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7708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教育投资:跨国企业的拔青苗计划 “投入教育是最为保险,也是回报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张文贤教授分析说。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没有免费的投 入,即便是进行社会责任的投资,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 也必是企业的利益。 “它们着眼于利润的最大化,但同时,会从战略的角 度来分析,哪一项投入的投资回报率最高。 ”长期研究企业 人力资源的张文贤教授,认为跨国公司选择从人才的角度 进行投入是其最为高明的地方。 跨国公司一举两得 事实上,跨国公司与高校的联姻,大部分发生在知名 院校中。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它们对高校的投资,只占到 它们每年利润的相当小的一个部分,但却收到很好的效果。 ”

2、 而对于一个在校的学生来说,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帮助, 更使得他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跨国公司,并有志 于未来服务这些跨国公司。 “可以说跨国公司进行的,绝对 不仅仅是物质投资,更深层次上,它们是找准了一个感情 投资的渠道。 ” 与大学之间进行合作,对教育持续投入,对跨国公司 来说,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决定。跨国公司在竞争和对 拼过程中,从最初的产品、营销再到市场,最终找到了致 胜的不二法门,那就是人才。而人才的竞争,也从需要人 再寻找人,到今天的前瞻性人才储备。 “跨国公司对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投入,完全可以 说是一种聪明的外包 。 ”张文贤分析说,遴选人才的过 程,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也必须

3、要进行高成本投入的,而 当跨国公司与大学合作以后,前者就可以将遴选的过程交 于学校进行,人才选择的复杂过程由此也“外包”给了学 校。 拔青苗计划 “跨国公司为什么会在中国更多的进行教育投资,这 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张文贤说,智力投资对于绝大多 数中国家庭来说都是最大的一块投资之一,而跨国公司恰 恰是找准了这个“穴道” ,迎合了中国社会的需求。 在张文贤看来,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经历了一个 依据外部环境不断调整策略的过程。起初,它们仅仅选择 捐赠,对捐赠的去向和效果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在第二 个阶段,这些跨国公司开始考虑是不是能够针对政府的需 求进行捐赠,以便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关系;随着跨国公司 对社会责任与企业需求结合的认识不断加深,它们开始步 入第三个阶段,即既要与政府形成良好关系,又要使企业 责任的结果为企业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