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910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守恒定律经典习题很经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例 1、质量为 1kg 的物体从距地面 5m 高处自由下落,正落在以 5m/s 的速度沿水平 方向匀速前进的小车上,车上装有砂子,车与砂的总质量为 4kg,地面光滑,则车 后来的速度为多少?例 2、质量为 1kg 的滑块以 4m/s 的水平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3kg 的小车,最后以共同速度运动,滑块与车的摩擦系数为 0.2,则此过程经历的时间 为多少?例 3、一颗手榴弹在 5m 高处以 v0=10m/s 的速度水平飞行时,炸裂成质量比为 3:2 的两小块,质量大的以 100m/s 的速度反向飞行,求两块落地点的距离。 (g 取 10m/s2)例 4、如图所

2、示,质量为 0.4kg 的木块以 2m/s 的速度水平地滑上静止的平板小车, 车的质量为 1.6kg,木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0.2(g 取 10m/s2)。设小车足够长,求: (1)木块和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从木块滑上小车到它们处于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从木块滑上小车到它们处于相对静止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例 5、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所乘的冰车的质量共 为 30kg,乙和他所乘的冰车的质量也为 30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 15kg 的 箱子,和甲一起以 2m/s 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 撞,甲突然将箱

3、子沿冰面推向乙,箱子滑到乙处,乙迅速将它抓住。若不计冰面的 摩擦,甲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反馈练习: 1、质量分别为 2kg 和 5kg 的两静止的小车 m1、m2中间压缩一根轻弹簧后放在 光滑水平面上,放手后让小车弹开,今测得 m2受到的冲量为 10Ns,则 (1)在此过程中,m1的动量的增量为 A、2kgm/s B、-2kgm/s C、10kgm/s D、-10kgm/s (2)弹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 A、20kgm/s B、10kgm/s C、0 D、无法判断 2、质量为 50kg 的人以 8m/s 的速度跳上一辆迎面驶来的质量为 200kg、速度为

4、 4m/s 的平板车。人跳上车后,车的速度为 A、4.8m/s B、3.2m/s C、1.6m/s D、2m/s 3、如图所示,滑块质量为 1kg,小车质量为 4kg。小 车与地面间无摩擦,车底板距地面 1.25m。现给滑块一向 右的大小为 5Ns 的瞬时冲量。滑块飞离小车后的落地点与小车相距 1.25m,则小 车后来的速度为 A、0.5m/s,向左 B、0.5m/s,向右 C、1m/s,向右 D、1m/s,向左 4、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乙两人站在车的中间,甲开始向车头 走,同时乙向车尾走。站在地面上的人发现小车向前运动了,这是由于 A、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

5、小 C、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小 D、甲的动量比乙的动量大5、A、B 两条船静止在水面上,它们的质量均为 M。质量为的人以对地速2M度 v 从 A 船跳上 B 船,再从 B 船跳回 A 船,经过几次后人停在 B 船上。不计水的 阻力,则 A、A、B 两船速度均为零 B、vA:vB=1:1 C、vA:vB=3:2 D、vA:vB=2:3 6、质量为 100kg 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两端有质量 40kg 的甲和质量 60kg 的乙,当甲、乙同时以 3m/s 的速率向左、向右跳入水中后,小船的速率为 A、0 B、0.3m/s,向左 C、0.6m/s,向右 D、0.6m/s,向左7、A、B 两滑块放在光

6、滑的水平面上,A 受向右的水平力 FA,B 受向左的水平 力 FB作用而相向运动。已知 mA=2mB,FA=2FB。经过相同的时间 t 撤去外力 FA、FB,以后 A、B 相碰合为一体,这时他们将 A、停止运动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8、物体 A 的质量是 B 的 2 倍,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由静止同时放开后一小段时间内 A、A 的速率是 B 的一半 B、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 C、A 受的力大于 B 受的力 D、总动量为零 9、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辆小车的长度为 L,质量等于 M。在车的一端站 一个人,人的质量等于 m,开始时人和车都保持静止。

7、当人从车的一端走到车的另 一端时,小车后退的距离为 A、mL/(m+M) B、ML/(m+M) C、mL/(M-m) D、ML/(M-m) 10、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之间用轻弹簧连接,放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 A 紧靠竖直墙,现在用力向左推 B 使弹簧压缩,然后由静止释放,则 A、弹簧第一次恢复为原长时,物体 A 开始加速 B、弹簧第一次伸长为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一定相同 C、第二次恢复为原长时,两个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反向 D、弹簧再次压缩为最短时,物体 A 的速度可能为零 11、如图所示,小球 A 以速率 v0向右运动时跟静止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后 A 球以的速率弹回,而 B 球以

8、的速率向20v 30v右运动,求 A、B 两球的质量之比。12、质量为 10g 的小球甲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 30cm/s 的速率向右运动,恰遇 上质量为 50g 的小球乙以 10cm/s 的速率向左运动,碰撞后,小球乙恰好静止。那么, 碰撞后小球甲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13、如图所示,物体 A、B 并列紧靠在光滑水平面上,mA=500g,mB=400g, 另有一个质量为 100g 的物体 C 以 10m/s 的水平速度摩擦着 A、B 表面经过,在摩 擦力的作用下 A、B 物体也运动,最后 C 物体在 B 物体上一起以 1.5m/s 的速度运动, 求 C 物体离开 A 物体时,A、C 两物体的

9、速度。14、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台子离地面的高度为 h,质量为 m 的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在高台上运动,从边缘 D 水平射出,落地点为 A,水平射程为 s。如果在台子 边缘 D 处放一质量为 M 的橡皮泥,再让小球以刚才的速度在水平高台上运动,在 边缘 D 处打中橡皮泥并同时落地,落地点为 B。求 AB 间的距离。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 A、B、C 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 mA=2.0kg,mB=1.0kg,mC= 1.0kg现用一轻弹簧将 A、B 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 A、B 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 108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 ,然后同时释放 A、B,弹簧开始逐渐变长

10、,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 恰以 4m/s 的速度迎面与 B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求:(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 C 碰撞前)A 和 B 物块速度的大小(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1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2m 的木块 A、B 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上固定一根轻质细杆,轻杆上端的小钉(质量不计)O 上系一长度为 L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C,现将 C 球的细线拉至水平,由静止释放,求:(1)两木块刚分离时 B、C 速度.(2)两木块分离后,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例 1、分析:以物体和车做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总

11、动量不守恒。但在水平方向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所以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车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车 重物 初:v0=5m/s 0 末:v v Mv0=(M+m)v smvmNMv/454140即为所求。 例 2、分析:以滑块和小车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总动量守 恒。 以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滑块 小车 初:v0=4m/s 0 末:v v mv0=(M+m)vsmvmMMv/143110再以滑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动量定理可得 F=-ft=mv-mv0sgvvt5 . 1102 . 0)41 (0 f=mg 即为所求。 例 3

12、、分析:手榴弹在高空飞行炸裂成两块,以其为研究对象,系统 合外力不为零,总动量不守恒。但手榴弹在爆炸时对两小块的作用力远大 于自身的重力,且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初速度 方向为正。 由已知条件:m1:m2=3:2 m1 m2 初:v0=10m/s v0=10m/s 末:v1=-100m/s v2=? (m1+m2)v0=m1v1+m2v2smmvmvmmv/1752)100(3105)(211021 2炸后两物块做平抛运动,其间距与其水平射程有关。 x=(v1+v2)tmghvvx2751052)175100(2)(21y=h=gt221即为所求。 例 4、分析:(1)以木

13、块和小车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 以木块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木块 m 小车 M 初:v0=2m/s v0=0 末:v v mv0=(M+m)vsmvmMmv/4 . 026 . 14 . 0 4 . 00(2)再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动量定理可得 F=-ft=mv-mv0sgvvt8 . 04102 . 0)24 . 0(0 f=mg(3)木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2 1/2smgmfa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 2/5 . 06 . 1 104 . 02 . 0smMmg Mfavt2-v02=2as在此过程中木块的位

14、移mavvSt96. 02224 . 0 2222 021车的位移mtaS16. 08 . 05 . 021 2122 22由此可知,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为 S=S1-S2=0.8m 即为所求。 另解:设小车的位移为 S2,则 A 的位移为 S1+S,S 为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那么小车、 木块之间的位移差就是 S,作出木块、小车的 v-t 图线 如图所示,则木块在小车上的滑行距离数值上等于图中 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 。 例 5、分析:设甲推出箱子后速度为 v甲,乙抓住箱子后的速度为 v乙。分别以 甲、箱子;乙、箱子为研究对象,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 以甲的速度

15、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甲推箱子的过程: 甲:M 箱子:m 初:v0=2m/s v0=2m/s 末:v甲 v=? (M+m)v0=Mv甲+mv (1) 乙接箱子的过程 乙:M 箱子;m 初:v0=-2m/s v 末:v乙 v乙 Mv0+mv=(M+m)v乙 (2) 甲、乙恰不相撞的条件:v甲=v乙 三式联立,代入数据可求得:v=5.2m/s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C 2、C 3、B 4、C 5、C 6、D 7、C 8、AD 9、A 10、AB 11、2:9 12、20cm/s,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13、0.5m/s,5.5m/s 14、 15.(1)vA=6m/s vB=12m/s smMM (2)EP=50J 16 .(1) vB=向右,向右,VC=4向左向左(2) arccos( )1 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