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633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0902 班卫妍一、 课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工业集聚及效益;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联系实际分析其形成条件及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读图习惯和读图技能。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分析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逻辑关系进行知识梳理;资料呈现形式的设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家乡的工业,热心为家乡的工业建设出谋献策。三、 教学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2、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和优势四、 教学难点 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于集聚的原因 2、不同

2、工业联系形成的工业集聚现象的优势。五、 课型 单一课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七、 教学用具 多媒体八、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的区位选择与企业的空间发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工业区位选择的目的是将工厂定位。工厂的位置选择好了以后,就要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的空间发展、集聚则形成了工业地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新课教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我们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普通物品,大多都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比如布的生产过程(投影图片:布的生产过程) ,生产布匹首先从种植棉花开始,然后经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序,最后才成

3、为成品布匹。对于几乎所有的工业制成品来说,很少有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能够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各个过程可能由各个工厂来完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投影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铁矿石和焦炭被分别送往烧结厂和焦化厂,然后经过炼铁环节、炼钢环节和轧钢环节,最后才制成各种各样的钢材。通过刚才的两个案例,我们发现,一个产品的形成会分别经过不同的工序,而进行个加工过程的工业部门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联系。我们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看一下,工厂 A 生产的产品 B 工厂的原料,工厂 B 生产的产品是 C 工厂的原料,进而 C的产品是 D 工厂的原料。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很多家工厂同时给一

4、家共产提供原料。比如说汽车的生产,我们都知道,它是由很多零件组装而成的。而这些零件来自于橡胶厂、齿轮厂、发动机厂等不同的工厂。我们同样也画一个图来看一下,A、B、C 厂分别向 D 厂提供原料。在这种生产过程中,A、B、C 三个工厂取得联系。我们就把工业的各工序之间的这种生产联系,称之为工序上的工业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投影图片):这幅图片中有服装企业、电器企业,食品企业和制鞋企业。这四个企业之间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是通过读图,我们发现这些它们可以共同利用周围的道路、邮局、

5、医院、学校、饭店和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我们就把这四个企业之间的这种联系就称之为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工业联系。而工业联系又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一种是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面对着这些和你在生产工序上、空间利用上有着工业联系的工厂,你会怎么做呢?学:三、 工业聚集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具有工业联系的这些工厂聚集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就形成了工业集聚现象。工业集聚既然是由工业联系导致的,那么不同的工业联系所形成的工业集聚也就不同。

6、我们来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1)专业化的工业集聚(投影图片:中国钢城鞍山工业地域的集聚)这是我国钢城鞍山的工业地域分布图。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哪些工厂布局在这里啊?学:结合我们刚才所讲的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我们发现这些工厂之间有着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因为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其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比较大,为了减少运输费用,这些相关工厂就聚集在一起,我们就把这样形成的工业集聚称之为专业化的工业集聚。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2)公共基础设施的集聚(投影图片: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区周围的基础设施分布图)大家先看一下左边这张图片,我们发现这里的这些企业之间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7、我们再来看右边这张图片,开发区的周围布局了公园、饭店、学校等基础设施,这些工厂可以共同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因此开发区里的工厂之间存在着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这些工厂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那工业集聚到底能给工厂带来哪些优势呢?我们还是通过刚才的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和钢铁生产有关的一些工厂都聚集在一起,师:大家想一想,如果这里的炼钢厂获得了一个新的信息或者是新的技术,它是不是就能很快地推广到其他工厂?这就是工业集聚的第一个优势:加强了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那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这些工厂分散布局,这些工厂之间的距离就变远了,这样产品的运输费用是不是就会增加啊?同时能源的消耗也就增多了

8、。现在这些工厂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相应地,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也就少了。这就是工业集聚的第二个优势: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新的信息和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就能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而运费和能耗减少了,降低了运输成本,这样就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最终取得规模效益。这就是专业化的工业集聚的优势,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上海的新兴技术开发区分析一下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的优势。首先它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共同利用这里的基础设施。如果这些企业分散布局,可能一个企业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而现在它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这样节约了生产建设投资。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工业集聚又促使

9、工业地域的形成。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三、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由于生产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鞍钢原来就只有一个钢铁公司,后来和钢铁生产有关的一些工厂都以它为中心分布建立在这里,这样就自发地形成了钢铁工业地域。所以这种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的。(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上述原理而开辟的。政府首先规划好了一块工业用地, ,完善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这种工业地域大多

10、数情况下是以空间利用上的基础设施为基础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具有生产联系的工厂集体分布在这里。这些工厂之间就有着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不同发育程度的工业地域最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些工业地域的发育程度较高,它们的特点就是工业联系复杂、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这些工业地域往往会发展成为工业城市。如我国的钢铁城市攀枝花、鞍山,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等。同样,也会有一些工业地域,由于其发育程度较低,往往依赖于一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起来的,于是不会形成工业城市,仅仅形成了工厂,如“食品厂” 、 “糕点厂”等。九、板书设计工序上 专业化的工业集聚 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发育程度较高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空间利用上 信 生 效 基 自 规息 产 率 本 发 划技 成 利 设 形 建术 本 益 施 成 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