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7663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导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新人教版必修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甘 肃肃 省省 金金 昌昌 市市 第第 一一 中中 学学 高高 中中 语语 文文 林林 教教 头头 风风 雪雪 山山 神神 庙庙 导导 学学 案案5 5 新新 人人 教教 版版 必必 修修5 5 编号:编号: 励志语言: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励志语言: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 环境。环境。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时数(第时数(第 5 5 课时)课时) 班级:班级: 编写人:编写人: 编写时编写时 间:间: 审核人:审核人: 审批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分析、总结水浒的思想内容 。 2.水浒的艺

2、术成就。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借助本课,分析、总结水浒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总结水浒的艺术成就。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自自 主主 研研 讨讨 目目 标标 与与 导导 入入 目标: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 1.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 2.分析细节描写在小说刻画中起到的作用。 导入:导入:(学生倾听,进入情境)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 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 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是的“逼” 。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 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 过了野

3、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 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 他如梦方醒,面对“逼” , “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 林冲一个?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今天我们来分析这一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及艺术特色。 1.学生理解概念。 2.筛选信息,实例分 析。 3.拓展练习 4.总结感悟 合合 作作 互互 动动 互互 动动 与与 展展 示示 小组互动小组互动 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水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反映和歌 颂农民起义的小说。现又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水浒英雄中 真正的农民很少,它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

4、层的人生向往。结合 你对水浒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 。 2. 水浒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一直为后人赞赏。你能借本 文欣赏到哪些? 展示过程:展示过程: 1.在小组内探讨 2.在小组间交流 3.以语言表达为主,板书为辅 艺术特色:第一,艺术特色:第一,成功地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人物, 如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 第二,第二,在结构上, 水 浒的前半部分按人 物来分别叙述,最后 总归到梁山泊。书中 主要一些小故事,都 围绕逼上梁山这个中 心,由分而合,宛如 百川汇海。第三,第三,是 水浒第一次将白 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的程度,使 它成为中国古典白话 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自自

5、 学学 与与 诊诊 断断 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D(D ) ) A、因为草料场被烧,已无宿身之地,只得上了梁山。 B、是因为杀了陆谦、富安等人,罪责难逃,不得不投奔梁山。 C、是因为林冲已认识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对它不再抱 有任何幻想的原故。 D、是反动统治者一“逼”再“逼” , “逼”之不已的结果,也是 尖锐的矛盾斗争发展 的必然结果。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 分析事情的实质。本 课的重点要让学生接 林冲一事来了解水 浒的主旨,并对这 部名作有一个更深透 的了解。 精精 讲讲 与与 点点 拨拨 1.1.宣扬忠义思想。宣扬忠

6、义思想。这是水浒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其一,作品名冠以 “忠义” 。其二, “忠义”是梁山英雄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梁山泊高悬的杏黄旗上,大 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作为梁山起义的口号。在“皇权天授”的封建社会,其中含 义显而易见。其三,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批忠义之士。尤其是宋江成了忠义的化身。 忠是对皇帝而言的,宋江表现出来的愚忠,既是作者无法逾越的道德界限,也是小说得 以在过去广泛流传的政治道德保证。 2.2.表现反抗复仇精神表现反抗复仇精神。 “官逼民反”是小说主要的思想逻辑,对此,作者作了极 力的宣扬。全书从高俅写起,表明梁山起义,就是高俅之流倒行逆施的结果。林冲的道 路,是最典型

7、的“逼上梁山”的道路,代表着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绝大多数人的经历和命 运,最形象地、深刻地揭示了人民起义的实质。在小说中,作者对英雄主义和复仇精神 也作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无疑满足了那些饱受压迫和欺凌的下层人民的愿望,为小说 吸引一般大众提供了保证。 3.3.崇尚暴力与对妇女的偏见崇尚暴力与对妇女的偏见。这两种思想在水浒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崇尚暴 力固然是抗恶的需要,但是,对暴力的过分崇拜,则使水浒中的英雄们经常滥杀无 辜,草菅人命。同时,在水浒中,所写妇女非淫即盗,这实在是对妇女的极大污蔑。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 检检 测测 与与 评评 价价 检检 测测 与与

8、纠纠 错错 问题探讨问题探讨 1.第二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 2.第五段中小映哇地一声大哭, “当即跪在床上”求爷爷救救他, 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答:_ 3.“石枕”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_ 4.三年里,小映风雨无阻,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寻找条石, 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他为什么能有这种精神品质? 答:(1)_ (2)_。 答案思考答案思考 1.渲染伤情,为下文作铺垫。 2.不愿终身残废,有要求治愈的强烈愿望。 3.“石枕”象征小映的希望 4.(1)反映了小映坚强的精神品质 (2)因为他主观上有信心和希望,客观上认得碰伤腿的那块黑色条 石 (自答(自答讨论讨论板书板书纠错纠错反

9、思)反思) 阅读小小说石 枕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 骨之后,治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 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 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

10、治而愈。倘若在 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 ” 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自此,小映 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去到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滩的。你到下游去找吧。 ”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 “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河心深处,你在河滩怎么能找到?” 总总 结结 与与 升升 华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 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水浒原名忠义水浒传 ,在小说里有 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 ,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 报答赵官家” ,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 。通过对农民 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 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