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5743285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的若干研究,孙楚仁,原来打算的四个报告选题,中国保持30年高速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贸易发展战略与贸易体制变迁:其改革开放战略的适应性我国的经济波动的制度性因素交易效率、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其意义,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受何种因素影响:资本积累,土地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土地问题、经济增长或是交易效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受何种因素影响:二元经济结构和人口红利、贸易战略、公共投资支持、体制改革、技术进步、落后经济论 二元经济转换战略:大城市论、中小城市论、工业反哺论等;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意义: 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面对二元经

2、济转换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其本质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 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从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舒尔茨等)没有研究二元经济的转化问题,仅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问题 新兴古典经济学未对此问题进行量化分析,问题及其意义,基本结论: 交易效率是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显著因素,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交易效率。 在存在多个城市情形,不同城市和农村各种产品的交易效率影响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主要内容,问题、意义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Xenopnon(gorden,1975)和Plato(公元前380)均认为,城市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专业

3、化和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则与商业交易活动有关,因此交易活动是否顺畅进行将决定城市中的劳动分工。 Harris( 1757); Tucker(1756); Hegel(1821)等开始关注劳动分工、交易距离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Smith(1776)则十分关注劳动分工、运输效率以及市场范围之间的内在关联。Marshall(1890)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生产的原因在于,第一,地理上集中的产业可支持专业化投入品生产者;第二,雇佣同类型工人的厂商集中在一起,可降低频繁寻找工人的交易成本;第三,厂商的地理集中可共享某些有用信息。,问题、意义和文献综述,韦伯(Weber,1909)认为,所谓城市集聚经济就是

4、指社会经济活动与相关要素在城市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本节约和收入增加。钱纳里, 赛尔奎因,1989; Lewis, 1954; Fei 和 Ranis, 1964; Rosensein-Rodan, 1943; Nurkse, 1952; Fleming, 1955; Hirshman, 1958; Todaro, 1973等认为:工业化在先,城市化在后,工业化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杨小凯(Yang, 1988)提出交易效率的概念及其理论;Yang(1991,1993,1997), Yang and Rice(1994),Sun and Yang(1998)在一般均衡框架内分析了交易效

5、率提升、城市出现与分工内生演进的关系;杨小凯等(1999,2002,2003)对工业化、城市化和交易效率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总结;,问题、意义和文献综述,Fujita 和 Krugman(1995)认为生产的规模经济、消费的多样化偏好与交易效率之间的两难冲突,可以解释随着交易效率演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赵红军(2005a,2005b,2005c)、尹伯成、赵红军和孙楚仁(2006)、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交易效率的高低是相互内生决定的;高帆(2006,2007)、韩绍凤(2000,2006)、朱廷春(2004)对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

6、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杨小凯(Yang, 1988)提出交易效率不同于萨缪尔森(1952)的冰山成本,也不同于威廉姆斯(1985)所说的交易成本。交易效率将制度、技术与自然、地理等条件通过“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参数形式引入一般均衡模型,从而为人们考察制度、行为规则、技术、自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化视角过去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计划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和市场经济体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因而致力于用不同模型来描述不同经济体的运行机制。通过一个总和交易效率参数来描述经济体的自然、地理和制度等环境条件后,不同的经济体便能分享一个统一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交

7、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交易效率与制度、技术与自然、地理等的关系由下图表示,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政府以及政府治理或相关的制度、法规措施可降低交易成本 Coase(1960)认为,财产权的安排将影响经济发展。Arrow(1969)和North(1990)则均认同“信息成本”乃是交易成本的根源。North(1987)认为政府的存在能降低交易成本。Williamson(1999)指出,政府是一个在管理某些事务如货币供给、外交、法规等方面拥有较高效率、较低成本的政治组织。Wallis and North(1986) 指出,政府在建立基础设施

8、、提供教育机会、制定法律以及财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大大降低经济体的交易成本,为“经济人”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经济预期。施莱弗和维什尼(2004)以及Sachs and Warner(1995)、Campos and Nugent(1999)以及世界银行(2002)等均认为,政府对经济体的干预、变化无常的法规措施、低效的公共服务、政府官员的腐败与寻租等均会降低经济体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通信科技、电子商务等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体的总和交易效率 Pant and Cheng(1990)指出,资信科技将会降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市场不确定性以及资

9、产专用性,因而必然会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经济发展。Hendriks(1999)也认为,通信技术的进步,可以增加信息沟通渠道,改进生产和交易流程,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交易活动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张绍动(2002)指出,不管是市场机制还是级层组织,均会从通信科技、电子商务中获益,结果沟通成本会减少,相同时间内沟通的次数增加、质量提高,因而将提高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效率。刘瑞林,林福兴(2001)认为,通信科技和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将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大大降低了签约前的信息成本,二是使交易契约的订立可以远距离、非人格化进行。,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教育水平、文化程

10、度、识字率提高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Schultz(1961)和Walters and Rubinson(1983)早就指出,一国在教育上的投资愈多,其生产活动的效率就会越高,交易效率也会越高 。Hicks(1980)和Wheeler(1980)认为,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教育投资若能与之相互配备则其贡献最为显著。教育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机制首先在于,它提高了人们识别、学习各种与生产、交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比如识字、对财产权的认知、谈判技巧等)(Schultz, 1961; Becker, 1975; Smith, 1990; Wright, 1979等)。其次,识

11、字率对于个人能否更有效地参与经济活动相当重要,因而对降低交易成本效果显著(Eigen-Zucchi, 2001)。还有,高识字率在当今以财产权与文字契约为基础的交易体系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Sen(1999)也指出了文盲程度如何限制劳动分工的经验证据。,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近年来,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出现了很大进展。不少经济学家提出了度量交易成本、交易效率的新方法。 Collins and Fabozzi(1991)与Ning Wang(2003)对此进行了文献综述。Wallis and North(1986)则将经济体划分为生产转换部门和交易部门从而巧妙地度量

12、了交易成本随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趋势,指出了单位交易成本下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ollery and Leong(1998), Ghertman(1998), Dagnino-Pastore and Farina(1999)等分别用Wallis and North(1986)同样的方法验证了这一规律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普遍性;Eigen-Zucchi(2001)则用一个交易价格指数和主因素分析法度量了交易价格、单位交易成本下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钟富国(2003)采用主因素分析法度量了制度、资信科技、教育等影响交易效率

13、的不同因素总和而成的交易效率提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这推动了近年来交易成本、交易效率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解释力。高帆(2006)认为技术和制度会影响交易效率,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包括信息、交通、教育、市场、信贷和信用六个指标),对2001年80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效率进行了度量。并用来分析了交易效率和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的关系。,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一个一般均衡模型 基本假设 经济体中存在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只生产一种农产品,制造业部门生产n种工业品,由于它的值较大,因此在后面推导中将它视为连续性参数;农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城

14、市人口从事制造业生产; 经济体中有N个相同消费者,其效用函数形式为, i=A, B, C,其中A代表农业人口,B代表城市人口,C代表流动人口。zi代表消费的农产品数量,xi代表消费的工业品数量,p为农产品市场价格,q为工业品市场价格。 农产品运往城市的交易效率为t,工业品运往农村的交易效率为st。 流动人口在流动时面临着户口、学历、受教育权、工资福利待遇等诸多歧视,为此特假设,这部分人口在消费农产品时的交易效率不如农村人口(设为ut),而在消费工业品时的交易效率不如城市人口(设为vt) ,流动人口的工资也被人为地限制为wcwB;,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农业部门的

15、生产函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制造业生产函数为模型分析 综合上面可知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决策问题分别为,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分析思路 先求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效用最大化问题; 流动达到均衡状态时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大化效用相等; 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工业品市场差异化垄断竞争; 劳动力市场不分割,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出清。分析结果 均衡的工业品数目:城市化程度为:,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结论 随着人口规模增加,工业化程度上升,但人口规模与城市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即人口规模大的国家(地区)并不一定比人口规模小的

16、国家(地区)有更高的城市化程度。农产品交易效率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均有正面影响,由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交易效率相差一个正的倍数,所以总体而言的交易效率改进将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成单调正相关关系。 人口不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小于人口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计量检验 交易效率指标的构造,交易效率、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一个模型 及其计量检验,工业化的度量我们采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工业品数目的代理变量。原因在于目前的统计资料均不提供工业品数目的数据。另外,从原理论模型来看,工业品市场生产的是差别化产品,因此,工业品的数目越多,工业产值也会越大。对城市化,我们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由于资料的可获性问题以及对各指标时间一致性的考虑,所有统计数据采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1997年至2002年度的数据。 在对交易效率指标进行信度分析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85%的水平上提取了两个交易效率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