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认识他们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42260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世界认识他们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世界认识他们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世界认识他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世界认识他们(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你别无选择对现代派的选择 摘要:刘索拉的中篇你别无选择发表之后在社会反响热烈,有批评家称它的出现标志着“真正的”现代派小说在 中国的出现。是我国小说界一反传统叙述方式而采用现代派表现手法的一个尝试和标志。 关键词:你别无选择 现代派 结构 语言 人物形象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已经不像 80 年代初那样呈现的粘着状态,文学成为政治意图和观念载 体的方式, ,已经不再获得普遍的赞扬、呼应,意识形态“整合”能力有所减弱。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 避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文学的“边缘化”趋势日益明显。 “文革”后涌动的文学创新压力,又持 续困扰着众多的作

2、家。在这一形势下,文学探索、调整的步伐加速。诗歌领域有“第三代诗”和“实验诗歌” 。小说 方面有“寻根” 、 “现代派小说” 、 “先锋小说”这些文学变革以西方 20 世纪现代文学作为主要参照系,并将其转化为 艺术经验的主要来源,对于特定时空的社会政治的“超越” ,摆脱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追求“本体意识”的 形式和“永恒”的生存命题,具有重要意义。1985 年,刘索拉的中篇你别无选择一经发表在社会的反响强烈,有 批评家称之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就在于它运用了现代派小说的笔法来写小说。 一、结构的内在逻辑 你别无选择的结构受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影响明显。 第二十二条军规共四十二章

3、,有三十 八章是以人物的姓名为标题的,每一章大体就以这个人物为中心。而且这数十名人物在前后也有相当的联系和照应, 例如一些人物的怪癖、特征反复出现。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构以主人公尤索林的活动为主,把一切结构起来,他 的内在逻辑是很清晰的。而你别无选择在结构上也是如此,而且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传统小说严谨的一面。结 构跌宕起伏,犹如一条河流,经过的不只是喧嚣的瀑布与山洪,而且有平静的湖泊,宽广的河床。这样的结构对于中 国读者来所,新奇而又不失其可读性。这篇小说的结构与其内容与情节结为一体,有三部分组成 首先焦躁中的音响。这个中篇写的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生活,它不可避免地要写到音乐,乐章、音响。小说的

4、开头 七节逐步写出了几乎所有的人物,李鸣、贾教授、石白、森森、孟野、金教授、王教授、懵懂、董客、马力、戴齐、 小个子、猫、时间、莉莉。人物的纷沓地出现,与他们一起出现的是一片音响或者说人物在一片音响中出现。那样 的音响不是优美的,琴房的噪音、夜半的小号、 “妈的力度” 、 “像狼一样的嚎叫” ,这片声音让人发狂。音乐学院未必 如此,作者运用抽象的手法给人营造的一种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寻求新路挣扎奋进、苦恼失望又奔突拼搏的青年人对 此时此地的音响的感觉。前七章的结构是纷沓地、狂乱的、 。但是其中已经透出事物的逻辑,那是贾教授与金教授所 代表的两种音响、两种力在青年人精神上引起的旋风。 其次,无声中

5、的焦躁。小说的第八节第一句“真的考试来了,恐慌也就变成了平静” 。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在情 节上就是“考试”极其余波。这时所有的人物都出场了,形成了此段的框架,贾教授的艺术原则、生活原则、考试方 法、教学方法、思维方法,压抑着、折磨着这群年轻人,使他们烦躁,厌烦、反抗。考试后,孟野和森森感到解放, 也感到痛苦,李鸣更是百无聊赖的躺回了被窝里。只有象征着传统艺术原“功能圈”大放光辉,使人不敢仰视。但是 孟野又开始了默默地创作。十二节里作者十分细致地多次反复的手法写孟野的创作状态,是有很深的同情与寓意的 再次无烦躁的音响。这一部分占全书所有章节的一半。主要围绕“国际青年作曲比赛”的选拔展开。金教授说

6、: “要让世界知道他们” 。而对学生们而言,他们要走向世界。这一部分情节集中而又舒缓,感情也从焦躁转向平稳; 人物的行动意象增强,青年学生的追求显示出他的热烈、无畏。而且此部分对音响的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它不 再是一片震耳欲聋的噪音,而是“要找自己民族的灵魂”的音响,是像水一样洒下来的音响,于是功能圈在冷风中摇 起来了,于是森森获奖的消息公布了。但是马力死去,一直压在同学们的心头,小个子到国外去寻找什么,最有才华 的孟野被勒令退学,李鸣也从被窝里爬出来了。总之仍有数不尽的辛苦、高兴、苦恼,以及新的挣扎和奋斗。 你别无选择在表面的、表现的松散之中,有他严谨的逻辑,有它合理的结构所以他不是任意

7、的不是不可解的, 它有相当的可读性就应该归功于它的结构。 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世界。 小说的世界也是极其逼真的小说描写的生活领域是特殊而又狭小的:这似乎只是音乐学院作曲系一群学生和教师 的一段狂放、幽默,甚至有点滑稽和胡闹的生活。有日常的学习,也有突来的考试,罕遇的国际比赛;有对艺术事业 的执着追求与厌倦,也有对艺术法则的泥守与背叛;有婚姻的悲剧,友谊的真挚和深沉;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群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敏感自信,不愿盲从,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人生。他们苦心 孤诣地致力于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希望在艺术创造中把自己的生命冲力、独特个性发挥到极致。小说着重表现的就是 他们在这种创造自我

8、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疲惫、荒诞,目标的虚无感以及执著的追求精神。小说以一种戏谑、夸张的 方式描画出了几种精神类型,藉以揭示年轻人的骚动不安的内心世界。森森和孟野,他们不肯因循常规,执著于艺术 的个性化创造,为了音乐,投入了全部的生命。这两人代表着一种永远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石白和董客 则是另外一种类型,前者平庸,无主见,学了多年和声仍缺少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见地,后者虽小有才气,却喜欢卖弄, 带有庸俗的市民习气。马力、小个子和马鸣一样都是动摇、于这两极之间,马力把全部精力用于搜集、整理书本;小 个子不辞辛苦地擦“功能圈”;李鸣靠读小说打发时间。马力的死亡带有隐喻性质,与其说是生命的意外消亡

9、,不如 说是精神毁灭于规范的压力,李鸣将书压在睡着的马力身上即是这种精神压力的暗示。小个子反复擦“功能圈”的行 动,也隐指着一种创新的极限、理性规则对感性冲动的限制。学院里两位教授也分属两种精神类型。贾教授的规范化 的平庸生存方式,代表着精神的僵化、板滞。黄力平说“刘索拉用贾教授这个形象塑造使我多少有些相信现代小说的 写法有时是不必倾注全力于人物的个性描绘而能使某种人物获得典型性的”。金教授则与之相反,他性情随和,富 有灵感和创造力。另外小说中还有那些着墨不多,但精妙传神的女性形象也是值得一提的:单纯而热情,爱哭又爱叫, 优雅而俏皮的“猫”;在漫不经心中自有关切和深情,在突发的大哭中泄露了内心

10、的痛苦的“懵懂”;刻板、认真但 也不乏随和、温柔,有时也会爆出义愤的火星的“时间”;忠实而执拗的莉莉;这些年轻活泼的女性形象也各各 参与着献身艺术探索的生活进程。 二、独具特色的语言 语言的锋利又与幽默。具有 鲜明的节奏感。 你别无选择所选择的是一种不便于复述故事只靠直接阅读的写法。它靠着机智的语言来传达感受,来使形象闪出 光辉。比如这样的对话: “ 团支书是管弦系的乐队队长,他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在排练时作曲系男生冲乐队女生 挤眼睛的问题。这样就会分散她们的注意力,不去看指挥。 作曲系的男生大来情绪。谁呀?”“让我去当指挥不 就解决问题了?”这样的对话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极其幽默可爱的。又有一

11、段,是关于体育考核的。 “背剑术比背谱 子还难。” “难多了。“ “我刚发现我是进了体育学院。”“不,是北大文科。” “经济学院。“气 贯一丹田。” 阳台下传来嗒嗒的脚步声和呼哧呼,哧鲍喘忠。 靠八百米长跑,跑死他们。“ “猫刀探 头看着下面围着接绕圈子的男生。这里,牢骚,高兴、幸灾乐祸,种种青年学生中即兴式的言谈,真切地表现出一 个青春的世界,虽然是有苦恼的世界。作者概括一种认识、一种心理,犀利而有力。 总之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成功的运用现代派小说的技巧来写作该篇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的现代派性 质突出表现在它超越了当时伤痕、反思文学的社会政治道德主题,而去追问人的生存的终极的价值和意义,以它独有 的方式表达了生存荒诞感. 注释: 黄力平.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J.小说选刊.1985.(6) 唐宋元.中篇小说选 你别无选择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11.第 24 页. 参考文献: 【1】曹霞.“你别无选择”现代性语境中的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1). 【2】孙小韵.走进你别无选择的历史现场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2010.(8). 【3】徐莹.黑色中的希望 辛辣中的温情论王蒙小说的幽默类型及其成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