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3165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岳麓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历史学案: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历史学案: 第第 1 1 课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封建(岳麓版必修 1 1)【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一、认真阅读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圈点信息,在学案上写上答案,完成自主学习。用红笔 标注出疑难和拓展问题。 (20 分钟左右) 二、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层同学完成各自自主探究部分。 (5 至 8 分钟) 三、在学科组长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组长要做好调控,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并做好有关课上的展示、补充、点评相应准备。原则上 B、C 层展示、A 层点评) (10 左右分 钟) 四、小组互检

2、:各学科组长负责检查相对应小组的学案完成情况。 (5 分钟) 1、方式:1 组对 3 组,2 组对 4 组,5 组对 7 组,6 组对 8 组。 2、要求:每组基础分为 10 分。每不完成一人次扣小组 2 分。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学科班长, 计入小组量化。 五、学科班长将各组学案提前两节课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课标解读: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 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 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

3、自豪感。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原始资料和插图等来帮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相信自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一、一、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 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内服是 ,即商王 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

4、 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 商朝是个弥漫着 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 。 二、二、 封邦建国封邦建国 1背景: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 。 2对象: 和功臣。 3内容 (1)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4影响 (1)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 -(2)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 形成的统治秩序

5、,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 矛盾。 2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 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特点 (1)核心是 继承制度。 (2)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 关系,也是政治隶属 关系。 (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影响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5工具: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 不可少的工具。【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礼记王制篇:“王者这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 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

6、,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 孟子告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狞,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几其 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材料三 左传醒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 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 材料四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 臣公,公臣大夫,大夫士,士臣皂。 ” 请回答: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材料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这两则材料,试归纳在分封制和宗法 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7、?为什么这种作用只是一定 时期的?【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5 分钟) 1、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2、分封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 “周王卿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 “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 -C、 “周王诸侯卿士”的等级序列 D、 “周王诸侯士卿”的等级序列 3、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 于受封的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4、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

8、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 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 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业界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6、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 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A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9、)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 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 宗法制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2)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 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有着直接的 影响。 (3)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 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4 -(1)周

10、王分封土地主要依据爵位高低。周天子有巡视诸侯封疆之权力,诸侯定期觐见周天 之并向其述职。诸侯必须服从周天之,对周天子尽义务,如做不到,周天子就会贬其 爵位,削其封地,甚至出兵讨伐。 (2)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 的体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的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 (3) 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于其势力的增长。承受 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 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2)BCBB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