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二十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0343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第二十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第二十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清朝,(鸦片战争前),学界通常将清史划分为三个单元,16161644年,清代前史 16441840年,清史 18401911年,晚清史,萧一山清代通史,孟森清史讲义,戴逸简明清史,郑天挺清史简述,李洵薛虹明清史无图,王戎笙总主编清代全史十卷本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1993年版,费正清 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中译本,清史参考书,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 1986年 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 2006年 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 1980.1984年 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 1980年 李洵 薛虹明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戎笙 总主编清代全史十卷本

2、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1993年版 美费正清 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中译本,第一节 清军入关与征服全国,一、山海关之战 二、清军入关后的统治政策 三、次第消灭南明政权,一、山海关之战,时间:1644年4月22日 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失败 吴三桂驻山海关明军降清 多尔衮满清八旗军胜利,21日 九门口外,清追杀40里 李自成杀吴襄,九门口长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在这里有过“一片石大战”。,九门口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 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故此又称九门口为“一片石关”。,山海关之战的影响,李自成

3、大顺农民军以山海关惨败为转折点,由推翻明朝变为抗清斗争。 清军因山海关之战的胜利,得以顺利入关,迈出入主中原关键的一步。 吴三桂降清在汉族地主乡绅中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拥护清朝统治的力量。,二、清军入关之初统治政策,笼络人心的政策: 笼络汉族地主 尊师祭孔 废除三饷 严明军纪,激化民族矛盾政策: 剃发令 圈地令 投充法 逃人法,剃发令与反剃发斗争,1645年6月15日,重申剃发令,宣称:“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 反剃发斗争江阴抗战:“满城杀尽,然后封刀”,17万嘉定三屠:城破,清军反复屠城,逃人法,顺治三年规定:逃人鞭一百,归还本主;隐匿之人

4、正法,家产籍没;邻里各鞭一百,流徙边远。 设兵部督捕衙门,专门缉拿逃人与盗贼。直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撤消兵部督捕衙门,逃人法才逐渐松弛。,李洵论清初圈地、投充、逃人三事,圈地是满洲贵族建立初级封建制庄园的一种土地掠夺过程,它不但给内地社会经济带来破坏性后果,而且对于满洲各种势力本身,也并未得到什么实在好处,因为农奴制生产方式和内地的传统方式相距甚远,互不适应。而投充的大量实行,严重影响到国家赋役的征收,势必引起皇帝和贵族之间的权益冲突。投充和逃人两者都是清朝入关后圈占大量土地之后引起的劳动力争夺问题,是农奴制生产关系和内地发达的封建制生产关系间冲突的表现。,清初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到民族矛盾 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按历史演变具体情况分阶段讨论,清全图(182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