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452789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五章剪力墙结构(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5.1 剪力墙结构的基础知识,5.1 剪力墙结构的基础知识,剪力墙轴压比限值,5.2 剪力墙结构构造要求,1.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墙厚度不应小于楼层净高的120,也不应小于160mm。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实际工程中,剪力墙厚度一般在150300mm之间,常用的厚度有150mm、200mm、250mm等。 3.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不应采用错洞墙,二、三级不宜采用错洞墙。剪力墙上的门窗孔洞应尽量上、下对齐,布置均匀,横墙与纵墙的连接要有一定的整体性,洞口边到墙边的距离不要太小。 4.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

2、比不应小于2。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5.剪力墙厚度大于140 mm时,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6. 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3)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7.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N(fcA)不宜超过表5-1的限值。8.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抗震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 及其配箍特征值,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a)暗柱; b)翼墙

3、; c)端柱; d)转角墙,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连系梁配筋构造示意图,3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抗震墙的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和端柱组成的边框;端柱截面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并应满足本章对框架柱的要求;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并应双排布置,拉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纯框架结构和纯抗震墙结构的

4、有关要求,5.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结构施工图是针对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画出的图样,结构施工图用以表示房屋结构系统的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构件种类、数量、构件的内部构造和外部部形状、大小以及构件间的连接构造,结构施工图通常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层结构平面图、屋面结构平面图、结构构件详图,5.3.1.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简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03G101-1),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法简称平法,即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

5、表示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施工图。本图集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三种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平法设计结构施工图中的构件代号,柱 编 号,梁 编 号,剪 力 墙 编 号,5.3.2 柱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截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表达的施工图,采用方式,截面注写方式,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并应符合柱编号的规定,注写箍筋:包括钢筋种类代号、直径与间距,同一编号: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

6、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不同标准层:当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一个柱平面布置图上加小括号“()”和尖括号“ ”来区分和表达不同标准层的注写数值,但与柱标高要一一对应,起止标高:采用截面注写方式绘制的柱施工图中,图名应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至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分段注写。框架柱的根部标高为基础顶面标高,列表注写方式,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对柱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当柱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需选几个)截面注写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2);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情况)

7、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柱表,柱表内容,柱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对于矩形柱注写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须对应于各段柱分别注写。其中b=b1+b2,h=h1+h2。对于圆柱改为圆柱的直径d,纵筋:当柱的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为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箍筋类型:在表中箍筋类型栏内注写箍筋类型和及箍筋肢数。各种箍筋类型图以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根据具体工程由设计人员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

8、表中相应的b、h和编上类型号,箍筋直径和间距:在表中箍筋栏内注写箍筋,包括钢筋种类、直径和间距,5.3.3 梁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 (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11 22 33 44,梁平面注写方式,梁的编号,梁的集中标注,梁的原位标注,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截面尺

9、寸,梁的钢筋,梁的上部贯通钢筋或架立筋的根数,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的编号,梁顶面标高相对于该结构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梁支座上部纵筋,梁的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对集中标注的原位修正信息,截面注写方式,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用截面剖切符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的整体配筋,截面注写方式常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对于梁布置过密的局部或为表达异型截面梁的尺寸及配筋时常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也可单独使用,11 22 33300550 300550 250450,15.87026.670梁平法施工图(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