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5737429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X 页数:114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课件全套(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什么是传染病? 1.概念 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 (1)传染性 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或人与动物之间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传播。如流感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和蛔虫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2)流行性 在一定条件下,有的传染病可暴发、流行,甚至大流行,如流行性感冒。,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1】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淋病 解析:糖尿病是由胰岛素

2、分泌不足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不属于传染病。 答案:C,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1)传染源 概念: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举例:一般患有传染病以及携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都属于传染源。如携带埃博拉病毒的人属于埃博拉的传染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传播途径 概念: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举例: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概念:对某种传

3、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举例:一些未患过麻疹的儿童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一般而言,传染病都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传染病需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才能流行开来。,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易错点拨 (1)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是能使人或动物患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2)传染性最强发病中期: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2】 (2017海南中考)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

4、播和接触传播 解析: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答案:C,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其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

5、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易错点拨 区分控制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 主要是看对谁采

6、取措施。如果是对已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果是对易感者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3】 (2017广东中考)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并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答案:B,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 传染病 【例1】 (2017北京海淀中考)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糖尿病 C.流感 D

7、.白化病 解析: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 答案:C,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名师解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二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例2】 (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病原体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答案:C,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例3】 (2017四川乐山中考)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

8、措施看,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 解析: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教材问题详解 想一想,议一议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下表。 提示:,教材P73正文中的问题 请观察图8-1(图略,见教材P73)所示的三种病原体的图片,你知道这些病原体分别能够引起什么疾病吗?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 提示:图8-1所示的三种病原体分别能引起结核病、艾滋病和蛔虫病。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艾滋病可以通过静

9、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通过分娩、哺乳等也能传给婴儿。蛔虫病主要以口吞入受虫卵污染的食物的方式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资料分析”讨论题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提示: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资料2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

10、理?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提示: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教材习题详解 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 答案:B 2.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11、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答案:B,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答案:C 4.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提示: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具体准备工作略,合理即可。,第

12、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 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的三道防线,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2.抗体和抗原 (1)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知识扩展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1)抗原泛指进入人体的“非己”成分,不仅包括病原体,还包括被移植的器官,死亡、衰老的细胞和异常细胞等。 (2)抗体对抗原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对相应的抗原有作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

13、点四,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包括保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包括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具有专一性,不是遗传来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与该病原体或异物斗争过的人才有。 规律总结 人体三道防线保卫自身的原理,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1】 (2016四川德阳中考)下图分别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

14、线 B.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两幅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图一表示人体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二表示体液中的溶菌酶能溶解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图一、图二两幅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项正确。 答案:D,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二 免疫的功能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

15、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2.免疫的功能 (1)防御保护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2)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3)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有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对异体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2】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的功能?( ) A

16、.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B.血液输送药物杀灭病菌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解析: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三方面: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肿瘤细胞)。外来的药物不属于人体自身的物质。 答案:B,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三 计划免疫 1.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2)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计划免疫,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例3】 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儿童发烧时打退烧针 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抗毒素 C.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解析: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给婴幼儿有计划地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就是为了预防脊髓灰质炎而采取的有计划的免疫措施,属于计划免疫。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