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腈纶的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37145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阻燃腈纶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阻燃腈纶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阻燃腈纶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阻燃腈纶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阻燃腈纶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燃腈纶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燃腈纶的研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燃腈纶的研究,专业:材料学姓名:蒋艾兵指导教师:程博闻,课题的意义及目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的创新点 课题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进展 课题下一步工作,课题意义,随着腈纶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上纷纷开发不同性能的差别化腈纶,以提高腈纶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其中腈纶纤维的阻燃研究是差别化腈纶纤维开发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已工业化的阻燃腈纶大都为腈氯纶,含有卤素,该种纤维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的卤化氢气体,不符合当今社会环保的要求。本课题正是基于此种现状的基础上,本着环保的要求,开发集磷硫氮三种或两种阻燃成分于一体的新型膨胀型的共混型与共聚型的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聚丙烯腈及其纤维

2、当中,探讨阻燃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及共聚型阻燃剂与丙烯腈的共聚工艺,优化试验方案,力争开发出阻燃成分含量高,阻燃效果良好的阻燃腈纶纤维,并努力实现工业化,本课题的研发成功不仅会对差别化腈纶纤维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无卤阻燃腈纶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的目的,开发集磷-氮和磷-硫-氮为一体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并通过共聚或共混的方式应用到聚丙烯腈当中,并纺制阻燃腈纶。,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纺制阻燃腈纶的方法有共聚法、共混法、后整理法、热氧化法。其中,共聚法和共混法在生产工业当中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外研究现状,(1)共聚法在聚合体的制备过程中,将阻燃单体与丙烯共聚,制备阻燃共聚体。目前,已工

3、业化的阻燃腈纶大部分是以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作阻燃单体,通过共聚法制造的腈氯纶 。优点:阻燃性能优良,阻燃效果持久。缺点:如果采用共聚阻燃方法,就要改变聚合、纺丝的生产工艺,并且由于阻燃单体的组分含量较高,可能会使腈纶某些优良性能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供共聚的单体有: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偏 二溴乙烯、溴乙烯、烯丙基膦酸烷基酯、双-(- 氯乙基)乙烯基膦酸酯,磷酸单烯丙基二烷基酯、 二烷基-2-卤代烯丙基磷酸酯、-苯乙烯膦酸二丁 酯、三卤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据统计:共聚单 体以选用偏二氯乙烯居多,聚合方法以水相聚合居 多,纺丝方法则湿纺比干纺用得多.,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研究状况,(2)共

4、混法通过在纺丝原液中共混入阻燃剂,实现对纺丝原液的阻燃改性。优点:共混法无需改动原有腈纶的生产路线合设备,工艺过程简单,适用面广,生产灵活,所以是一种较有前景的阻燃方法。缺点:采用共混法,阻燃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在纺丝原液中的溶解性或均匀稳定分散性,以及与丙烯腈的相容性,纺丝过程中的保留率,耐洗涤性及毒性等。因此,阻燃剂的选择难度较大,目前已工业化的共混阻燃腈纶品种很少。,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有报道,采用适宜的含溴化合物/Sb2O3 阻燃体系、含磷酸酯基团的(聚) 丙烯酸酯和酚醛树脂、含烷氧基、芳氧基或氨基的聚膦嗪等作阻燃添加剂,通过DMF、DMSO 溶剂路线,以及采用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阻燃体

5、系、含溴和氮化合物PSb2O3 阻燃体系等,通过NaSCN 溶剂路线,可纺制出性能良好的阻燃腈纶。,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膨胀 型 阻 燃剂系以磷、氮为主要阻燃元素的阻燃剂,它一般不含卤素,因而不需采用锑协效剂.含有这类阻燃剂的高聚物受热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炭质泡沫层,此层隔氧隔热,抑烟,并能防止产生熔滴,因而具有良好的阻燃及抑烟功能,符合当今对阻燃剂无烟低毒发展趋势的要求。,国内外研究状况,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膨胀型阻燃剂国内外研究现状,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现状,课题创新点,膨胀型阻燃剂是阻燃剂发展的趋势,本课题合成了集磷-硫-氮为一体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将膨胀

6、型阻燃剂应用到聚丙烯腈当中,纺制阻燃腈纶,尚没见过国内外相关报到,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课题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目标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探讨合成工艺路线,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 合成路线 (二)将部分合成的阻燃剂,通过共混和共聚实验制得阻燃聚丙烯腈,并进行分析和测试(TG、DSC、SAM),且按标准指数刮膜后,测其极限氧指数,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的阻燃级别。 (三)阻燃腈纶的纺制和性能测试,课题的进展,(1)共混型,(2)共聚型 方案一,课题进展,课题进展,方案二,课题进展,方案三,课题下一步工作,(1)继续阅读文献,时刻关注国内外研究阻燃腈纶的新进展(1-2月份主要工作)(2)继续合成高效

7、的阻燃剂(3-4月份的工作重点) 方法一:自己设计合成新型阻燃剂 方法二:将已有的阻燃剂改性 具体:研究和开发NaSCN 溶剂路线的膨胀系阻燃腈纶新品种 能较好地溶解于纺丝原液中而不析出,或者粒度足够细,能均匀、稳定地分散于纺丝原液中,不聚集、不沉积,从而在纺丝过程中无堵孔现象,且阻燃剂在纤维中的分布均匀;,课题下一步工作,不溶或微溶于NaSCN2.H2O 凝固浴和水,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纺丝过程中阻燃剂的流失,并提高纤维的阻燃耐久性; 与PAN 相容性好,一方面可提高其在纺丝原液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性,另一方面可降低其对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负面影响。 注:准备发表一篇文章和一篇专利,课题下一步工作,(2)选择更加高效的聚合方式(3-4月份的工作重点) 具体:将共聚物刮膜,做极限氧指数。做TG、DSC。将共聚物碳化,制样做扫描电镜 。 (3)纺制阻燃腈纶纤维(4-6月份的工作重点) 具体:流变、力学测试 注:发表一篇论文,结束语,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