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71805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疫情分析及艾滋病基础知识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而使人体发生一系列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传染病。,Acquired 获得性-因传染获得而非遗传 Immunodeficiency免疫缺陷-免疫功能损毁,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都有两大类表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 Syndrome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系统,有多样性,AIDS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性接触、血液/血制品、母婴传播等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简称艾滋病病毒,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

2、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一系列疾病征候。AIDS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 艾滋是英文缩略语AIDS的汉译名。华语翻译为“爱滋病(因爱滋生的病)”,后来大陆为避免误导改为中性词“艾滋病”。HIVAIDS指艾滋病毒、艾滋病,又可指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二、HIV/AIDS的发现和起源,1981年发现艾滋病 1983年分离HIV-1 1986年分离HIV-2 1971年利比里亚Mano部落93份血清2份HIV-1阳性 1959年非洲1例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含有HIV-1抗体,对HIV的起源,说法不一: 1930年代,非洲中部绿猴/黑猩猩体内SIV,SIV与HIV有98%的相似

3、性 人(原住民强壮身体,生吃其肉),SIV在人体变异人HIV。 19501960年代非洲流行(海地人到中非工作/扎伊尔) 海地(邻近美国的加勒比海国家,是美国GAY主要旅游地/逍遥乐园 )美国(全球交通的枢) 欧洲、南美、大洋州、亚洲 全球,HIV的起源,HIV源于非洲 HIV-1原始宿主黑猩猩(1999 Marlinin; 1959,刚果人) HIV-2原始寄主乌黑体白面猴(1992) 通过捕猎、宠物传入人类,三、病原学 1 分型 逆转录病毒,单链RNA病毒。分HIV1,HIV2两主型。 HIV1 至少有13种亚型。引起的AIDS病情重,全球广泛流行。全世界各亚型的感染者总数的比例约是:A为

4、23%;B16%;C36%;D13%;E7%其它型为5%。我国的主要流行亚型有B,C,E和A等。 HIV2 至少有7个亚型。引起的AIDS病情相对较轻,主要流行于西非。在我国新疆、上海等地亦有发现。 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同一个体,2 结构 球形或卵形,直径90140nm,外层为双层脂类蛋白膜,有刺状突起。核心内有两条相同的单链RNA链和逆转录酶、整合酶等酶。,3 体外存活能力 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室温下体液环境中,可存活15日。温暖、潮湿及被含有大量HIV的体液污染的物品表面,传染性可长达3日或更长时间 对热敏感,5630分钟或152547天,即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如75乙醇、0.5次氯酸钠、0.1漂

5、白粉、0.3双氧水、0.5来苏、乙醚、丙醚,5分钟即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4 致病机理 HIV可依附在T4淋巴细胞表面进而侵入,并在其中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复制、繁殖,杀伤被感染的T4淋巴细胞,从而造成机体免疫缺陷的形成。由于其他免疫细胞也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AIDS病人平均日产病毒颗粒近10亿个,广泛侵入CD4,使CD4、B淋巴细胞、CD8和NK细胞等功能受损。最后在CD4200l (小于正常低限的50)时,导致整个免疫功能缺陷,发生顽固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5 HIV的变异 艾滋病之所以难以控制,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其病原的变异性。HIV是逆转病

6、毒,在RNA基因组通过逆转录为DNA时,容易发生误差。在与体内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HIV不断演化,结果产生病毒的变异。变异的速度非常快,据测定,HIV感染者体内每天至少产生108变异病毒,原始病毒与子代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可达35%。,四、几个重要概念,窗口期:HIV进入机体后,通常需经过一段时间(多48周)才会产生抗体,这段时间叫窗口期。95%以上HIV-1感染者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感染后3个月以内,极个别情况到6个月才可检测。在流行病学上更具危险性,是危险的传染源。 潜伏期:指从感染HIV到发病的这段时间。潜伏期平均510年,但视具体情况而定。潜伏期的长短与人体感染病毒的量、感染途径、

7、个体免疫和营养健康状况等有关,短不到1年,长15年以上。 人感染HIV后将终身携带病毒。但HIV感染并不等于AIDS,从HIV感染到发展为AIDS,时间长短不一。,五、 HIV/AIDS的流行流行形式 分为三类 (1)HIV流行 比有临床症状的AIDS的流行通常早数年至10余年,常被忽视 (2)狭义的AIDS流行 指有症状的病人大量出现 (3)对HIVAIDS的心理社会反应的流行 个体对自身感染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对疾病、携带者病人的反应的流行。因社会文化、大众科学水平和对AIDS认识的影响,差异很大,常被忽视,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妓女,嫖客,家庭妇女,婴儿,六、

8、 HIVAIDS的传染传播 1 传染源感染HIV的人是本病惟一传染源,包括AIDS病人和无症状的HIV感染者。,2 传播途径HIV传播与体液交换有关。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子宫颈分泌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泪液、尿液、脑组织及淋巴结中可分离到HIV。但经证实的只有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传染性。相比而言,感染头几个月的急性感染期及艾滋病期尤其发作早期血浆病毒量高,传染性强。,三大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3)母婴传播 前二种是水平传播,后一种是垂直传播,HIV的传播,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血 Blood,性 sex,母婴

9、MTC,歧视Stigma,传播途径 Modes of transmission,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opulations,(1)性传播全球的HIV传播约7585因性交 (阴茎阴道、阴茎肛门,阴茎口腔)传播 男女性行为 占全球感染者的7080。发展中国家以此为主,特别在非洲、印度等亚洲国家 男男性行为 占全球感染者的510。发达国家和南美国家以此为主,主要涉及三大因素 每次性接触的传播危险 感染HIV初期这一阶段和AIDS发作初期,传染性最强,中间数年潜伏期传染性较弱。 性交方式 传染可能性:阴道性交口交 性伴更换(Partner exchange)率 性伴更换率越高,越易传染和

10、被传染。特别是商业性性伴、偶遇性伴。,(2) 血液传播 占全球感染者的510; 共用针具 共用针具滥用依赖性药物(毒品)。 违规采供血 特别是有偿采供血浆(单采浆)时,违反一人一针一管、一人一套一次性血浆采集器的原则 输入含HIV的血液及血制品 职业性医源性感染 被携有“污血”针头刺破皮肤感染 其它 如人工授精和器官移植、脑脊液造成的传播,与医疗有关的非损伤性感染(如HIVAIDS病人的体液接触未感染者的眼结膜所致感染),毒品目前状况八多一少,吸毒者越来越多 戒毒所越来越多 戒毒药越来越多 戒毒方法越来越多 毒品种类越来越多 与毒品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 HIV/AIDS越来越多 戒毒专家越来越多

11、 吸毒者的钱越来越少,河南艾滋村,(3)母婴传播 在胎儿期、哺乳期由母亲传染给婴儿。 婴幼儿感染后发病急、疗效差、死亡率高,百分比,全国历年报告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所占的比例,不同传播方式传播HIV的相对危险性,(4)不引起HIV传播的接触方式 咳嗽、打喷嚏、皮肤完好时的握手、礼节性亲吻和拥抱、眼泪、共用餐具和办公用品及工具、电话、马桶和浴缸、游泳池、蚊虫叮咬等不传播HIV。 无须隔离治疗。 唾液(不含有血液的唾液)不能传播HIV。要使唾液中HIV达到致感染量,需1次吞下20毫升以上的感染者的唾液。此外,唾液中有一种可以有效抑制HIV感染人免疫细胞的酶。关于深吻,若有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精液

12、排入口腔,就有可能传播感染。,HIV感染的自然史,CD4细胞 (cell/mm3)800400,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CD4,病毒载量,抗HIV 的CTL,HIV抗体,七、AIDS的临床,1 、 AIDS的临床分期: 从HIV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一般分急性感染期、临床潜伏期、AIDS期 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 HIV进入体内的16周发生。 多数感染者在窗口期出现急性感染症状,不具备特异性。一般持续12周,无需治疗即自行消失。 50 75%的感染者会出现上述症状。 窗口期是最初HIV感染到通过检测发现体内存在抗HIV这一段时间。由于检测采用试剂的敏感程度不一,在2周

13、12周内波动。血浆HIVRNA检测阳性,(2) 临床潜伏期 这一阶段绝大多数人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少数人除腹股沟淋巴结外,有两处或更多处(主要是颈部、腋下)淋巴结持续性无痛性肿大。肿大的淋巴结直径大于1cm,不固定,无压痛。 多因素影响此期长短,一般血源传播感染者25年;性接触传播感染者710年,甚至更长。 抗HIV阳性,血液中的HIV病毒(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但CD4缓慢地进行性减少。,(3)AIDS期 HIV感染后,由于HIV大量复制,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出现种种临床症状的阶段。 临床指征分两类,即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以抗HIV阳性,CD4200l为特征,常见机会性感

14、染有:单纯疱疹V、巨CV、念珠菌、卡氏肺孢子虫、结核杆菌。另:EBV、隐球菌、弓形虫、隐孢子虫、鸟分枝杆菌。 最常见继发肿瘤:卡波齐( Kaposi )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另:浸润性宫颈癌,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脑淋巴瘤其它 HIV相关性消瘦综合征,复发性肺炎, HIV相关性脑病,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病毒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原虫性感染 巨细胞病毒 结核分支杆菌 白色念珠菌 卡氏肺孢子虫 单纯疱疹病毒 鸟型分支杆菌 新型隐球菌 鼠弓形体 带状疱疹病毒 鼠伤寒分支杆菌 曲霉类菌 蓝(白)氏贾第虫 乳头多瘤空泡病毒 弗氏志贺菌 粗球孢子菌 痢痢阿米巴 淋巴瘤病毒 单核

15、细胞增多性李氏菌 癣菌类 贝氏孢子球虫类 EB病毒,多种梭形细胞形成血管窦,肺孢子虫,肺孢子虫肺炎,肺孢子虫在肺外产生的隆起性钙化,弓形虫病,眼弓形虫病眼底病变,脑弓形虫病病理标本,隐孢子虫病,艾滋病合并隐孢子虫病,在小肠壁绒毛表面呈现黑点,CMV视网膜炎,治疗前,治疗前,AIDS晚期病人,2、 实验室检测 关键的化验有四种: 初筛试验、确证试验:用于判断是否HIV感染者 (应提供检测前后咨询) 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1)初筛 主要依靠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初筛阴性且不处于窗口期(一般通过问病史确认,严格需经3个月后复查后确认),则排除HIV感染。 (2)确证试验 由国家指定的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初筛阳性时必须做确证试验,如果确证阳性,才可确认。通常需数日后,才能出确证试验结果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