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1807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山东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谢远东,一、生猪健康养殖内涵,二、生猪养殖存在问题,三、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四、生猪健康养殖效果,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起因是我国对虾养殖遭受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严重侵袭,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畜禽养殖渗透并不断得以完善。生猪健康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养殖模式。它是根据生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保护生猪健康、人类健康和生态健康为目标,运用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健康生产发育的生态环境和安全营养饲料,最终生产出质量安全的

2、猪肉产品,以实现生猪健康养殖的质量保障和价值提升功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益最大化和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一、生猪健康养殖内涵,二、生猪养殖存在问题,1.选址、布局不合理,2.庭院养猪,人猪混居,3.猪舍标准低,猪舍简陋 采光不好,3.猪舍标准低,无取暖设施、设备 无天窗、地窗,3.猪舍标准低,无通风、降温设施、设备 料槽设计不合理,3.猪舍标准低,饮水器安装不合理,致癌性 遗传毒性 致畸性 肾、肝中毒 生殖异常 免疫抑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约25%的谷物受到霉菌严重污染,霉菌毒素检出率几乎100%。,霉 菌 毒 素,奶 肉 蛋,人,1.霉菌毒素污染,饲 料,动 物,20

3、07年中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样品数= 162,(百奥明,2007),阳性检出率%,霉菌毒素对猪的主要危害,重金属超标是我国饲料安全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部分饲料中除有毒有害重金属铅、镉等超标外,更为严重的是为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其它性状而超量添加的微量元素铜、锌、砷等。 调查显示:部分饲料中铜、锌等元素的添加量已超过NRC标准的 10-100倍以上。,2.重金属超标,某省规模化猪场调查结果(10个),(黄玉溢,2007),华东某省56个猪场调查显示,饲料中砷超标率为11.54%,最高含量达30.78ppm (GB 2ppm),其中以小规模猪场饲料(999头)和小猪料的砷含量超标最为严重

4、,分别为13.79%和17.39% (修金生等,2011),北京某区29个猪饲料样品调查显示,饲料中砷超标率为100%, 含量从0.15-37.8ppm(Li et al., 2005),1.抗生素滥用,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给世界人民,其余18万吨留给自己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13克,欧洲7国仅10克)。 畜牧业中抗生素的大量无序 使用: 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使用量的50%左右。,饲用抗生素的历史贡献,预防疾病,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抗菌和调节免疫,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可使畜禽的生

5、长效率提高10%-20%、饲料转化率提高10%-25%,节约生产成本10%-25%。 但由于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的长久滥用,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Fleming,Penicillin,显著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饲用抗生素的争论,正面效应: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 负面效应: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畜产品药 物残留、破坏微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我国目前仍然允许使用部分饲用抗生素,瑞典和丹麦上世纪80年代末就率先禁止了饲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在畜禽上的使用,欧盟在2006年全面禁用饲用抗生素,禁止饲用抗生素的使用

6、是饲料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68号),抗生素被各国禁用之路,2.违禁药物使用,农业部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有39种,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有19种。目前,违禁药物使用最多的是“瘦肉精”。 “瘦肉精”是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来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常见的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染色体突变,诱发恶性肿瘤。,1.疫病种类

7、多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繁殖障碍疾病多重感染、继发感染。2.病源的多重感染病毒多重感染、细菌多重感染病毒与细菌多重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多重感染繁殖障碍疾病的多重感染3.由此产生的后果疫病复杂、疫病发生无规律。流行无季节性或季节性不明显;诊断的偏差;防治的偏差;疫病控制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养猪业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养殖场的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生猪健康养殖技术,1场址选择(1)场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

8、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在丘陵山地建场应选择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0度。(2)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3)满足建设工程所需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4)猪场周围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它畜牧场污染源;距干线公路、铁路、村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千米以上。(5)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规划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2总体布局(1)规模猪场分为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生活管理区。生产建筑包括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等;辅助生产建筑包括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加工间、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

9、施等;生活管理区包括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围墙等。(2)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污水粪便和病死猪处理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2总体布局(3)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4)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度,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度角。(5)猪舍间距一般为7-9米,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和育肥猪舍。(6)猪场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雨雪等自然降水采用明沟排放。,(一

10、)阳光猪舍设计要点,3猪舍类型阳光猪舍可分为单面式阳光棚舍、封闭式阳光猪舍和拱圆型阳光棚舍。(1)单面式阳光棚舍单列式 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单列排列,猪舍过道在南侧。,(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3猪舍类型(1)单面式阳光棚舍双列式 这种棚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棚舍南面由塑料膜覆盖,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3猪舍类型(2)封闭式阳光猪舍。这种猪舍为南北方向位,东西走向,猪舍棚顶为双坡式,南坡顶为阳光瓦或阳光板,北坡顶为彩钢板,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3猪舍

11、类型(3)拱圆型阳光棚舍。这种棚舍为东西方向位,南北走向,棚舍为拱圆型,由塑料膜覆盖,猪栏为双列排列,猪舍过道在中间。这种棚舍采光面积大,棚内温度高。,(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4主要技术参数在建造阳光猪舍时,除了考虑常规建筑参数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技术参数:一是阳光猪舍的入射角。它是指可采光部分的最上端,即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的最上端与猪舍后墙底端的连线和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决定猪舍地面获得光照面积多少的因素;二是太阳高度角。它是指太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4主要技术参数三是屋面角。它是指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也称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

12、的坡度,是决定太阳能利用率的因素之一;四是投射角,它是指太阳直射光与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表面所形成的夹角。投射角等于太阳高度角和屋面角之和。对某一地区而言,在冬季这段时间里,每一天的多数时间内太阳高度角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一)阳光猪舍设计要点,4主要技术参数因此,通过科学的选择屋面角,就可达到合理的投射角。投射角的大小与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透光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屋面角与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的透光率有着间接的关系。在设计阳光猪舍过程中,猪舍的入射角应大于或等于当地冬季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以获得较大的光照面积。在北纬35-40度的地区,将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与地面的

13、夹角控制在35-45度,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透光率。,1.入射角 2.太阳高度角 3.屋面角 4.投射角,阳光猪舍各角度示意图,1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是阳光猪舍棚顶所用的采光材料。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作为阳光猪舍的光源和重要热源。据测定,阳光猪舍可透过70%-85%的可见光,完全可满足猪对光照条件的需求。而对太阳辐射热的透光率可达70%-80%,是阳光猪舍的主要热能来源;,(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1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二是限制长波红外线辐射,保存舍内的热能。据测定,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对猪舍地面、外围护结构和猪体散发的长波红外线

14、的透过率只有10%,其余90%被保护在阳光猪舍内,从而减少了舍内热能损失;,(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1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三是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等。紫外线所含的能量约占太阳能的1%-2%,基本上不增加热效应,但产生的巨大化学作用是可见光和红外线不能比的。由于紫外线的光电效应,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抑制细菌的生长或杀灭之,紫外线还可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从而调节钙磷代谢,保证动物骨骼的生长。而且紫外线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可使呼吸变深、频率下降,有助于氧的呼吸和二氧化碳和水汽的排出。还可使红血球、血红蛋白和白血球的数量增加,提高血液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

15、能力,增强吞噬作用,加强机体组织的代谢过程,提高动物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和对不良气候的适应性。,普通猪舍与阳光猪舍对比,普通猪舍 阳光猪舍,(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2电地热。电地热主要用于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在猪栏休息区铺设宽约1米的电地热。它是阳光猪舍加温设施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提高猪舍温度,降低养猪成本。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对猪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哺乳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带来不利影响。传统加温方法主要是采用暖气、地热、送热风等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人工,成本高。而阳光猪舍辅助电地热加温,不仅达到了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而且降低成本。

16、据试验,电地热在达到相同供暖效果的舍温比传统供暖系统节能15%以上;,(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2电地热。二是提高猪舍有效温度,降低猪的发病率。传统猪舍采用水泥地面,由于水泥地面导热快,有效温度要比实际舍内温度低5度左右,猪在水泥地面躺卧,很容易着凉,并诱发各种疾病。而采用电地热,由于有效温度提高了,大大降低了猪的发病率。,猪舍有、无电地热对比,有电地热 无电地热,(二)阳光猪舍主要设施、设备,3地窗。在单面式阳光棚舍北墙,封闭式阳光猪舍南北墙,距猪舍地面0.2米设立地窗,高0.4米、宽0.6米。它是阳光猪舍通风设施之一。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夏季通风降温。传统猪舍大部分没有地窗,自然通风主要靠前、后窗户,由于猪体高比较低,自然通风的窗户很难把猪体周围的热气带走,而前后地窗形成的过堂风,可将猪体周围的热气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二是排出有害气体、水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水汽大部分聚集在猪舍的下层,可通过前后地窗将其带走,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干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猪的发病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