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40292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综合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儿童期行为问题是较常见的一类心理卫生问题,也是儿童期的特殊问题,受到儿童家长、老师、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儿童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影响儿童的学习;受环境影响大;危害较大。,一、多动障碍的综合干预,多动障碍的临床特征 1.注意缺陷: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的水平;2.活动过多: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明显增多。 3.冲动性: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引发的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反应。 4.学习困难:多动障碍学习困难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 5.神经系统异常:可见神经系统软体征;精细运动不灵活;生

2、理反射活跃或不对称;共济活动不协调。 6.一定数量的患儿存在脑电图异常。,对父母的建议,周次 对父母的建议 1 把孩子在家和学校的情况提供给医师;诊断、评估、鉴别诊断、给出建议2 反思自己原来的行为,与孩子建立互动3 就互动结果与医师进行讨论;让孩子对父母行为提出反馈4 强化父母和孩子已经存在的建设性行为5 就互动结果与医师进行讨论;让孩子对父母行为提出反馈6 强化父母和孩子已经存在的建设性行为,行为治疗,恰当选择治疗目标(注意力;小动作;冲动行为) 在确立“新”目标后,先从简单、容易的程度开始,一步步慢慢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当新的行为建立以后,为使新的可接受行为能保持下去,要进行适当的奖赏

3、所给奖赏或惩罚的信号要明确,让患儿能心领神会,对老师的建议,了解孩子的疾病情况 与家长、医师、学生配合 宜用榜样示范方法为患儿确定目标 在课余时间安排适当的活动,让其过多精力有所出路 发现优点,给予鼓励,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班教学、个别辅导,药物治疗,注意力缺陷 明显多动 伴有脑电图慢波 616岁患儿 哌醋甲酯540mg/天(0.31.0mg/kg/天)、苯异妥因20100mg/天和咖啡因100200mg/天。,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 早餐后顿服(剂量小) 早、午餐后分服(剂量大) 假日停药 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食欲减退、口干、腹痛、头昏头痛、心跳加快、失眠 少见副作用

4、:过敏、体重增加、体重降低、加重抽动症状 过量:可引起震颤、嗜睡、动作不协调、谵妄,效 果,用药后 随着注意力改善 可以减少多动 情绪稳定、行为改善 学习成绩提高并可以改善老师、同学的关系 提高自信心 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感觉统合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的原理就是对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特别是从负责身体平衡、方向和速度的内耳前庭系统、肌肉关节和皮肤等处输入的感觉,使儿童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神经功能的发展,并同时做出适应性的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二、品行障碍的综合干预,品行障碍具有以下特征 (1)反复持续出现; (2)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儿童所允许的变化范围; (3)适

5、应社会环境困难; (4)并非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 (5)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对症治疗,伴有注意缺陷和多动 伴有情绪抑郁或焦虑 伴有攻击行为 睡眠异常,对家长的建议,重点放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方法,通过社会学习方法让患儿发展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对儿童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要主动去解决,或者在与儿童商量中解决问题。,家庭治疗,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儿童身上,通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互动,来改变体现在患儿身上的不适当交流方式,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之目的。,家庭治疗常用技术,循环提问 中立性 差异性提问 假设性提问 前馈性提问 家庭治

6、疗作业,界限 参与 活现 改变 重建 悖论,其它治疗,日间治疗 行为治疗,三、对立违抗性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主要表现为消极、敌意、对立和违抗行为,与成人争吵、发脾气、骂人、对周围人抱怨和不满。往往因为自己的失误或过错而埋怨他人。故意对抗或拒绝成人对他(她)的要求,出现报复行为。常发生于10岁以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治 疗,对父母的管理 行为治疗 对症治疗 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影响,四、电脑成瘾行为的综合干预,使用电脑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 不用时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 实际使用电脑时间比要打算使用电脑的时间要长; 曾企图停止或减少使用电脑次数,但未

7、成功; 在与电脑有关的活动中耗时过多; 为了达到应用电脑之目的,可以减少重要的社交、工作和娱乐活动;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然不能放弃使用电脑; 从人格上讲,电脑成瘾者多具有显示个人优势的人格特点,不管在电脑技术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想显示自己。,干预和治疗,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活动 认知行为治疗 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市零陵路604号 021-64387250-3276 ,杜 亚 松,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离别焦虑 学校恐怖症 儿童抑郁症 儿童强迫症,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1)新生儿的情绪反应:Freud:出生时就有强烈的感情;Watson:爱、怒和怕;Bridge

8、s:新生儿的情绪是一 种弥漫的 兴奋和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状态,通过成熟和学习不同性质的情绪才会渐渐分化。(2)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程度上;环境因素则表现在儿童与其生活中关系密切的人的依恋程度上。(3)在整个儿童时期,情绪的分化在不断增加着。儿童本身能体验到的情绪活动逐渐成熟和分化,而且能用语言去形容或描述。(4)儿童情绪发展不断受到认知、行为结果的影响。,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的发展 03个月:对人无差别的反应 36个月:对 人有选择的反应 6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9、依恋的类型Ainsworth将依恋分为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三种类型。,儿童情绪障碍与成人神经症的区别,(1)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2)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 (3)儿童阶段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多; (4)病程多是暂时性的,很少持续到成年期; (5)儿童期情绪障碍与成人期神经症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它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育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质的异常。,一、儿童离别焦虑,只有当焦虑发生在儿童早期并且对与依恋对象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情绪的中心内容时,才成为儿童期离别焦虑

10、障碍。,病 因,1.欲望得不到满足:按照Freud理论,替意识中出现心理冲突时则会表现为焦虑,是人格结构中“自我”与“本我”斗争的结果。 2.遗传因素:焦虑症患儿父母和同胞中约15%也有焦虑表现,单卵双生的焦虑患病率可达50%。 3.亲子关系不良:Bowlby认为,亲子关系不良时则表现为一方面对子女态度冷淡、要求苛刻,另一方面又让子女依附于自己,使子女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境地。 4.生活事件:在出现离别焦虑之前,往往会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分离。,临 床 表 现,多发生在6岁以前,当与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产生过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过分的忧虑主要依恋者可能会遭到伤害,或害怕他们

11、一去不回;担心会与主要依恋者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绝上幼儿园、学校;没有主要依恋者在,患儿往往不愿或拒不就寝;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没有依恋者的陪伴就害怕呆在家里;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恶梦;当预料即将与依恋者分离时,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各种躯体症状,治 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分散患儿注意力 行为强化治疗 药物治疗,二、学校恐怖症,当儿童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情绪反应远远超过该恐惧对象实际带来的危险时则称为恐怖症(phobia) 。根据恐怖内容不同,Miller将恐怖症分为三类: (1)对身体损伤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 (2)对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静恐怖、

12、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 (3)社交性恐怖:害怕发言、怕到人多的地方。儿童期恐怖症不象在成人那样常见,临床表现也不十分典型。儿童期常见的恐怖症为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原 因,1.亲子关系不良:亲子关系表现为:母亲多为慢性焦虑患者,总希望把子女留在家中与自己做伴;儿童害怕当自己去上学时,父母会遭遇到不幸,因此自己要求留在家中;儿童担心自己离开家庭时会受到意外伤害,宁肯留在家中。 2.学习中遇到挫折:大部分患儿学习成绩好、自尊心较强,当他们在学校受到挫折或者学习上出现失败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痛苦体验,患儿不愿意面对这种困境,不想再次尝试这种痛苦体验,而采用回避

13、的应付方式待在家中。,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女孩,多见于5-7岁、11岁和14岁这三个入学、升学的关键时期。 诱因是学习失败、在学校受批评、受到挫折等。 开始表现为上学很勉强,早晨该上学走的时候不走,要家长满足自己提出的某些条件;有的患儿答应去学校,可是一到学校或者接近学校时就逃走;有的宁可自己自己待在家中学习、做功课而不愿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有时患儿诉说头疼、头晕、腹疼、恶心、呕吐、出汗、腹泻、尿急等;多数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焦虑不安、哭闹不休、大发脾气,任何言语保证、鼓励和安抚、物质上的许诺都不能吸引患儿去上学,甚至宁愿在家受皮肉之苦也不愿意到学校上学。在家看书、看电视、做游戏、做功课时一

14、切正常,不会出现外出、惹是生非等反社会行为。,治 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 (往往需要医师、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 首先,医师要详细了解患儿发病经过、发病诱因、客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和不利于患儿再次返校的各种因素。 第二,医师、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示出对患儿的关心,认真倾听患儿的诉说,与患儿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第三,分析患儿上学的可能性。 第四,根据情况安排上学时间。,治 疗,2.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就是在训练有素的治疗师的扰动下,使已存在的家庭不良关系发生变化。有时还可以请老师加入到治疗中来,这样,更多地会使家长、患儿和老师之间增加理解和配合。3.药物治疗:对情绪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以

15、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既可以消除紧张、焦虑、躯体不适症状,又可以为各种心理干预和治疗提供帮助,增强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三、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恐怖和行为异常,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象成人抑郁症患者那样能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一般来讲,学龄前儿童抑郁症患病率很低,约为0.3%,青少年期抑郁症患病率约在2%-8%之间,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而且女性多于男性。,病 因,遗传因素(1)成人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抑郁症较多; (2)纵向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均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预料的要多;

16、(3)一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儿童的亲属中,情感性障碍的比例较高。,病 因,心理社会因素 (1)亲代对子代的影响,亲代的抑郁症可以影响到子代的生活环境、使子代出现抑郁症状、疏远亲子关系、家庭气氛不和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症; (2)早年急性生活事件、丧失父母、生活困难、逆境、易患素质是儿童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中逆境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困难,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困难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懦弱的态度和信心不足会促使儿童出现抑郁心情。 (3)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如父母离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身处集中营、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心理虐待,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重要致病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