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9571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ppt培训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提示:本章介绍凸轮机构的应用;从动件运动规律;用解析法、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重点: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特性;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和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难点:用反转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3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凸轮机构:由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凸轮:具有某种曲线和凹槽的构件。,(avi),一、凸轮机构的应用,1)移动料斗4至型腔上方,并使料斗振 动,将粉料装入型腔。,2)下冲头6下沉,以防止上冲头12下压时将型腔内粉料抖出。,3)上、下冲头对粉料加压,并保压一定时间。,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顶出药片。,二、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

2、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avi),移 动 凸 轮,圆 柱 凸 轮,(avi),(avi),2)按从动件的形状分:,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avi),(avi),(avi),4)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力锁合、形锁合,32 推杆的运动规律,从动件在运动起始 位置和终止两瞬时的加 速度在理论上由零值突 变为无穷大,惯性力也 为无穷大。由此的冲击 称为刚性冲击。适用于 低速场合。,2. n = 2的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推程等加速运动的方程式为:,得:C0 = -h,C1 =4 h/,C2 =-2 h/,在运动规律推程的始末点和前后半程的交

3、接处,加速度虽为有限值,但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理论上为无穷大。由此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二)三角函数类基本运动规律,1.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推程),对RDRD型运 动循环,该运动 规律在推程的起、 止瞬时,从动件 的加速度有突变, 故存在柔性冲击。 适用于中、低速 场合。,2.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推程),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特性比较及适用场合,运动规律组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对于中、低速运动的凸轮机构,要求从动件的位 移曲线在衔接处相切,以保证速度曲线的连续。即要求在 衔接处的位移和速度应分别相等。,(3)对于中、高速运动的凸轮机构,要求从动件的速 度曲线在衔接处相切,以保证加速度曲

4、线连续,即要求在 衔接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应分别相等。,(1)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特征,可以把上述几种运动规律组合起来应用,组合时,两条曲线在拼接处必须保持连续。,二、组合运动规律简介,1.修正梯形组合运动规律,2.改进型等速运动规律,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应考虑的问题,(1)应满足机器工作的要求;,(2)对于高速凸轮机构,应使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运动和动力性能;,(3)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时,应考虑到凸轮轮廓的工艺性要好。,3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假想给正在运动着的整个凸 轮机构加上一个与凸轮角速度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 度(- ),这样,各构件的相对 运动

5、关系并不改变,但原来以角 速度转动的凸轮将处于静止状态; 机架(从动件的导路)则以( - ) 的角速度围绕凸轮原来的转动轴线 转动;而从动件一方面随机架转动, 另一方面又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相 对机架作往复运动。反转法,二、直动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设计,1. 尖顶从动件,已知:基圆半径;凸轮逆时针转动;,推杆的运动规律为:,凸轮转过推程角1800时,推杆等速上升h;,凸轮转过推程角600时,推杆静止不动;,凸轮转过推程角1200时,推杆等加速等减速下降h。,设计此凸轮轮廓曲线。,(1)取l ,作出推杆运动规律 位移线图;,(2)取l ,作出基圆、偏置圆,并标出凸轮机构的初始位置;,步骤:

6、,(3)按- 方向作出推杆在反转中占据的位置。(按横坐标相应的区间和等份,在划分偏距圆上得 c0、c1、c2等点;并过这 些点作 偏距圆的切线,即为反转导路线);,(4)作出推杆在反转中按自身运动规律运动所占据的位置。(在各反转导路线上量取与位移图相应的位移,得B1、B2、 );,(5)光滑连接B1、B2、 各点,即为凸轮轮廓曲线。,2. 滚子从动件,步骤:,(6)以理论廓线各点为 圆心,滚子半径为半径作 圆族;,(7)作圆族的内包络线, 既为所求凸轮轮廓曲线。,(1)(5)同上作出理论廓线;,.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步骤:,(6)作一系列代表推杆平底的直线族;,(7)作直线族的内包络线

7、,既为所求凸轮轮廓曲线。,(1)(5)同上作出理论廓线;,三、摆动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设计,步骤:,(1)取l ,作出摆杆运动规律位移线图;,(2)取l ,作出基圆及初始位置,标出凸轮机构的转向;,(3)作出摆杆在反转中依次占据的位置,(按- 方向划分圆R,得A0、A1、A2等点;即机架反转的一系列位置);,(4)作出从动件反转后按自身运动规律运动所占据的一系列位置,(在各反转导路线上量取与位移图相应的位移,得 C1、C2、 等点),,(5)光滑连接各点即为 凸轮轮廓曲线。,3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一、凸轮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压力角,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经过整理后得:,分析:,

8、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角愈大,则分母愈小,因而凸轮机构中的作用力 P 将愈大;如果压力角大到使上式中的分母为零,则作用力将增至无穷大,此时机构将发生自锁,而此时的压力角称为临界压力角C 。,2)为保证凸轮机构能正常运转,设计时应使最大压力角max小于临界压力角C。即 max。,工作行程:,移动从动件, =3038;,摆动从动件, =4045,非工作行程:, = 7080,3)增大导轨b,减少悬臂l,可以使临界压力角的数值得以提高,可减少自锁的性能。但临界压力角不能太大,否则将影响机构的传 动性能。因此,一般规定:,二、基圆半径的确定,经验公式: rb =r(1. 6 2),(1 )内

9、凹凸轮轮廓曲线,amin = min +rr 0,不论滚子半径 大小如何,凸轮的 工作曲线总是能平 滑地作出来。,三、滚子半径的选择和平底推杆平底尺寸的确定,1、滚子半径的选择,(2)外凸凸轮轮廓曲线,amin = min - rr 0,minrr ,工作齿廓出 现交叉失真现象。,min=rr,工作齿廓出 现尖点尖顶现象。,为避免运动失真,则: amin =min-rr3mm。,建议:rr0.8min,或rr 0.4rb,滚子的尺寸还受其强度、结构的限制,因此也不能太小,一般取:,rr =(0.10.5)rb,由高等数学知识可知:,rb 凸轮轴半径。,2、平底宽度的确定,1)由于P为构件1、2的瞬心,2)由作图法可得平底总长:,注:凸轮轮廓的向 径不能变化太快。 加大基圆半径可避 免运动失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