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9765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离子反应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反应,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 4正确书写常见离子方程式,并能作出正误判断。 5理解离子间大量共存的实质,把握离子不能共存的条件。,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步骤: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仪器连接好,然后把相同条件下(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装置都相同)的盐酸、醋酸、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等溶液分别倒入五只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 实验现象:连接在插入醋酸、氨水溶液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三个灯泡暗。,实验结论: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氨水、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在相

2、同温度和浓度下,盐酸、NaOH和Na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而醋酸、氨水中的电离是不完全的,故盐酸、NaOH、NaCl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醋酸、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大,电离程度大。,2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等)、强碱(如NaOH、KOH等)以及绝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 电离, 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弱酸(如碳酸、醋酸等)、弱碱(如NH3H2O等)等在水溶液中 电离,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完全,部分,3电离方程式表示化合物电离的化学用语 例如:HCl=HCl,H2SO4=2HSO42 CH3COOHCH3COOH NH3H2ONH4OH 说明

3、: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连结。 多元弱酸要 写,如H2CO3 HCO3 ,分步,HHCO3,HCO32,BaSO4、CaCO3等是难溶性的盐,它们的固体不导电,这些物质是电解质吗? 【提示】 BaSO4、CaCO3等难溶的盐,尽管难溶于水,但是溶于水那部分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因而,也是强电解质。,二、离子反应 1概念 凡是有 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以Na2CO3溶液与Ca(OH)2、CaCl2溶液反应为例 (1)反应过程分析:Na2CO3、Ca(OH)2和CaCl2在水溶液中分别发生如下电离:Na2CO3=2NaCO32;Ca(OH)2=Ca22OH;CaCl2=Ca22

4、Cl,即Na2CO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a、CO32,澄清石灰水中存在大量的Ca2、OH,两者混合后,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沉淀,使溶液中Ca2和CO32的浓度减小;CaCl2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a2、Cl,与Na2CO3溶液混合后,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沉淀,也使溶液中Ca2和CO32的浓度减小。 (2)反应实质相同,都是Ca2和CO32结合生成CaCO3的反应,即反应都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离子参加,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 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 (2)生成 物质,如生成CO2、SO2、H2S等气体。 (3)生成 的

5、物质,如生成H2O等。 (4)络合反应(以后学习)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一个,离子反应即可发生。,难溶性,挥发性,难电离,三、离子方程式 1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书写步骤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按“写”、“拆”、“删”、“查”进行。其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1)“写”:写出反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将 、且 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的化学式拆开,改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如 、沉淀、 、难溶物、氧化物及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易溶于水,易电离,单质,气体,离子的符号,(3)“删

6、”:将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未参加反应) 删去,并将化学计量数约成最简。 (4)“查”:看方程式两边是否符合 及 。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出了实际参加的离子间反应; (2)能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如HOH=H2O则可以表示所 有 。,符号,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强酸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性且完全电离的盐和水的中和反应。,一、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吗? 师生互动 【提示】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强,如0.000 1 mol/L的HCl不如1 mol/L的CH3COOH溶液导电性强,只有浓度相同时才有比较意义。,强弱电解质主要包含哪些类

7、别的化合物? 学生交流 【提示】 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如强酸、强碱、盐等; 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水。,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生互动 【提示】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即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生互动 【提示】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即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水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960 时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

8、CO3是非电解质 BSO2溶于水后得到水溶液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C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部分全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 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导电,故H3PO4是电解质,【解析】 电解质在熔化状态或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只是外表的现象是宏观判断的一种方法。其导电的根本在于化合物在这种条件下电离,产生自电移动的离子,而且只有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表现出“导电”这一宏观现象。因此判断一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生电离。而且离子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不能是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电离出离子(如SO2H2OH2SO3,H2SO3HHS

9、O3,而SO2不能电离出离子),故A、B判断不对。CaCO3虽难溶,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应是强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 【答案】 CD,1.下列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_,是弱电解质的是_。 盐酸;NaCl(s);熔融的MgCl2;醋酸;氨水;Cl2水;Cu 【答案】 ,二、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HOH=H2O能表示所有的强酸和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 师生互动 【提示】 不能。如Ba(OH)2和H2SO4的反应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HOH=H2O仅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中和反应。,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微溶物如何处理? 学生交流 【提示】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

10、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Ca(OH)2。,书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 师生互动 【提示】 抓住两易、两等、两查 (1)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难溶物、单质、气体、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对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

11、2H2O2CO2 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碳酸镁跟稀硫酸溶液反应:MgCO32H=Mg2H2OCO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2SO42=BaSO4 学生交流 【提示】 正确,错误。,(2009年广东理基)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HNO3反应:Fe2H=Fe2H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O422OHBa2 =BaSO4Cu(OH)2 【思路指引】 本

12、题主要考查对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解析】 Fe与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Fe3,且不生成H2,不符合事实。B项中存在多处错误,如电荷不守恒,原子不守恒,不符合事实等。C项反应中KHCO3电离出的CO32很少,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不足以与Ca2结合形成沉淀,C错。 【答案】 D,2.(2009年日照高一期末)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 D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 【解析】 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Ba22OHSO422H=2H2OBaSO4(BaSO4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 BCu(OH)22H=Cu

13、22H2OCu(OH)2既难溶于水也难电离 COHH=H2O DOHCH3COOH=CH3COOH2O(CH3COOH 易溶但难电离) 【答案】 C,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Mg2、Ag、OH、SO42、CO32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取此溶液少许,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中沉淀过滤,取滤液微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_离子,肯定无_离子。 【思路指引】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特征现象来判断离子的存在。 (2)结合肯定存在的离子,判断与之不共存的离子。,

14、【解析】 由可排除Ag、CO32存在(Ag与Cl生成AgCl,CO32与H生成CO2和H2O);由肯定了Mg2的存在生成Mg(OH)2白色沉淀,则与Fe2不共存的OH即被排除;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则必有SO42存在,进一步可排除Ba2;由知肯定有NH4存在(因为NH4与OH反应产生NH3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 NH4、Mg2、SO42 Ba2、Ag、OH、CO32,3.(2009年太原质检)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Na、Ag、CO32、Cl BK、Ba2、SO42、Cl CNa、K、CO32、Cl DNa、K、Cl、SO42 【解析】 选

15、项中只有CO32遇酸产生气体,但A项中Ag与CO32、Cl均不共存,故选C。 【答案】 C,一、强弱电解质,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2Fe6H=2Fe33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而HSO4在水溶液中通常应写成SO42H。 3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如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