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1906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2008(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小儿血标本凝血,关键词,小儿血常规检查特点,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发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血凝块或血标本凝固,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需重新抽血,这不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给患儿造成再次抽血的痛苦。,通过对本院2008年一年小儿 血常规标本凝血的调查分析,现 将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8年112月期间检测血常 规的患儿132人,其中, 13岁患儿86人,37岁患儿46人。,方 法,使用真空采血管(含EDTAK2)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规消毒皮肤,找准血管,刺入针头,见回血后,另一端插入已备好的采

2、血管,采血完毕,拔出针头,采用大面积按压法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将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即可。,结 果,发生标本凝血12份,其中;13岁8份;37岁4份。,诱因分析,客观因素 多种因素导致抽血困难采血器具不合格 主观因素护士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凝血因素,由于小儿静脉暴露不充分,且肥胖患儿较多,操作时找不到理想的血管,而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或针尖刺到血管后回血少许,再次刺入血管抽出,致使血液在注射器中已部分凝固;3岁以下小儿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血管细小,静脉压力不足,使采血时间延长,导致凝血。,采血器具因素,采血器具不合格: 漏气、负压不够使血流缓慢,靠挤压穿刺部位上方使血液间断地被挤入采血管内

3、,采血时间延长,造成凝血;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标本与抗凝剂未完全混匀,未能起到抗凝作用。,人为因素,护士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同次多管采血时注入顺序不正确或动作太慢,造成血液在空针里已经凝固;血液注入试管后未立即轻轻摇匀或摇匀时间不够,血标本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注入的血量不准:血量过多使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可能性增加,血量过少,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和体积的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血标本采好后未及时送检.,方法与对策,1. 合理选择血管2.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 3.血标本抗凝剂充分混匀 4.严格掌握血标本量 5.认真选择采血器具 6.理清采血先后顺序 7.及时送检,

4、合理选择血管,应选择粗直且有弹性的静脉。3岁以上患儿选择肘静脉或大隐静脉,肥胖患儿和3岁以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可选择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对于血液粘稠度高的新生儿,可推迟到第2天抽血检查,因此时经过补液处理后血液相对被稀释,不易发生凝血。但对病情较重或高度怀疑败血症或其他严重感染,为尽快明确诊断必须急查时可选用股静脉采血,且抽血速度和注入试管的速度要快,并立即摇匀。,血标本抗凝剂充分混匀,血采好后应将试管上下缓慢颠倒68次,使血常规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可用力摇晃,以免人为造成血球破坏而发生溶血.,严格掌握血标本量,选择采血器具,采血前仔细检查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剂

5、量是否合适、橡皮塞有无松动、采血管是否完整无裂缝等。,理清采血先后顺序,同次多管采血时,应先理清各种试管,如用采血针采血时应先采普通管,最后采抗凝管,这样采完抗凝血后,可用最短的时间将血摇匀。,及 时 送 检,采血后应及时送检,以免放置过久发生凝血,参考文献,1.崔 焱.儿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2-183.2.严 颢.影响真空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非疾病因素J.当代护士,20033. 65-66.3司宁波,陈素珍.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 321-1 322.4.南 玲.测凝血功能检查中血标本易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护理,2003,9(2):139. 5赵红, 彭敬红, 刘 跃, 曹锋, 程多智.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