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7068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ppt培训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一、安全的定义,目 录,二、安全生产“三”要素,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四、如何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六、下月工作计划,五、结束语,一、安全的定义,安全培训,1.安全,安全是指不受危险,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 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 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 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安全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 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简单通俗的说法 就是没有危险,是一种状态。没有危

2、险包括没有外在的危险和没有内在的隐患危 险。,1.安全,例如:一只老虎关在笼子里,一个人站在外面看,假定关老虎的笼子绝对安全可靠,那么虽然人作 为主体并没有避免受老虎威胁的能力,老虎也有威胁人的能力、表现和行为,但是由于安全可靠地笼子 的存在,便使人避免了老虎的威胁,使人处于“没有危险”的安全状态。,1.安全,有危险并不代表不安全,只要“危险、威胁、隐患等(危险源)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就可以认为其是安 全的。所以对于“安全”一词不是绝对的安全。例如,我们在工作、生活的环境,危险是无处不在的,相信大 家也能举出很多危险的例子(过马路、开车、操作设备等)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危险的存在就说不安全,我们是

3、 否有确保安全的措施或对策呢,比如:过马路你是否走斑马线,是否走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开车前是否检查 车况良好,刹车制动系统操控是否正常。操作设备你是否严格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是否有故障报警信号和 紧急停运的保护装置。面对危险是否有措施?措施是否有效?措施是否落实?这才是判断安全的有效方法。没 有危险的安全状态几乎不存在。除非一切都是静止的状态,但你还得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个已经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下的人,不会因为他自我感觉良好而真正安全。一个躺在坚固大厦内一张坚固 的大床上而却确实没有任何危险的人,也不会因自己认为危在旦夕就真的面临危险。因此安全不仅是没有危险 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时客观的,

4、也就是说不因人的主观意识而发生改变,没有危险作为客观的状态,不是一 种实体性存在的,而是一种属性,因而它必然依附一定的实体。安全是随着依附主体的改变而改变。当安全依 附人时,那么便是“人的安全”,当安全依附企业的时候,那么便是“企业的安全”,当安全依附国家的时 候,便是“国家的安全”。,2.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 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 重伤害、触电、淹溺、灼伤、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

5、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事故,什么是事故,是因为某些个环节在连续的时间内出现了缺陷,这些不止一个的缺陷构成了整 个安全体系的失效,酿成大祸。人的事故一般是指造成人身死亡、疾病、伤害、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 外情况。如在生产过程中,你要操作设备,但你不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设备会出现故障,设备会自 动告警,当设备故障报警系统也存在问题时,设备有紧急停运保护装置会动作使设备停运,假如保护装 置也出现问题了,那就发生了事故,设备毁坏,人受伤害,财产损失。,2.事故,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就是这样发生的,原因在于事故相关的各个环节,就是说,事故是一系 列、一件接着一件发生的,就是“一连串的事件”。

6、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从第一辆汽车发明以来,“车祸”这两个字亦成为 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当车辆的性能越来越好、性能越来越高,而车祸仍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造 成车祸的风险代价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车辆安全,让汽车消费者获得最佳的保障,汽车安全设 计成为现代汽车设计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安全配置的成本。车子性能再好,配置在高,如果没有 安全系数的保障,如果没有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的时候,车子性能还显得那么的重要么。,3.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 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

7、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安全生产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 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安全,为了实际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决策、有计划、有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 活动,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 素,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我们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 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生产、施工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内容大体分为安全组织

8、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 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和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 好,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二、安全生产的“三”要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安全生产的“三”要素,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2.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直接导致事 故的行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和心理状态不稳定,往往因一些偶然因素而 产生实现难以预料和难以防止的错误的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 1、有意

9、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的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2、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指非故意、不存在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为什么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 据事故统计,海里因希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杜邦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导 致的事故占96%以上。因此要确保安全生产,就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发生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最 危险的隐患。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摆在首位,说明人的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 因。要想降低事故的发

10、生率,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尽可能的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以下两种:操作失误;误入危区。,2.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失误,主要原因如下: 1)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 2)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3)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4)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5)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6)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7)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8)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9)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

11、违章作业; 10)人为的使机器处于不安全状态,如取下安全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走捷径、图方便、忽略安全程序。,2.人的不安全行为,2、误入危区,主要原因如下: 1)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如电气倒闸操作误入带电间隔; 2)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 3)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 4)单调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5)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6)错误的思维和记忆,尤其是对机器及操作不熟悉的新员工容易误入危险区; 7)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提出异议而误入危险区; 8)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险区; 9)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按照著名的海因里

12、希安全法则的研究,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即时一 些工业伤害的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人的原因、错误造成 的。海因里希认为人的缺点源于遗传因素和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从这种认识出发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 行为是受其心理控制的,行为是人心理活动表现结果的外在表现,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其所在环境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具体来看,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数大致有以下几种:,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1. 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的人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 事故,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发生, 这是许多

13、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 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 有所见。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 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 定伤己。,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2. 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 一。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 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有冒险心理的人, 或争强好胜、喜欢逞能,或以前有这违章行为 而没有造成事故的经历;或为争取时间,不按 安全规程作业。有冒险行为的人,甚或将冒险当做英雄行 为。有这种心理的人,大多为青年职工。,

14、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3. 麻痹心理: 具有麻痹心理者,或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 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没有注意到反常现象,照 常操作,还有的则是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 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了对危险的警 惕,最终酿成事故。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 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 信,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 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是以往成功经验或 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4.捷径心理: 具有捷径心理的人,常常将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施当成完成任务的障碍,如为 了节省时

15、间而不开工作票,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忽视安全而直接对设备检修,为了 方便操作拆掉安全装置。这种心理造成的事故,在发生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 5.从众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其工作环境内都存在有不安全行为的人,于是也为之仿效,或 是不从众反而感到有精神压力。如果有人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未发生事故,其他人 就会跟着不按规程操作的从众心理。一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 违章;二是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但未提出异议和抵制行为。,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6.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 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 越不许干,我越要干

16、”等特征。显现对抗:当面顶 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 章;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 是心非。具有逆反心理的人一半难以受正确的、善意的提 醒和批评,坚持其错误的行为,在对抗情绪的意识作 用下产生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行为,自恃技术好, 偏不按规程执行,甚至不了解物的性能及注意事项的 情况下进行操作,从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7.工作枯燥、厌倦心理: 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 厌倦感。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 有意义和重要性。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由于工作的重复操作产生心 理疲劳,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厌倦心理,从而感到乏 味,时而走神,造成操作失误,引发事故。,三、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8、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 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 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 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 9、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 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 后果、蛮干冒险作业;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 护,终有一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