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7010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课件_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死,住院部主讲人,定义,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共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新定义 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偶因冠状动脉痉挛、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诱因,晨起6时至12时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发病机制,心肌梗死多因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而出血或管腔内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少数为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亦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

2、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一、症状 1、疼痛: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表现,多发生于清晨。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率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小时内最多见。,临床表现,5、低血压:疼痛时常伴血压下降,但未必是休克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心肌梗死后

3、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二、体征 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闻及奔马率;10%20%病人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有各种心率失常;除极早期有血压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出现血压下降。,临床表现,三、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症。,化验检查,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血液检查起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4、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最早,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不强、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出现稍迟,但特异性很强、敏感性较高、肌酸激酶同工酶虽不如(cTnI)或T(cTnT)敏感,但适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多普勒技术,有助于了解心室壁的运动功能,判断有无心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治疗原则,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部位和范围、建立侧支循环和及时治疗有关,应及早发现、及早入院,并加强入院前的就地处理。其他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的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及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我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

5、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防止猝死。,主要护理诊断,急性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恐惧 与心绞痛反复发作、濒死感、监护室环境及担心预后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 知识缺乏:缺乏冠心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就地休息、给氧。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用力排便、精神紧张、进食过饱。以免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谢绝探视,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如无并发症,24小时内鼓

6、励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可在病房内走动;第45天,逐渐增加活动量。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吸氧 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降低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24L/min,改善心肌供氧,减轻疼痛。,护理措施,3、饮食护理 心肌梗死发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减轻胃扩张,之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普食;饮食宜低钠、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c、清淡、易消化,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预防便秘 向病人解释预防便秘的重要性,鼓励病人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适量饮水,并进行腹部按摩;急性

7、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严禁用力排便,以防猝死。,病情观察,1、观察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描记疼痛发作时心电图,持续心电监测,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疼痛缓解后,与病人一起分析引起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2、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立即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等,备好急救物品,如除颤仪、体外临时起搏器、抗心律失常药等。一旦发现各种危险性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3、观察并发症表现,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定期检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防止电解质絮乱或酸

8、碱平衡失调诱发心律失常。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颈静脉怒张、低血压、心率加快等,听诊肺部 有无湿罗音等,预防心力衰竭。 4、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溶栓治疗即刻至溶栓后2小时内应设专人床旁心电监护,发现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立即报告医生。,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要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指导病人学会放松技术,减少心肌耗氧量。允许病人表达内心感染,给予心理支持。简要解释疾病过程与治疗配合,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缓解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有序工作,避免蛮乱,尽量调低监护仪器的报警声。烦躁不安者,遵医嘱使用镇镇静剂,如地西泮。,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病人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排便、寒冷刺激等,避免精神紧张和长时间工作;对于规律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预防性用药,如就餐、外出、排便等活动前含服硝酸甘油;指导心肌梗死病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积极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 2、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食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控制总热量,戒烟限酒,忌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饮食,预防肥胖,避免心肌梗死再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