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938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应用有关资料或图表分析某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基 础 知 识 梳 理,一、人口的迁移,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自然,迁移,居住地,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跨_并改变住所达到_(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界,一定时间,发展中,发达,短期流动,(2)国内人口迁移 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_的现象。 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和原因,移居,计

2、划经济,户籍管理,流向,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和自然环境的_ ,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2)主要因素:气候、 _、水、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 _、交通、通信等是主要因素。,差异,变化,土壤,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变革,【思考】 1.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提示 不是。人口迁移常伴随户籍变更、居住时间超一年等条件,去外地打工不符合这些条件。,2.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选择在国外生活和发展;而一些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

3、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 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3.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何特点?,提示 主要是由内陆向沿海,由乡村向城市。,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的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 解析 在19世纪以前,由于美洲地区属于新大陆,移民蜂拥而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拉丁美洲地区成为人口的迁出地区,北美和大洋洲仍然是人口的迁入地区,非洲则仍然是迁出地区。 答案 D,

4、预 习 效 果 自 测,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解析 政治性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包括国界的重新划定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及地区间冲突引起的难民潮等。 答案 C,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是( ),A.自然环境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解析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 答案 B,4.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B.国际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目前国际人口迁移

5、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解析 国际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是19世纪以前的特点。 答案 B,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其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解析 人口迁移对迁出和迁入地区都有积极与消极影响,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地矛盾、缓解就业压力、加强与外地的交流联系,同时为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其经济发展。 答案 C,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

6、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闯关东路线示意图,(1)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答案 (1)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有利于农民开荒种地;政府开放封禁政策,加大了对山林、草原的开发;东北地区当时人均收入水平高。 (2)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

7、雁南飞”,即大批山东人返乡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迁出省变为人口迁入省。二是移民受到亲情、乡情的吸引。 (3)“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雁南飞”的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反思归纳】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思维拓展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来说,有利的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

8、解人口对环境压力等。不利的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等。 对人口迁入地来说,有利的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不利的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即时巩固】 1.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据此回答(1)(2)题。,(1)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 A.开拓式

9、的人口迁移 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2)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 ) 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 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解析 第(1)题,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第(2)题,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答案 (1)B (2)D,2.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10、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第(2)题,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图中所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 答案 (1)C (2)B,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

11、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材料二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各国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其中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了17%,约70万。,材料三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和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 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

12、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材料四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 (1)材料一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因素),材料二政治因素(战争),材料三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材料四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个人动机和需求,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等。,【反思归纳】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

13、活水平,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 交通和通信: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障碍,促进了人口迁移。,(3)社会因素,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即时巩固】 1.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解析 第(1)题,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有院

14、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即城镇人均收入比农村高。第(2)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 答案 (1)C (2)A,2.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伏尔加沿岸区

15、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2)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解析 第(1)题,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第(2)题,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

16、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答案 (1)D (2)A,知识结构,晨背索引 1.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 2.19世纪以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原因。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人口迁移的影响。,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 C.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 D.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为主,集团性、大批的移民是19世纪以前的情况。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