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2417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本回归 6 选修 1-1 课本题精选一、填空题1 (选修 1-1 P16 练习 2(1) )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的否定是 .180o解析 这是一个全称命题,否定为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2 (选修 1-1 P19 复习题 6(3) )题目:“f(0)=0”是“函数 f(x)是 R 上的奇函数”的 .(从“充分不必要条件” 、 “必要不充分条件” 、 “充要条件”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择一个)解析 f(0)=0 不能保证 f(x)是偶函数,例如 f(x)=x2. 函数 f(x)是 R 上的奇函数可以得到 f(0)=0,故应该填必要不充分条件.3 (选修 1-1 P4

2、6 习题 4)题目:已知抛物线顶点是双曲线 16x2-9y2=144 的中心,而焦点是 双曲线的左顶点,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解析 易求得双曲线的左顶点为(3,0),中心为坐标原点,故抛物线的方程为 y2=12x.4 (选修 1-1 P74 习题 12(2) ) )课本改编题目:如图 1,直线 是曲l 线 在处的切线,则的值为 . ( )yf x4x (4)(4)ff 解析 如图可知 f(4)=5, (4)f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在 x=4 处切线的斜率, 故.故(4)(4)ff=5.5.531(4)402f 5 (选修 1-1 P33 习题 11)题目:一圆形广告气球被一束平行光线投射到水平面上,形

3、成一个离心率为的椭圆,则这束光线与水平面的入射角为_.3 2解析 光线把垂直于光线的半径伸长为半长轴a,而半短轴为b,也就是气球的半径,于是有sin=b/a,由题知离心率为,于是,结合c2=a2-b2,解得 b/a=1/2,即sin=1/2,所3 23 2c a以/6.6 (选修 1-1 P32 习题 8)课本改编题目: 2013 年 12 月 16 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卫星”顺利升空.在第一次变轨前,它的轨道是以地球球心为一个焦点,近地点为 d 公里,远地点为 255d 公里的椭圆,若地球半径为 32d 公里,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析 设椭圆的长半轴长为 a,半焦距为 c,地球半径为 R

4、, 则 a+c255d+32d 且 a-c=d+32d.解得 a160d c127d 所以 e.127 1607 (选修 1-1 P36 习题 7)课本改编题目:已知椭圆的离心率22221(0)xyabab,A、B 是椭圆的左、右顶点,P 是椭圆上不同于 A、B 的一点,直线 PA、PB 斜倾3 2e 角分别为、,则|tan-tan|的最小值为 解析 设,椭圆顶点,,00(,)P xy(,0)Aa( ,0)B a.,0000,PAPByykkxaxa2 000 22 000PAPByyykkxa xaxa又,所以.22 00 221xy ab22 22220 0022(1)()xbybaxaa

5、所以,即 22PAPBbkka 221tantan.4b a |tan-tan|=| tan|+|tan|=1.2 | tantan|8 (选修 1-1 P80 习题 8(3) )课本改编题目:设)(xfRxxx ,3,当 02时,0)1 ()sin(mfmf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根据函数的性质,不等式0)1 ()sin(mfmf,即(sin )(1)f mf m,即sin1mm在0,2 上恒成立.当0m 时,即1sinm m恒成立,只要10m m即可,解得01m;当0m 时,不等式恒成立;当0m 时,只要1sinm m,只要11m m,只要01 ,这个不等式恒成立,此时0m

6、.综上可知:1m . 二、解答题9 (选修 1-1 P36 习题 7)改编题目:已知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直线( 1,0)(1,0)相交于点 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AM BM()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若过点的直线 交动点 M 的轨迹于 C、D 两点, 且 N 为线段 CD 的中点,求1( ,1)2Nl直线 的方程.l解 ()设,因为,所以 ( , )M x y2AMBMkk 2111yyxxx 化简得: 22221xyx () 设 当直线 x 轴时,直线 的方程为,则1122( ,),(,)C x yD xyll1 2x ,其中点不是 N,不合题意.1616( ,),( ,)

7、2222CD设直线 的方程为 .l11()2yk x 将代入得1122( ,),(,)C x yD xy22221xyx (1) (2) 22 1122xy22 2222xy(1)-(2)整理得: 1212121212 22()21()2 1yyxxkxxyy 直线 的方程为l11()2yx 即所求直线 的方程为l2230xy10 (选修 1-1 P82 例 4)题目:强度分别为的两个光源 A、B 间的距离为,试问:在8,13 连接两光源的线段 AB 上,距光源 A 为多少的点 P 处照度最小? (注:照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解:设点 P 在线段 AB 上,且 P 距光源

8、 A 为,P 距光源 B 为 x3(03)xxP 点受 A 光源的照度为,P 点受 B 光源的照度为,其中为比例常数.28k x2(3)k xk从而,P 点处的总照度为: 228( )(03)(3)kkI xxxx由2333316218 (2)(612)( )0(3)(3)kkk xxxI xxxxx 解得:, 2x 当时,;当时,;02x( )0I x23x( )0I x因此,时取得极小值,且是最小值.2x ( )I x答:在连接两光源的线段 AB 上,距光源 A 为 2 处的照度最小.11(选修 1-1 P32 习题 7)改编题目:若椭圆过点(2,),2222:1(0)xyMabab6离心

9、率为.2 2(I)求 a,b 的值;(II)设 A,B 是圆与与 y 轴的交点,是椭圆上的任一点,求12:22 yxNPM的最大值.PA PB APB(III)设0是椭圆上的一个定点,为圆的任一条直径,求PMEF12:22 yxN证为定值.00P E P F 解 意知,结合可得 a=4,22 22 221222cabeabaa22461,ab.2 2b (II)令 x=0,得 y=3 或 y=1.故 A(0,3),B(0,1).设 P(x,y),则=(-x,3-y)(-x,1-y)=x2+(3-y)(1-y)= x2+y2-4y+3.PA PB 又,故 x2=16-2 y2.22 1168xy

10、所以=16-2 y2+y2-4y+3=-(y+2)2+23.PA PB 又,故 y=-2 时,取最大值 23.-2 22 2yPA PB (III)方法一:0000() ()P E P FNENPNFNP .00() ()NFNPNFNP 222 001NPNFNP 故为定值.00P E P F 方法二:设 P(x0,y0), E(x1,y1),F(x2,y2),N(0,2),EF 为直径,x1 +x2=0,y1+y2=4.0010102020(,) (,)P E P Fxxyyxxyy =x1x2-(x1+x2)x+x02+y1y2-(y1+y2)y0+y02= x1x2+y1y2+x02

11、+y02-4y0 设 A 是(II)中圆与 y 轴的交点,即 A(0,3) ,则=0,即(x1,y1-3)(x2,y2-3)=0,AE AF 即 x1x2+y1y2-3(y1+y2)+9=0,x1x2+y1y2=3.故= x02 +y02-4y0+3 为定值.00P E P F 12 (选修 1-1 P73 习题 3)改编题目:已知函数 f(x)=ex-ax,其中 a0.#中国教育出版& 网 (1)若对一切 xR,求证:f(x)1 的充要条件 a=1;z(2)求证: 11ln(1),nNnn当时,111ln(1)123nn 且。(1)证明:充分性证明:当 a=1 时,令得 x=0.( )1xf

12、xe( )0,fx当 x0 时,f(x)单调递增;( )0,fx( )0,fx故 f(x)f(0)=1,充分性得证. 必要性( ),xfxea令( )0lnfxxa得.当lnxa时( )0,( )fxf x单调递减;当lnxa时( )0,( )fxf x单调递增,故当lnxa时,( )f x取最小值(ln )ln .faaaa于是对一切,( )1xR f x恒成立,当且仅当ln1aaa. 令( )ln ,g tttt 则( )ln .g tt 当01t 时,( )0, ( )g tg t单调递增;当1t 时,( )0, ( )g tg t单调递减.故当1t 时,( )g t取最大值(1)1g.因此,当且仅当1a 时,式成立.综上所述,a的取值集合为1,必要性得证.(2)由(1)exx+1, 当 x-1 时,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xln(x+1) , 当且仅当 x=0 时等号成立.中令得1(),xnNn11ln(1)(),nNnnn11ln(),1,2nnNnnn即取, ,,得23141ln1,ln,ln,12233n11lnnn两边累加得2 3n111ln()1,1 22nn 即111ln(1)1.23n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