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考试要求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458364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考试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东南亚考试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东南亚考试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东南亚考试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东南亚考试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亚考试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考试要求(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亚文化旅游,胡灿伟 武汉工业学院,教材及参考书:1、东南亚五国之旅 梁照 叶卓斌编,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2、东南亚十国旅游集:自助、观光,周法平,台北出版社。 3、东南亚五国民族问题研究 韦红著 民族出版社 2003。 4、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与中国 贺胜达、马勇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期末考试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介绍东南亚旅游文化的论文,请以某一个国家为例,或者东南亚文化中的某一个方面为例来写,如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饮食服务文化、古建筑文化等. 要求:1、论文必须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符合专业论文的标准格式。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2、不要面面俱到

2、,不要涉及好几个国家或者好几种文化。3、一定要在论文的第一页注明学号,姓名,专业。,4、论文不要写成流水帐,如景点介绍等,应有论点和论据,具体可参考以下范文。 5、论文请不要互相抄袭,一旦发现,相同的作业均以不及格论。 6、平时成绩30%,结合到课率和主动回答问题适当加分和减分。 7、请一律采用信纸手写,打印稿不计分。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汶莱,菲律宾,东帝汶。,发展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国内外会展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二、武汉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2、相当的展馆规模与设施 3、雄厚的工业

3、经济基础和较为发达的服务业 4、丰富的旅游资源 5、高新技术教育优势 6、悠久的办展传统和较为成功的办展经验,三、劣势 1、场馆面积和城市相关设施与国内国际著名会展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2、缺乏品牌意识 3、市场化运作机制尚不完善 4、缺乏会展专业人才,四、武汉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研究 1、加强会展规划管理,营造规范市场环境2、积极培育知名会展品牌品牌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核心。 3、完善会展配套设施,提升基础设施档次。 4、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增强会展经济后劲。,发展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在介绍武汉会展业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首先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然后从四个方面剖析

4、武汉会展业的劣势,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成为会展之都的相关对策。关键词:会展 武汉 优势 劣势 对策,一、国内外会展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为载体,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带动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项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最先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从1851年5月英国伦敦举办首届博览会至今,国际会展经济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会展业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并具有高额利润的绿色产业。世界会展业最为发达的是欧洲和北美,但随着新加坡、香港等亚洲会展中心的崛起,使欧洲的市场份额从80%下降至60,但仍居世界各洲首

5、位。,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较晚。80年代以前,举办会展纯粹是政府行为,谈不上投资回报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会展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国际会展活动接待量逐年增加,至90年代几乎成为国内大城市的一景。如北京亚运会、昆明世博会、上海99财富全球论坛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给主办城市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遇。如今,我国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了数十乃至数百倍,并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尤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会展业最为发达。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已经被许多城市列入重点发展的行业,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二、武汉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越,

6、交通便利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区位优势。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正好处于香港和上海这两大国际性城市向内地经济辐射的交汇点上,又是我国国土规划中沿长江一线开发轴线的契合点,它东至上海,南至广州,北至北京,西至重庆,均在1000至1200公里左右,客观上起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作用。良好的地缘优势是武汉发展会展业的前提性条件。,武汉是我国内地最大的交通通讯枢纽。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京广线)和公路干线(106国道、107国道以及数年后将建成的京珠国道主干线)与东西向的铁路干线(汉渝、汉黄、大沙线等)以及数年后将建成的沪蓉国道主线等都在武汉交汇,组成了

7、一个纵横交错,密如蜘蛛网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以武汉为中心的水运航线辐射面积达287万平方公里,连结着从重庆至上海沿岸的数十个大大小小港口,其江海航运已开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港澳地区航线。在航空方面,通过天河国际机场,可通达世界各个大洲。武汉已经形成航空、铁路、水运、公路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全国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在中部转换衔接,功能完备的主枢纽。武汉还是中南七省邮电调度总部,并在2002年初跻身为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其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这为武汉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相当的展馆规模与设施 展览场馆是国际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重

8、要场所,是显示一个城市展览业和会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武汉几座专业会展中心的落成和使用,增强了武汉会展业硬件设施的竞争力。武汉现有专业会展场馆3座,即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湖北省农业博览中心,可供展览使用面积12万多平方米,可搭建国际标准展位4230个。其中作为我市标志性建筑,独具特色的巨型飞碟造型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是目前国内会展场馆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会议中心之一,总建筑面积达12.7万平方米。十大展厅面积5万平方米,可设置2800个国际性标准展位,由武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直接投资兴建科技会展中心是一所大型智能化、多功能、综合性会

9、展中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另外,还有湖北体育中心、洪山体育馆、杂技厅等几处非专业性展览场馆,可承接100个展位左右外地来汉举办的小型巡回展览或商品展销会。相当的展馆规模和现代化的设施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3、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和较为发达的服务业 建国以后,武汉的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科技教育和冶金汽车、光纤通讯、生物化工、金融、商业、物贸、物流再度辉煌,为武汉举办这些行业的会展,培育会展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会展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后出现的一个综合性更强、关联性更大、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

10、武汉第三产业的繁荣成为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温床。l998年和l999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连续两年位居第一。与北京、上海等l 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相比,武汉第三产业增加值l 999年位居第8值、增长率居第4位。2002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9.76%.。2003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1662.18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12.5%,所占比重达到49.7%。显示了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实力。(1)据统计,全市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50余家,包含五星级在内旅游星级饭店达109家,其中饮食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各种小吃闻名全国,各种美食兼容

11、并蓄。这些较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设施为会展经济提供了便利,奠定了坚实基础。,4、丰富的旅游资源 武汉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武汉围绕江城特色和区位优势,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大力实施宣传促销,初步形成武汉华中地区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形象以及滨江滨湖都市旅游格局。目前武汉以“水上动感之都、辛亥首义之城”、“长江旅游从武汉启航”为旅游主题口号,大打长江牌,大做“水”文章,基本形成充分展示城市魅力、满足不同需求的十大系列旅游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构成了对国内外会展旅游者的吸引力因素。,5、高新技术教育优势 武汉拥有光纤光缆、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的优势,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高技术城,为举办这些行业

12、的品牌展览会提供了强大的优势。武汉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和科研优势,形成大学、中专等各级旅游教育群体,为全市旅游行业输送人才,旅游行业可提供英、法、德、意、日、阿拉伯、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外国语种的导游服务,以及中外数十个国家的特色餐饮。这些人才的培养必定也能为武汉会展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6、悠久的办展传统和较为成功的办展经验 武汉市是中国近代会展经济的发样地之一,早在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汉口开展览风气之先。1909年,在武昌文昌门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之一。也使武汉赢得了“东方芝加哥”的美誉。解放初期,武汉就与北京、上海、广州一同被确定为四大展览馆建设城市,可谓

13、“领全国风气之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武汉市会展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自2001年以来,武汉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医博会、食品博览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汽车展,武汉经贸洽谈会、住房装饰博览会、美容美发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展中展”等300多个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型展会,办展能力在华中地区首屈一指。2003年举办了各种大中型展览会、展示会、展销会153个。其中由市政府举办的武汉博览会档次最高,展会专业性、国际性很强,活动共吸引了29家跨国公司,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6家,签订外资项目52项,投资总额7.94亿美元,协议外资5.7亿美元。(3)据有关资料统计,今年4月在武汉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医博会,直

14、接收入300多万元,拉动相关经济收入达10个亿。会展业不仅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树立城市形象、创建城市品牌、推介城市商品进而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三、劣势 1、场馆面积和城市相关设施与国内国际著名会展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武汉新武展展厅的面积和高度上已有了一些大胆的突破,但和上海、广州20万平方米的展厅相比,仍有差距,而且几年后就会落后于国内其他新落成的展馆。2004年4月举行的医博会就凸出展馆硬件不足,由于面积不够,分配给一些参展商的展位不得不缩水。现有展馆也不适合举办大型通用机械展,如2003年汽车展期间,广东某公司限于展厅条件只得将原本打算展示重45吨的注塑机换成5吨

15、的。,就展会规模而言,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展,室内、室外展出面积分别为5万、22万平方米,而每年2次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展馆面积约16万平方米。作为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汉诺威展览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会展期间,火车可直通会场,机场有直升机提供交通服务,只需8分钟来宾就可直达会场。而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每到大型展会开幕,展馆附近车辆堵塞,甚至于影响领导人和外宾参加开幕活动。因此武汉的会展要想获得更大发展,还必须加强相关城市配套和软件的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会展的要求。,2、缺乏品牌意识 品牌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核心。业内公认的展会国际化标准是国外参展商超过

16、25,参观者超过5,而细数武汉大型展会,达标者寥寥无几。业内人士认为,武汉市会展业市场尚不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地方自办展不到200个,并且70%是展位不到300个的小会展,规模不大,上档次的不多,其根源在于展会主办方的招商水平有限。(6)不少主办者没有把办展当作长期品牌来培养和经营,而仅仅只是以短期内的赢利为目的。 展会主办者的资质良莠不齐,展题重复问题突出,让客商无所适从,造成展览资源的浪费。,3、市场化运作机制尚不完善 尽管武汉会展业在市场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市场化运作机制尚不完善,行业协会尚未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国际会展业的成功经验表明,成熟的会展市场必须建立会展组织者(PCO)和目的地接待者(DMC)的分工体系,而武汉的会展业这方面还很欠缺。业内人士认为,培育会展业成熟的市场体系迫在眉睫,而会展行业管理必不可少。面对武汉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有专家指出,一个行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行业协会能否在面对挑战、业内配合、资源战略联盟、完善规章制度、确立业内合法竞争秩序、与国际接轨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武汉会展展题重复,行业内竞争不规范,可以说明武汉展览业行业协会将对重复展题、规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还远远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