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标准课件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0995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标准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标准课件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伤概论-学习要求,0、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创伤?1、请同学们说一说创伤如何分类?2、创伤病理?3、受伤后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是怎样发生的?4、发生创伤了,你怎样诊断?5、发生创伤了,你怎样处理?6、创伤急救,重中之重?7、急救之后的进一步救治,怎么治?8、让我们一起学习急救程序吧?9、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的治疗?,什么是 创伤,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创伤的分类,1、按致病原因分类A:烧伤B:冻伤C:挤压伤D:刃器伤E:火器伤F:冲击伤等,创伤的分类,2、按受伤部位分类A:颅脑伤B:颌面部伤C:颈部伤D:背部伤E:腹部伤

2、F:四肢伤等,创伤的分类,3、按皮肤完整性分类(1)闭合伤 (2)开放伤,创伤的分类,3、按伤情轻重分类(1)轻伤 (2)中伤(3)重伤,创伤的病理,1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创伤导致炎症反应的基本病理过程与一般炎症相同。不同的是(5个“更”): 1)炎症反应更为严重; 2)血管通透性及渗出更加明显; 3)局部炎细胞浸润更为显著; 4)炎症持续时间更长; 5)对全身影响更大。,创伤的病理,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1)局部组织细胞损伤较重; 2)多存在组织结构破坏及邻近组织细胞严重变性坏死; 3)伤口常有污染、异物存留、局部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及各种化学物质生成造成的继发性损伤。 创伤性炎症是非特异性

3、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创伤的病理,2.全身反应A :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3个系统)。 创伤刺激、失血、失液、精神紧张等可引起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变化,激活三个系统: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b.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和以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 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代谢,动员机体的代偿能力,以对抗致伤因素的损害作用。,创伤的病理,2.全身反应B:代谢变化 伤后常出现高血糖、高乳酸血症,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加,负氮平衡,水、钠潴留,钾排出增多。 为什么?

4、伤后机体总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表现为: 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 糖、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基本方式: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代替缺损的组织。 1、现代外科已能用异体的组织(皮肤、骨等)或人造材料辅助修复某些创伤。 2、自身的组织修复功能仍是创伤治愈的基础。 3、理想的创伤修复:完全修复。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4、实际的创伤修复:不完全修复。由其他性质的细胞(常是成纤维细胞)增生来代替。其形态和功能虽不能完全复原,但仍能修复创伤(纤维组织-瘢痕愈合),有利于内环境稳定。,组织修复和创

5、伤愈合,(一).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ABC三个阶段) A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 1)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2)目的是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B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形成阶段。 1)创伤性炎症后不久,即有新生的细胞出现。 2)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构成肉芽组织,充填组织裂隙。 3)肉芽组织逐渐变为纤维组织(瘢痕组织),上皮细胞从创缘向内增生,肌成纤维细胞可使创缘周径收缩(伤口收缩),使伤口愈合。 C组织塑形阶段。 1)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可以初步修复。 2)所形成的新组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都适宜于生理功能需要。需进一步改构和重建。 3)主要包括

6、: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强、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等。,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二).创伤愈合类型分为两类: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修复处仅含少量纤维组织,或称为原发愈合。愈后功能良好。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或称为瘢痕愈合。愈后功能不良,不仅缺少原有的生理功能,而且可能有瘢痕挛缩或增生,引起畸形、管道狭窄等。,创伤并发症,创伤的并发症 A.感染 B.休克 C.脂肪栓塞综合征 多发生于骨折,主要病变部位是肺 D.应激性溃疡 E.凝血功能障碍 F.器官功能障碍,创伤的诊断,诊断原则:确定其部位、性质、程度、全身改变以及并发症。A、受伤史-受伤情况、伤后表现和演变、伤前

7、情况 B:体格检查-初步检查、详细检查、伤口检查C: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穿刺或导管检查、影像学检查D: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正确的诊断、诊断与救治的博弈、思考,创伤的处理,包括内容:(重要!) A 急救 B 进一步救治 C 急救程序 D 批量伤员的救治 E 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F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G 康复治疗,创伤的急救,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和稳定伤情常需要急救的情况:呼吸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休克等。常用的急救技术: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复 苏,从现场开始体外心脏按压、人 工呼吸。在急诊室(车)呼吸面 罩及手法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心电监测下电除颤,

8、开胸按压。药物除颤兼顾脑复苏。,通 气,造成呼吸道堵塞的主要原因:颌面、颈部损伤:血液、骨碎片、软组织块分泌物阻塞气道,血 肿压迫气道。重型颅脑损伤:伤员深度昏迷,舌后坠,分泌物及呕吐物阻塞气道。 吸入性损伤:喉及气道粘膜水肿。 肺部爆震伤:肺出血或气管损伤。,通 气,解除气道阻塞的方法:手指掏出:适用于颌面部伤所致的口腔内呼吸道阻塞。 抬起下颌:适用于颅脑损伤舌根后坠及深度昏迷窒息者。 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情况特别紧急,上述两种方法无效而又有一定抢救设备时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彻底解除上呼吸道梗阻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止 血,止血方法:1、指压法 用手指压迫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来止血。头颈

9、部大出血:压迫一侧颈总动脉、颞动脉或颌动脉。 上臂出血:压迫腋动脉或肱动脉。 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止 血,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法(最常用)一般小动脉/小静脉出血均可用此法。方法:用无菌纱布或敷料填塞或置于伤口,外加纱布垫压,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压力要均匀,范围要足够大。 包扎后将患肢抬高:减少出血。,止 血,止血方法: 3、填塞法(止血不够彻底,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取出填塞物时可能又出现较大出血,用于肌肉、骨端渗血。) 方法: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以纱布或绷带填充再加压包扎。,止 血,止血方法: 4、 止血带法(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时)止血带的位置应靠近伤口的最近端

10、。 止血带接触面积应较大,使用橡皮管/三角巾、绷带代替止血带时应放好衬垫物。禁用细绳索或电线充当止血带。,包 扎,包扎 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敷料并止痛。 最常用的材料:绷带、三角巾、四头巾。包扎时掌握的重点(“三点一走行”):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包扎敷料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腹腔组织脱出,应先用干净器皿保护后再包扎,不要将敷料直接包扎在脱出的组织上面。,固 定,固定 哪些情况需要固定? 骨关节损伤; 较重的软组织损伤。 固定范围:包括骨折远和近端的两个关节。 急救中的自我固定法:将上肢固定于胸廓;受伤的下肢固定于健康的下肢上

11、。 急救中固定的两点注意: 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到伤口内,以免污染扩散; 固定的夹板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应垫以衬物,尤其是夹板两端、骨凸出部和悬空部位,以防止组织受压损伤。,搬 运,搬运 平时:担架或徒手;战时:背、夹、拖、抬、架。注意: 骨折伤员,尤其是脊柱损伤者: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昏迷伤员:半卧位或侧卧位,进一步救治,进一步救治1)判断伤情(重点)2)呼吸支持3)循环支持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5)防治感染6)密切观察7)支持治疗,进一步救治-判断伤情,关于判断伤情(重要) 1、致命性创伤,如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短时间紧急复苏,就应手术。 2、生命体征尚平稳,不

12、会立即影响生命的刺伤、火气伤或胸腹部伤:观察或复苏1-2小时,争取时间做好交叉配血及必要的检查,同时做好手术准备; 3、潜在性创伤,性质不明,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继续密切观察,进一步检查。,急 救 程 序,急救程序(五个步骤)1)把握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和瞳孔等生命体征,视察伤部,迅速评估伤情;2)对生命体征的重要改变迅速做出反应,如CPR、抗休克及外出血的紧急止血;3)重点询问受伤史,分析受伤情况,仔细体格检查;4)实施各种针对性穿刺和必要的辅助检查;5)进行确定性治疗,如手术等。,闭合性创伤的治疗,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1)软组织挫伤: 早期局部冷敷,减少组织内出血;12小时后改用热敷或红外

13、线治疗。 2)骨折和脱位: 先行复位,继用各种方法固定。 3)胸腔和腹腔内脏器伤 大多需行紧急手术处理,以免因出血、消化液漏出等原因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血气胸可先行穿刺或加以引流。 较轻的腹腔脏器伤,无明显腹膜炎者,可暂予支持疗法,并密切观察。,开放性创伤的治疗,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分类处理: 1、清洁伤口: 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缝合后一般都能达到一期愈合。对沾染程度轻的意外创伤的伤口,经处理使其成为清洁伤口,可以当即缝合。,开放性创伤的治疗,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2、污染伤口 指沾有细菌但尚未感染的伤口,一般认为伤后8小时以内的伤口属此类。 如伤口沾染严重或细菌毒性强,在46小时即可变成感染伤口。 头面部伤口,因其局部血循环良好,伤后12小时或更多时间内仍可按污染伤口处理。 污染伤口经过清创处理使其转变成或接近于清洁伤口,当即缝合或延期缝合,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关于缝合时间的掌握 如伤口污染较重或处理时间已超过伤后8-12小时,但尚未发生明显的感染:皮肤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 24-4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结扎缝线。 如发生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开放性创伤的治疗,3、感染伤口 包括延迟处理的开放性创伤,脓肿切开,手术切口感染等,有渗液、脓液、坏死组织等。 伤口需经过换药、引流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逐渐达到二期愈合。,谢谢,我亲爱的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