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药学13ppt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37347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药学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神经系统-药学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神经系统-药学1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神经系统-药学1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神经系统-药学1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药学1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药学13ppt(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袁玉林,2,第一节 神经系统组成与结构 组成:脑、脊髓(CNS),脑、脊N和内脏神经(PCS),神经系统,2018/10/21,39,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 脊髓,方向/功能,来源,脊N 脑N,分布,躯体N 内脏N,传入N/感觉N 传出N/运动N,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 神经胶质,胞体 突起,中枢突 周围突,神经纤维,三、常用术语,灰质 皮质 神经核 神经节,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总论,5,灰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因新鲜标本呈暗灰色。 脑表面灰质成层分布,称为皮

2、质。,白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神经纤维集聚而成。 大、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为髓质。,神经核:脑、脊髓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神经纤维:神经元突起(主要为轴突) + 髓鞘 + 神经膜,神经纤维束:脑、脊髓内,行程和功能基 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积聚而成。,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8,脊髓(spinal cord) 位置和外形: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状 上:与延髓相连。 下:延伸至椎管内。,一、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枕骨大孔,位置和外形,L1下缘(成人) L3下缘

3、(新生儿),颈髓 (C1-8)、胸髓 (T1-12)、 腰髓 (L1-5)、骶髓 (S1-5)、 尾髓 (Co 1),节段:,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前角、后角、侧角 白质: 前索、后索、外侧索 中央管,脊髓的功能: 反射、传导,脊神经概述,1.构成,2.分部: 31对,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1对,前根(运动性),后根(感觉性)-脊神经节,椎间孔,脊神经 (混合性),3.主要分支:,后支、前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胸神经前支,脊神经概述,4. 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传导四肢躯干浅、深感觉 内脏感觉纤维:传导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感觉 躯体运动纤

4、维:支配骨骼肌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运动和腺体分泌,脊神经,胸神经前支(共12对),肋间神经(11对)位于肋间隙 肋下神经(1对)位于第12肋下,肌支:支配肋间肌、腹肌前外侧群 皮支:胸腹部皮肤、胸腹膜壁层,T2 - 胸骨角平面 T4 - 乳头平面 T6 - 剑突平面 T8 - 肋弓平面 T10 - 脐平面 T12 - 脐与耻骨联合 连线中点平面,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皮肤 呈节段性分布,脊神经,脑,端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小脑 延髓,组成,一、脑干 - 外形,延髓: 锥体、橄榄、舌下神经 脑桥: 基底部、小脑中脚、 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中脑: 大脑脚、动眼神经、 上

5、丘、下丘、滑车神经、 中脑水管,脑,菱形窝第四脑室底,一、脑干 - 内部结构,(一)灰质,躯体运动核 内脏运动核 内脏感觉核 躯体感觉核,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脑,(二)白质,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一、脑干 - 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脑,(二)白质,一、脑干 - 内部结构,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脑,网状结构,二、间脑,背侧丘脑皮质下感觉中枢,腹后核浅深感觉 内侧膝状体听觉 外侧膝状体视觉,下丘脑皮质下自主神经的高 级中枢,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视交叉, 灰结节, 漏斗, 乳头体,脑,第三脑室,三、小脑,外形:小脑蚓 、小脑半球,位置:延髓与脑桥背面,分叶,绒球小结叶(古小脑)

6、前叶(旧小脑) 后叶(新小脑),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脑,四、端脑,主要沟裂: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分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重要脑回: 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脑,外形、分叶,内部结构,侧脑室,脑,四、端脑,基底核,联系纤维,胼胝体-连接左右大脑半球 内囊-连接皮质与皮质下结构,胼胝体,壳,苍白球,尾状核,脑神经概述,脑神经,共12对,与脑相连; 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迷走神经分布 于胸腹腔脏器; 性质依纤维成分可分为感觉性、运 动性和混合性三种。,脑和脊髓的被膜,蛛网膜下隙: 在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 内含脑脊液。,功能:保护、支持脑和脊髓,脑室脑脊液循

7、环脑屏障,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硬脑膜窦颈内静脉,脑脊液是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充满于脑室、脊髓中央管及蛛网膜下隙; 功能:缓冲保护 营养及运走代谢产物 维持颅内压,血-脑之间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 星形胶质突起形成的血管鞘,(1)结构,血脑屏障. 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星状胶质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概述,visceral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中枢部,周围部,(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

8、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脊髓 脑干 间脑 端脑,(一)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低级中枢(节前N元): 脊髓T1L3节段灰质侧角细胞。,节后N元:,椎旁N节交感干 脊N,椎前N节,腹腔N节 主动脉肾N节,白/灰交通支,自主神经系统,c. 肠系膜上N节 d. 肠系膜下N节,终止于相应椎旁节换元。 在交感干内上、下行后 终于上、下方的椎旁节换元。 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换元。,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经灰交通支返回脊N随脊N分布。 攀附动脉形成神经丛,再随动脉 分支到所支配的脏器。 由交感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节后纤维的3种去向:,(一)交感神经 sy

9、mpathetic nerve,节前纤维入交感干后的3种去向:,(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低级中枢,周围部,脑干的副交感脑神经核,脊髓S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器官旁节,器官内节,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1. 骶部副交感神经,2. 颅部副交感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随、对脑神经走行和分布,2. 颅部副交感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随、对脑神经走行和分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副交感脑N核、骶副交感核,器官旁节、器官内节,总结:,传导通

10、路,概述,感受器 环境刺激神经冲动,传入N元,中 枢 大脑皮质,传出N元,效应器 躯体内脏效应运动,感觉,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中枢部不清)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锥体系 锥体外系,本体感受器 精细触觉感受器,楔束 薄束,内侧丘系,内囊 后肢,脊髓后索,周围突,脊N节,中枢突,薄束核、楔束核,交叉至对侧上行,丘脑腹后核 皮质下感觉中枢,丘脑中央辐射,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大脑皮质躯干、 四肢感觉中枢,

11、传导,深感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 不同状态时产生的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物体的纹理粗细,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脊髓灰质 后角细胞,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触、压觉),脊髓,周围突,脊N节,中枢突,(脊髓丘脑束),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交叉至对侧上行,内囊 后肢,丘脑腹后核 皮质下感觉中枢,丘脑中央辐射,大脑皮质躯干、 四肢感觉中枢,传导皮肤和粘膜的痛觉、温觉和粗触觉、压觉等。,头面部皮肤口鼻腔粘膜相关感受器,周围突,中枢突,三叉N节,三叉丘系,三叉N脑桥核(触压觉) 三叉N脊束核(痛温觉),头面部的痛

12、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大脑皮质头面 部感觉中枢,丘脑腹后核 皮质下感觉中枢,丘脑中央辐射,内囊 后肢,交叉至对侧上行,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 锥体细胞,内囊,轴突经,中脑 脑桥 延髓,大部分交叉 至对侧下行,躯干、四肢骨骼肌,脊髓前角细胞,传导通路,脊髓,皮质 核束,脑干脑神 经运动核,眼外肌 咀嚼肌 表情肌 咽喉肌 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舌肌,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 包括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 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 以及它们的纤

13、维联系。 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 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 束止于脑N运动核和脊 髓前角细胞。 在人类主要是协调锥体 系运动功能,调节肌张 力、协调肌群运动、维 持体态姿势。 锥体系发起运动,锥体 外系维持习惯性运动。,(二)锥体外系,传导通路,神经组织 (微观),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及间质,总结,神经元的结构,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靶细胞(肌肉、腺细胞)间起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系统,垂体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松果体 胸腺,总论,内分泌腺 2.内分泌组织,胰岛 睾丸间质细胞 卵巢卵泡、黄体,(一)甲状腺 thyro

14、id gland,位置:颈前部,紧贴喉与气管上部 形态:左右侧叶+峡部;甲状腺峡位于 24气管软骨环前方,半数人 有锥状叶伸向上方 功能:分泌甲状腺素,内分泌系统,(二)甲状旁腺 parathyroid gland,位置:甲状腺侧叶后面。 上一对:上、中1/3交界处 下一对: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处 形态:大小如黄豆,扁椭圆形 功能:分泌甲状旁腺素,(三)肾上腺 suprarenal gland,位置:肾的上内方 形态:左侧近似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功能: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四)垂体 cerebral hypophysis,位置:蝶鞍垂体窝内,上

15、端借漏斗连下丘脑 形态:横椭圆形,灰红色 分部:腺垂体、神经垂体 功能: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激素等,内分泌系统,(五)松果体 pineal body,位置:上丘脑的缰连合后上方 形态:椭圆形,灰红色 功能:分泌褪黑素、吲哚胺和肽等,(六)胰岛 pancreatic islets,(七)胸腺 thymus,位置:胸骨柄后方,上纵隔前部 形态:左、右叶,不对称 功能:分泌胸腺素、促胸腺生成素,(八)生殖腺 睾丸(testis)、卵巢(ovary),神经系要点,皮质 白质 灰质 神经节 神经核 网状结构 内囊 血脑屏障,重要内容,重要概念,1.神经系组成 2.脑神经名称及功能 3.脊髓分段 4 脑脊液循环途径 循环系部分实习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