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4890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专题--公共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序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及历史背景,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及及十六大以来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 任何一个国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 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虽不是直接针对工业化问题的,但为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和

2、不断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 第四部分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工业化基本实现 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 (1)世界工业化历史经验和中国工业化历程的总结(2)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党对工业化长期实践、探索、研究、总结的结晶。,二、工业化与工业化道路的 基本涵义,1、工业化的内涵和衡量 (1) 工业化的内涵

3、工业化英文名称:industrialization 定义: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传统的工业化观点认为,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过程。,有些学者简单地把工业化与现代化等同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狭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广义的工业化,有代表性的是张培刚提出的定义,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

4、生变化的过程,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的发展。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2)工业化的特征和本质 技术进步特征:主要是由手工技术向机械化转变,再由机械化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转变的过程。 经济结构特征:工业化是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再向以服务业为主演变的过程,而且是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工业化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即城市化的过程,而且是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生产组织特征:从生产组织形式看,工业化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生产由以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向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

5、化大生产转变的过程。 效率和收入特征:工业化是由低效率、低收入转向高效率、高收入的过程,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过程。,社会特征:从整个社会的状态看,工业化是由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和文明向先进发达的工业社会和文明、再向更加发达繁荣的后工业社会和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艺术、体育等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工业化的本质 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过程: 既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 也是一个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3

6、)工业化的衡量第一、现代工业产值在GNP( 或工农业总产值) 中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农业产值所占比重。 第二、 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业内部大量涌现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形成了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具有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第三、建立了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国民经济其它部门, 这些部门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技文化教育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四、第三产业日益兴起与发展, 在GNP 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以至成为GNP 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率:工业化率I 工业化率II,工业化率I =工业GDP/总GDP工业化率II

7、=工业劳动力/总劳动力 农业比重:农业比重I=农业GDP/总GDP农业比重II=农业劳动力/总劳动力 农业机械化率:可用机械耕地、播种、收割面积的百分比衡量,(4)工业化的类型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工业化)轻工业化、重工业化、工业比重下降工业化(产业服务化),发达工业化与欠发达工业化现代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2、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和选择 (1)实现工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什么工业、如何解决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采用什么技术发展工业; 怎样筹集资本; 依靠什么力量发动和推进工业化;,以什么方式发展工业生产; 在什么地方进行工业生产; 通过什么机制实现工业化; 如

8、何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怎样正确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如何实行国际经济技术联系.,(2)工业化道路的内容工业化道路是对实现工业化的原则、方式和机制的统称。具体来说,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技术的选择;资本筹集方式的选择;发动和推进力量的选择;工业发展方式的选择;工业空间布局的选择;,实现机制的选择;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关系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式的选择;国际经济技术联系方式的选择,三、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 历程,1、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从工业化本身的发展状况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日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860-1894年)第二

9、阶段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13-1936年),第三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开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1953-1977 ) 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开始到1999年的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1978-1999 ) 第五阶段是2000-2020左右的中国重新重工业化阶段。,2、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历程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的工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工业化优先发展(1953-1957);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跃进”(1958-1960);,1961-1965年对“大跃进”的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三线建设”与工业发展

10、(1966-1978),(2)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发展历程(加速发展的工业化1978-1999) 农业、轻工业和乡镇企业高速发展时期(1978-1991); 制造业及其出口快速增长时期(1992-1999); 这一阶段(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道路的调整。,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1949 年以来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演进(1)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设想(2)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选择(3)19561978 年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从国情出发的探索和正确思想: 针对苏联提出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提出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对待积累与消费关系方面, 根据苏联工业发展很快但几十年

11、内人民生活提高缓慢的教训, 提出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要做到三者兼顾; 针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 提出了大中小企业并举、城市和乡村工业共同发展的思想。,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在工业化的制度安排方面;关于备战与工业化关系。,(4)19781995 年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 改变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降低过去长期追求的高指标; 贯彻农轻重均衡发展; 改变过去因备战而强调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和全国均衡发展的思想; 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思想; 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 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5)199

12、6 年以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 A、历史背景和形势推进 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和外延型的经济扩张和粗放增长约束; 世界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我国工业化再次遇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契机。 B、中国共产党又一次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业化道路的结果,2、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一是融入全球的工业化。 二是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工业化。 三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四是统筹协调的工业化。 五是环境污染少、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业化。,(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一是开放性。 二是

13、跨越性。 三是整体性。 四是特色性。,3、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形势和制约因素 (1)国际化 (2)信息化 (3)资源环境约束 (4)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 (5)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6)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7)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 (8)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短缺,4、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提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浪潮面前面临着两种命运; 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的新途径 .,(2)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型工业体系; 努力探索循环工业之路; 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 合理布局和集聚产业,促使工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运行; 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在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3)发展服务业,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应对全球化和国际化,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立全球化框架中取胜的经济体系; 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 建成世界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结 束,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 欣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