMV 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 过程表示用 HRV 的 RNA 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c、d 过程表示用 TMV 外壳和 HRV 的 RNA 合成的“杂 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 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

6、只有车前草病毒的 R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 RN 不是遗传物质2 2、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因此说 DNA 是 的遗传物质。【典例 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双基自测双基自测】 1(2010 年南京调研)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 DNA 用 32P 标 记,让其中

7、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体,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 100 个噬菌体中,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 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 )3(2010 年海南卷)某同学分离纯化 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8、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 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 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右表。预 测正确的是( ) A.1、3 B1、4 C2、3 D2、4 4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 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 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_; 第二步:_ 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 的培养基培养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 论上,上

9、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 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 0,其原因是_。实验预期结果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1与甲种一致 甲的 DNA乙的蛋白质 2与乙种一致3与甲种一致 乙的 DNA甲的蛋白质 4与乙种一致(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 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

10、量升高,其原因是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填“是”或“不 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 (5)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 15N 来标记噬菌体的 DNA 理由是 _。.(1)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把 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2)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3)大肠杆菌 被 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 32P 的 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DNA 是遗传物质(5)不能 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N 元素.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