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174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 学案学案学案编号:学案编号:1111 编写人:崔莉编写人:崔莉 审核人:张永才审核人:张永才一、预习检测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 地点: 乐器: 演奏者: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 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讨论明确: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2)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皎洁的面庞也起了 愁容。 (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 五色石

2、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 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 离开。 (9)云,空山中凝聚着,低垂着,不肯流走。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 情。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 70 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 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

3、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二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比较法,感悟法,阐发法。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一)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翻译:赏析: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 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 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

4、”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 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 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二)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翻译:思考:“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名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 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 音乐的形

5、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 情绪。 (三)第三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翻译: 赏析: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 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

6、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 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 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 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 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 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

7、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 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 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 出乐曲的美妙。 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题郑防画夹五首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其一) 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试题试题】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

8、 “太过”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五 完全达标教学骤雨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试题试题】(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 什么?六 课堂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 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 楚辞情调的“芙蓉”

9、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 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 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七 作业 一线精炼 预习下一课13、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 教师版教师版一预习检测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高秋 地点:中国 乐器:箜篌(吴丝蜀桐) 演奏者:李凭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 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讨论明确: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2)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皎洁的面庞也起了愁容。 (

10、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 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 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空山中凝聚着,低垂着,不肯流走。仿佛具有人的听觉

11、功能和思想感情。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 70 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 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二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比较法,感悟法,阐发法。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一)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翻译: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

12、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赏析: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 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 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 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 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二)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

13、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翻译: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思考:“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讨论名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 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 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

14、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 情绪。 (三)第三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翻译: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15、。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赏析: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 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 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 肺腑。一个“

16、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 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 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 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 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 出乐曲的美妙。 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题郑防画夹五首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其一) 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试题试题】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