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47280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56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PWJX-04 PWJX-04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57 目 次 1 适用范围 47 2 编写依据 47 3 作业流程图 47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7 5 作业准备 48 6 作业方法 6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58 1 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电气类别 导、地线连接施工。 2 编写依据 表 2 编 写 依 据 序号 引用资料名称 1

2、 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DL/T 51682002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3 SDJ 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 4 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3 作业流程图 图 3 作业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导、地线连接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 基准风险指南 (下简称指南 )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

3、指南 中与导、 地线连接作业相关联的 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 PWJX-04-01/01) ,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 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接受交底的作业PWJX-04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59 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 天,超过 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 4.1 作 业 任 务 安 全 基 准 风

4、险 指 南 序号序号 危危 害害 名名 称称 风险种类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 1 压接机具不合格,压接 模具与导、地线连接管不 匹配* 触电 打击 高风险 1. 压接工应持证上岗; 2. 压接机具应合格有效; 3. 导、地线与压接模具、连接管规格应匹配; 4. 按压接工艺施工 2 导、地线割线时没有做 好防导、地线回弹措施 打击 中等风险 切割导、地线时线头应用铁丝扎牢,并防止线 头回弹伤人 3 在感应电压较高的地段 压接导、地线时,没有加 挂临时接地线 触电 高风险 1. 在感应电压较高的地段压接时, 应挂临时接 地线; 2. 在潮湿的地面上应加绝缘垫, 防止感

5、应电压 伤人 5 作业准备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 5.1 作 业 前 施 工 条 件 序号 项目 内 容 确认人 说明 1 任务单 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2 图纸 设备变更单、设计图纸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3 预算材料表 主、辅材料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4 施工方案 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5 相关证照 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有效 6 确认上一道 工序检查 合格 导、地线已展放到位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 5.2 人员、

6、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 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 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 种、相应、有效的上岗证。辅助 工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 工作 2 施工内容相 对应的材料 压接管、电力脂、砂纸、绝缘套 压接管的规格、 型号确保与架设 的导、地线规格相适配,制作导线 连接试件送试验室作拉力检验, 经 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在施工 中使用。不同规格、不同生产厂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60 的导线应分别制作试件检验 3 施工内容相

7、 对应的机 械、工器具 及仪表 工器具:钢丝刷、压接机具、压接模具、钢锯等 压模规格与压接管相匹配 4 完成开工 程序 工作负责人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 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 施工准备完成可报开工,当施 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项目负责 人协调解决 6 作业方法 表 6 作业方法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作业前工作 (1)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 确交待本次施工设备状态、 作业内容、作业范围、 进度要求、 特殊项目施工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 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 (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 (2)工作负

8、责人负责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 好现场施工防护围蔽警示措施。夜间施工的,须有足够的照 明。 (3)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 人员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着装,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 业现场 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 相应、 有效的上岗证辅助工不得从 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工作 2 启动工作 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许可开工命令 3 作业程序 现场施工负责人正确、 安全地组 织作业, 现场施工质安员负责现场 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控 4 割线 (1)割线前,应根据事前测得的压接管长度在导线割线位 置上作出准确的印记,在印记后约 20mm 处用扎线把导线线 股扎紧。 (2

9、) 按压接工艺要求进行割线, 割线后导线的断口应整齐, 割线过程不得伤及不需割线的部位 PWJX-04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61 5 导线压接 (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档 内连接。独立档、重要跨越不能有接口。 (2)导线接续管在使用前应用汽油清洗干净;导线压接部 分的线股也须松开进行清洗,清洗长度管长的 1.5 倍。 (3)清洗压接管及导线后,进行穿管操作,穿管后铝管将 要覆盖部分的铝股均匀涂上电力脂,用钢丝刷擦刷使铝股表 面全部刷到。 (4)连接钢芯铝绞线时,压接管内两导线之间应加垫片。 (5)接续管的压接从中心点开始压第一模,压接第一模后 应检查压接管的对边距

10、离,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后分别向管口 端继续后面的压接工作。 (6) 采用双连接管压模时, 两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5mm, 由管内端向外端交错进行。 (7)液压操作时,相邻两压模应有部分重叠,后一模重叠 前一模应5mm。 (8)压接时压接钳应放在平坦的地方,导线应平直穿过液 压钳体并与地面平行。 (9)压接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少于 20mm,导线端 头绑线应保留。 (10)连接管压完后,应将飞边毛刺锉至平滑,铝管应锉 成圆弧状,并用细砂纸打磨。 (11)压接管经检验合格后,应打上操作者钢印代码,填 写施工记录。 (12)当绝缘导线需要连接时,应采用专用压接管压接, 压接后必须包上绝缘保护套

11、6 导、地线压 接管检查 (1)导、地线压接后接续管弯曲度不大于管长 2。 (2)接续管校直后不应有裂纹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两 端附近导线不应有散股、灯笼、抽筋现象。 (3)铝绞线压接后钳压管尺寸允许误差1.0mm钢芯铝。 (4)绞线压接后钳压管尺寸允许误差0.5mm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 质量控制措施 7.1.1 现场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监控。 7.1.2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工程作业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技术岗位人员必须持有与作业相应、有效的上岗证。 7.1.3 现场负责人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详细介绍本作业质量控制要点、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7.1

12、.4 作业现场必须有经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作业人员必须按图施工。 7.1.5 施工质量检验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质量检验一般采用三级检验制,施工队(组)对所施工的分项工程应进行 100%的质量自检;项目部对所负责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组织质量检查,复检比例不宜低于 50%;公司对单位工程组织检查,抽检比例不宜低于 20%。 7.1.6 隐蔽工程施工完成以及全部工序作业完成(转序)时,必须提前 24 小时通知监理现场验收。 7.1.7 导、地线压接作业时,需提前 24 小时通知监理现场旁站。 7.2 质量控制点 表 7.2 质量控制点表单 控制方式 控制点 W H S 架空线路安装工程 7.3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按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第 8 册:配网工程中的 Q/CSG 表 8-7.3 要求执行。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62 附件附件 1 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编码:PWJX-04-01/01 工作时工作时间间 工作地点工作地点 技术员技术员 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员 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 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名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压接机具不合格, 压接模具与导、地 线连接管不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