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41543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范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1200 字(范文)字(范文)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的代表作,该书以小 说的形式,通过苏菲接受哲学知识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 学史的发展过程。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 后感 1200 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 字(一)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 ,看那些在时空中闪 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 “苏菲”这个 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 苏菲的世界 ,也就是 “智慧的世界” 。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在我 13 岁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有想到,一看就 是四年,看了三遍。说它是我最喜欢的一

2、本书真的一点都 不为过。 “我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 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 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 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 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 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 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 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 ”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 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

3、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 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 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 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 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 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 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 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 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 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

4、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 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 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 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 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 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 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 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 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 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 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

5、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 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 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 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 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 字(二) 如果遗产是物质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 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话,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起流失, 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 面纱。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 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 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

6、无数 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 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 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 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 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 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 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 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 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 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是来自 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

7、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 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 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 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 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肯定猜到了。是乔斯 坦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 作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 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我们也 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 而正当我们略显疲惫之时,本书的副线却又使人精神为之 一振。我们沿着苏菲的足迹寻找神秘的老师和从未谋面的 席德。主线与副线自然交织,浑然天成

8、,足见作家艺术修 养之高。但更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则是:作家灵活而娴熟的 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 探究哲学的真谛。 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美结合, 通过我们熟悉的载体传达我们陌生的信息。 读者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犹如 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 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 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 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 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 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 情,启蒙运动的先驱

9、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 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 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 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及至。而后马克思的资本 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 、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 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 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 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 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 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

10、世界、敬仰 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 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 字(三)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出色的哲学普及读物,一 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然而本文,却要写给不仅仅作为哲 学史的苏菲 。是的, 苏菲远不仅仅是一本哲学普及 读物,它本身就是哲学的思考。 作家总尽力要让自己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 菲的作者乔斯坦却故意不想如此。作者故意先让我们读 到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着许多谜一般的事情,也 随着神秘哲学家艾伯特渐渐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然后却在 作品的中途突然揭示,这无数谜的原因是苏菲其实是席德 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让苏菲自

11、己知道 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但更加别出心裁的是, 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 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了席 德与她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 苏菲的世界不仅是哲学普及读物,它是一个 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 苏菲的世界 原著的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 ,我却以为它 真正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 这是一个绝妙的映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地生活着, 并没必要思考存在抑或是虚无,然而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 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 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至惊惶地发现竟无法证明自身的存 在,发现一切都可能是虚

12、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映射。 “你是谁?” “世界从何 而来?”苏菲接到的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 先哲固执地提出的,他们不甘心仅仅活在这世界中,他们 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正的存在。从泰 勒斯至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 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 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 ,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 , 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 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 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 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沉重的问题, 我们曾

13、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 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 求助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 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 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 但却突然发现自己已被孤零零的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 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能够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 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就不得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 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 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 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

14、 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读出这种无奈。如果, 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会有这样 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 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 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家笔下的人 物。那么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 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虚幻人物,我们没 有自由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的上帝也许不过是另一个虚无谁 又能证明不是呢?上帝不能,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 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

15、一切皆无, 没有任何东西是是坚实而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出一种顽强,一种带 着悲剧色彩的,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 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像其他人一样不 去相信,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是自己 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却逃出了小说本身,作为虚幻的 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以虚幻人物 的身份影响到了真实世界。读到最后,不禁想,存在与虚 无间,真有这么大的分别么?在“永恒之境”苏菲问艾伯特 “这只表示,和周遭的东西比起来,我们只不过是空气一 般的精灵而已”艾伯特却说“不,对我们来讲,周遭的现 实世界才是像空气一般的奇怪东西”

16、。 是的,也许存在与否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存在与虚 无间,并没有那么清的界限;更因为,无论是终极的存在还 是永恒的不存在,都不应是人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最终的 目的,应是自我。我们追寻,我们求索,最终目的不应是 自我的存在或虚无,而是存在,抑或是虚无的自我。苏菲 的逃离,似乎宣告着“无论我是否存在,我,终究是我” 。 这是一种悲剧的伟大,震撼人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 的答案,但正是对它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 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 ”而目 的,则是自我,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 文“认识你自己!” 而是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位又一位哲学家,以深入 浅出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这本书 就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1200 字(四)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 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 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