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896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2002年11月5日(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HAG/021105/SH-PR(2000GB),机密,为上海创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综合经济开发区和增长引擎,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 (SCCEDZ),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五日,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麦肯锡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SHAG/021105/SH-PR(2000GB),1,内容概述,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全球各行各业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向亚洲转移,而中国正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枢钮 为了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吸引国际领先的企业,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必须制定独特的价值定位,积极地寻找并塑造机遇,国际案例及经验,项目小组研究了欧洲、亚洲及中东的多个经济开发区 任何一

2、个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寻找明确恰当的增长引擎 (如,通过合适的细分市场和产业以及关键驻商,来形成集群经济效应及品牌知名度以推动开发区的长期发展) 增长引擎必须由相应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资本、政策法规以及组织架构支持,明确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增长引擎,经过分析,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增长引擎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的六个行业以及第七个潜在行业的细分产业 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物流与运输;汽车零部件出口 抓住细分市场机遇:高科技;机械和设备制造 领导市场早期发展:医疗器械与产品;远程业务外包服务 根据政策法规的演变,航天与飞机制造行业中的短程喷气飞机制造可能成为增长引擎的一部分 项目

3、小组进一步为每个具潜力的行业确定了初步的试点细分市场/产业,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远景目标的初步阐述,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成为世界一流、能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综合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需要巨大的投资,因此,以上所述的各项概念需要经过“应力测试”以验证预期的利益,SHAG/021105/SH-PR(2000GB),2,说明,在过去的两周中,项目小组充分利用了麦肯锡的全球专业知识以及外部有关行业专业人士的观点分析编写了此份报告然而,这些只是初步的分析结果。在今后的六周中,项目小组将继续验证并完善这些早期结论,以制定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总体规划。因此,此份初步报

4、告不构成麦肯锡对本项目所提出的最终建议,SHAG/021105/SH-PR(2000GB),3,今日议题,项目进展回顾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启示国际上各类经济开发区的经验教训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明确增长引擎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远景目标的初步阐述下一步工作,SHAG/021105/SH-PR(2000GB),4,项目目标,明确全球产业经济转移趋势和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对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影响分析确定目标行业和行业细分分析高层次的投资要求和规模对潜在的国际关键驻商和投资商进行优先排序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制定致胜的远景目标和价值定位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制定实施

5、计划,SHAG/021105/SH-PR(2000GB),5,主要工作最终成果,计划,对经济开发区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通过访谈,研究国际产业的演变以及中国主要行业的发展趋势 评估这些行业入驻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考虑准则 评估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特点和优势经济开发区的国际案例研究,以及对关键成功因素的概述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关键优势和价值定位的评估 目标行业的优先排序,实际,研究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经济开发区,总结了六项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具有独特意义的增长引擎 与近30位专家进行访谈,包括麦肯锡专家和外部各行业的高层领导,以了解行业趋势 制定筛选标准,对目标行业进行分析和

6、优先排序,并提出重点发展行业 通过定量的调查研究和定性的专家访谈,分析了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竞争优势对具有代表性的开发区进行分析描述,并确定了关键成功因素尤其是其增长引擎 通过与其他经济开发区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对标分析,形成对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竞争优势的评估 就具有较大潜力的六个行业提出了初步分析建议,初步明确目标行业和价值定位,阶段1,阶段2,阶段3,在过去的两周中,项目工作按计划取得了良好的进展,SHAG/021105/SH-PR(2000GB),6,全求产业与经济发展国际工业园区的开发物流与运输高科技机械/制造汽车与零配件组装医疗器械与产品航天与飞机制造,领域,Rajat Gup

7、ta,全球董事长,康涅狄格州 Vincent Palmade,董事,华盛顿 Eric Lamarre,董事,蒙物利尔 John Stuckey,资深董事,悉尼Achmed Al-Shahrabani,副董事,迪拜 Sunish Sharma,项目经理,新德里Steve Shaw,全球物流与运输咨询业务领导人,香港 Martin Muller,项目经理,新加坡 Moira Goulmy,欧美物流咨询业务领导人,阿姆斯特丹Tony Perkins,亚太区高科技咨询业务领导人,北京 Sumish Sharmer,副董事,印度 Martin Hirt,大中华高科技咨询业务领导人,台北Antti Pit

8、knen,董事,赫尔辛基 Gernot Strube,董事,慕尼黑Glenn Mercer,董事,克里弗兰 Stefan Hartung,董事,柏林Jon Duane,资深董事,硅谷 周天助,资深董事,香港 吴亦兵,董事,北京 Susan Waters,研究专家,新泽西Doug Harned,全球航空咨询业务领导人,斯坦福 Helga Haraldsson,研究专家,旧金山,麦肯锡专家,我们与分布于全球的22位麦肯锡资深专家进行了访谈,SHAG/021105/SH-PR(2000GB),7,全球经济趋势和自由贸易制造业趋势城市规划医疗器械与产品物流与运输,领域,Jean Pierre Lehm

9、ann博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教授,瑞士Robert Collins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教授,瑞士Yuyang Liu博士,香港大学教授Simon Li,强生医药,大中华地区总经理Thomas Nieszner,Danzas,亚太地区CEO Tom Behrens-Soresson,马士基海陆,大中华地区总裁 Bo Grabowski,马士基物流,大中华地区总经理,行业领导人与专家,同时,还对7位外部的行业领导人和专家进行了访谈,SHAG/021105/SH-PR(2000GB),8,他们带来了各行各业全球的观点,John Stuckey,Martin Hirt,Steve Shaw,Antti

10、 Pitknen,周天助,吴亦兵,Glenn Mercer,Doug Harned,Gernot Strube,Martin Muller,Moira Goulmy,Eric Lamarre,Tony Perkins,Achmed Al-Shahrabani,Vincent Palmade,Jon Duane,Susan Waters,Robert Collins,Dr. Jean Pierre Lehmann,Yuyang Liu,Bo Grabowski,外部 麦肯锡,Sunish Sharma,Rajat Gupta,SHAG/021105/SH-PR(2000GB),9,今日议题,项目

11、进展回顾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启示国际上各类经济开发区的经验教训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明确增长引擎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远景目标的初步阐述下一步工作,SHAG/021105/SH-PR(2000GB),10,内容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在发达国家中的成本压力,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展和增长机遇,全球各行各业的制造基地已逐渐向亚洲转移由于具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日益提高的生产率及市场增长潜力,中国作为产业制造基地的吸引力正日益增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在吸引国际投资者时,面临两大宏观挑战 基于过去的经验教训跨国公司在投资决策上更趋实际 分布于全国以及上海的各经济开发区

12、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启示包括两个方面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必须向其驻商提供独特的价值定位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在寻找明确并成功培值其目标机遇时,应该采用比通常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做法,SHAG/021105/SH-PR(2000GB),11,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2,3,4,5,1,1800年代后期 美国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全球低成本制造基地从欧洲向美国转移 1950年代和60年代 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成一个低成本制造基地 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 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全球重量级的发达国家与其相邻的韩国转而成为低成本制造中心 1980年代后期 低成本制造基地向快速发展

13、的东南亚国家和台湾转移 1990年代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巨大的市场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制造基地,2,3,4,5,历史上制造基地的转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各行各业制造基地逐渐东移,中国正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基地,1,SHAG/021105/SH-PR(2000GB),12,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了类似的转移,而中国的增长则是全球之最,外国直接投资,亿美元,2,030,1990-2001年递增率,3,310,7,350,1990,发达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1995,2001,世界合计,12%,11%,15%,25%,资料来源: 世界投资报告,40,SHAG/0211

14、05/SH-PR(2000GB),13,各个行业向中国的转移,其目的是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这些行业为何转移?,在发达国家的成本压力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上升的成本迫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制造基地,他们为何来中国?,具竞争力的制造成本 低成本的劳动力 低成本的土地 上游部件供应商聚集 优惠的政府政策法规,提高利润的需求 国际领先企业积极寻找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生产率的机遇以提高利润,寻求在新兴市场的增长 市场的高增长率促使企业落户新兴市场,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产品进入市场时间,日益提高的生产率 劳动力技能娴熟 基础设施良好,市场增长潜力 人口众多 人均GDP快速增长,资料来源: 小

15、组分析,稳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是前提条件 近期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局势以及恐怖袭击事件使中国的优势更为显著,SHAG/021105/SH-PR(2000GB),14,熟练工 美元/月,台湾,印度,巴西,马来西亚,韩国,中国,美国,非熟练工 美元/时,韩国,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台湾,中国,美国,土地 美元/平方米制造占地面积,巴西,马来西亚,台湾,印度,美国,中国,韩国,能源 美分/千瓦小时工业用电,巴西,美国,韩国,台湾,马来西亚,中国,印度,中国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制造基地之一,* 在中国,如果计入相关的福利,此数字可能加倍 资料来源: 文献检索,EIU,ICBC,收益及生产率统计月报(

16、中国);Taipower,WEFA WMM,DRI WEFA, Healy & Baker,ILO,马来西亚中央银行,St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马来西亚),Tenaga Nasional(马来西亚), Folha de SP(巴西), Aneel(巴西),SHAG/021105/SH-PR(2000GB),15,消费电子产品举例,韩国,中国,劳动生产率 价值创造/人,2001年,相对于韩国的指数,韩国 = 100,劳动生产率增长 年递增率 1996-2001年 %,而生产率水平正在接近世界上较高水平的国家,,韩国,中国,虽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落后于世界高水平国家,但中国的生产率正快速增长,资料来源: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SHAG/021105/SH-PR(2000GB),16,消费电子产品,同时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资料来源:WEFA-WIM;IDC;Gartner & Read electronics;Euromonitor;麦肯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