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7350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实验(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 的比较研究与实验,余祖光 研究员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2008-05-31 北戴河 ,报告内容,一、背景与问题界定 二、研究与借鉴过程(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举例与解析) 三、初步的成果,1,一、背景与问题界定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2,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价值观代表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我们追求的动机和目的。价值观激发情感,给予我们思想和理解的动力,构成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学会做事 生活道路的明灯和坐标 价值观教育就是通过核心

2、价值观的教育使美德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朱晓蔓情感德育论 P7,工作领域的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文化本身有不同的级别,最高是国家文化或地区文化,在一个特定组织就是机构文化和公司文化。 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也分为不同层次,除了国家层次外,还可以有企业价值观、学校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 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在于工作领域的价值观,即职业价值观;层面以人类共同的基本的价值观为主,这样比较研究借鉴范围可更宽广,同时,也不影响价值观教育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非意识形态)成果的引进和消化吸收。,3,4,(二)存在问题 1. 学生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存在差距 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物质

3、生活逐渐富裕、体验式学机会在减少,独生子女一代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 改变轻视普通劳动者工作的观念尊重劳动 扫除应试教育失败的心理障碍 恢复信心 克服被动,做学习工作的主人 树责任心 体验亲情、友情,爱与同情 培育爱心 文化宽容、尊重他人 团队精神 降低从学校到企业的文化门槛 融合跨越,5,(1)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接班人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受教育者不只是被开发的对象和增加财富

4、的源泉,而且要成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 翟海魂 景宏华 人的素质以价值观为核心,素质教育要以价值观教育为中心。 课题组研究的发现,2. 公民社会和劳动市场对价值观的要求,6,原微软副总裁 李开复认为: 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环环相扣,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 课题组认为: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经向素质取向发展。,(2)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素养品质,技能能力,专业学历,技能能力,3. 价值观课程教学亟待改进,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过时 “美德袋”式的单向灌输。重视内容和技能,忽略发展学习者的价值判断、抉择和

5、行动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组织、方法失效 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处于被动状态,有效性差。 (法律、政经、哲学等课程欢迎度:43%、23%、18%,2005北京调查) 当代学生思想上活跃。由求同存异转向求新求异;由被动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争取话语权;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到主动参与;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7,党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指明了改革方向: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潮流的活动形式的新模式,可以将职业态

6、度和情感的培养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给学生以新的感觉,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北京商业学校,8,二、研究与借鉴,9,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委员会在UNEVOC支持下编写出版了 学会做事全球化中共同学习和工作的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与TVET整合起来 “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与实验,2006年1月中国职教学会组织了课题组,从借鉴学会做事开展教学实验起步。总共参与院校50多所,参与主要成员为200多人。 研究重点: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借鉴学会做事一书中的“问题模块”课程结

7、构、“认知、理解、情感、行动”四步教学法和广、浅、新的课程资源。,10,缘起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 TVET需要为四个支柱做准备,包括个人的知识、教育、素质、价值、态度和能力,以有效交流和共同有效工作。 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就个人需要而言,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 UNESCO关于技术和职业

8、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8条:,11,学会做事这本书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拓展新形势下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也会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给我们以新的启发,尤其是对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衷心希望学会做事中文版,对职业教育以至于对于整体教育都有所启迪,同时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有选择的应用,创造性的发展。 章新胜 2006年5月22 日 课题的研究将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要解决几个最核心的问题,让学生终身受益,对我们民族也是一件大好事。 王明达 2006年7月6日,12,中国教育最需要改革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袁

9、贵仁 2008年4月23日,13,1. 课程结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问题模块,14,a.科学选条目 核心边缘模式,即列出少量核心价值观条目,其他条目则居于次要地位; 源流模式,即认定某个或某几个为根源式价值观条目,其他是在不同层次和领域衍生出的具体条目。 刘次林2006 b.合理定标准 价值观教育三个结合:精英标准与底线标准的结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全面生活领域的价值观教育和主导生活领域价值观教育的结合. 辛志勇,内容选择的方法,15,基础价值观: 人的尊严 劳动的尊严(2个) 核心价值观:是其他价值观所汇聚的中心(8个) 健康 人与自然和谐 真理与智慧 爱心与同情 创造 和平与公正

10、 可持续人类发展 国家统一和全球团结 全球精神 相关价值观:是支持核心价值观的一组(33个)价值,范例: 学会做事将价值观分为三类,16,图1 作为个体和作为社会一员的个人应具有的价值维度,全面健康、参与、分享、发展。,范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7,德智体美,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公民的公共精神的培养,比如依法行为、参与民主、关心政治、追求社会公正等素养和能力。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起码的个人美德,如果不具有基础美德,只学习民主的技巧,社会的民主是无法有序进行的。 朱小蔓 情感德育论 P10 没有价值观作指引,关键能力也显得苍白无力。 童山东,18,公民教育、关键能力培养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图

11、3 学会做事中的个人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学科中心。,尊重人尊重劳动,两个尊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19,所有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都有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具有发展个人潜能的机会。 尊重和赞赏所有形式的劳动,承认他们对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进步发展的贡献。,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20,基础价值观文化大厦的基石,尊重是全球伦理底线原则,是人类共同的道德。主要五个方面: 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 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 尊重社会,对社会负责; 尊重自然,对自然负责; 尊重知识。尊重劳动. 石海兵,内容结构分析:,A.范围: 关于人自身,关于人与人间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12、关于个人、社会、国家和国际的关系。 道德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劳动工作的价值,国际理解, B. 适用性: 与十七大的和谐社会总要求较接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知识,技能,态度,关键能力,价值观,21,22,奎苏姆宾博士,2. 四步循环教学法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主体参与、体验性学习,价值观中的道德具有情感性,它在转化为人的德性、美德时就不同于人们认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他必须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否则道德是不会真正内化为个人品德的,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 价值观中的道德教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

13、体验才可能把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落实到人的行为。 情感体验的载体。主要有两种:一是环境,二是活动。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P94,23,24,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知晓 理解 评价 行动 教师 收集数据 引入案例 交流情感 设计活动 学生 提出问题 引深问题 联系自己 重注效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英国道德教育专家Taylor1965年的研究指出:,“-价值观教育得以实现的形式方面,比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本身更为重要,事情怎么说的、做的,比说了、做了一些什么更有

14、影响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频率最高的时空段,教师本身是否尊奉并践履着诸如:平等、尊重、公正等价值观,教师本人对做事、做人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显在或隐性地传递着价值观。 情感道德论214,25,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Learning to do 卷首语 很多人都会对你说, 工作意味着诅咒,劳动带来了不幸。 但我要告诉你, 当你工作的时候, 你在实现着人类最深远梦想, 这个梦想从刚一诞生开始, 实现它的任务就落在了你的肩头。 只有不断地工作,你才能真正热爱生活, 只有通过劳动,你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只有工作着,知识才不会浪费; 只

15、有充满爱,工作才不会枯燥; 只有让爱伴随着工作, 你才会贴近自己的心灵、贴近别人、贴近上帝。 纪伯伦 摘自先知,26,14,3. 选修课示例,模块 2 工作的意义,基础价值观:尊重和赞赏所有形式的劳动,承认它们对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进步发展的贡献。 第一步:认知层面知晓(劳动价值,劳动形式) 第二步:概念层面理解(有意义工作的特征) 第三步:情感层面评价(交流工作的体会和感受) 第四步:行动层面行动(努力使自已工作有意义) 富有意义工作的5个特征: 其中引入新的评价维度,有意义的工作 能够发挥个人能力:身体、智力、情感和 精神的能力。,27,应该符合并能够发挥个人能力: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和精神的。 必须让人能够成为工作过程的主人,能够享有工作中的自主权。 回报通常是内在的多与外在的。乐趣和满足通常是富有意义工作的结果,当与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时,甚至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不仅实现个人幸福和自我价值,还能为社会进步发展做贡献。,富有意义工作的5个特征:,28,过程: 学生讲“自己父母工作”时,投入了感情、表现了爱、得到理解,加深了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对劳动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