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36895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二章,一、失业与失业率 1.失业的含义 失业人数,是指一定劳动者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某一时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的工作,并已在就业机构进行了登记的人员。,注意: 工作合同终结或暂终止; 从未受雇; 尽管工作已安排,但目前无工作; 被解雇又没有薪金。,失业率的含义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U= Ne/( Ne + N u) 100%,就业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退休离开劳动力队伍,非自愿失去工作,失业人口找到新工作,进入劳动力人口未找到工作,失业者老弱病失去工作,2.失业

2、的种类 第一,摩擦性失业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 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会有摩擦性失业,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 劳动力流动由制度性因素、社会文化、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决定的; 寻找工作的时间由获取工作的信息程度、失业的代价和承受这种代价的能力决定的,第二,结构性失业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原因: 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规模和构成、消费者偏好等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 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和代价,是经济发展的重

3、要前提和标志。,第三,周期性失业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因而常常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属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 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相联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失业率,是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表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求大于供的现象,这时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将程上升趋势,引起通货膨胀:而实际的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表明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是国民收入低于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形成产出上的损失,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影响

4、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统计数据年份 失业数 失业率 年份 失业数 失业率530 53 1991 352 23271 2 3 1992 364 2 3 1984 236 1 9 1993 420 2 6239 1 8 1994 476 2 8 1986 264 2 0 1995 520 2 9 1987 277 2 0 1996 553 3 0 1988 296 2 0 1997 570 3 1 1989 378 2 6 1998 571 3 1 1990 383 2 5 1999 575 3 1,3.失业的功能第一,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

5、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所以,失业既与闲置的物质资源一样形成机会损失,又与物质资源不同存在着永久性实际损失,第二,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社会骚乱 政府威信,二、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含义 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 特点: 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是价格持续上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2.类型 第一,从上涨率角度,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10以下)、奔腾的通货膨胀(10以上,

6、100以下)和恶性的通货膨胀(100以上)等,第二,从市场机制作用,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第三,从人们预料程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第四,从形成原因,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3.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能便需求增加,都能引起通货膨胀,P,Y,O,E4,E3,E2,E1,AD4,AD3,AD2,AD1,P3,P4,P2,P1,Y1,Y2,Y3,原因: 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

7、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及宏观消费政策中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 。我国过去曾发生过多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第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注意:成本提高时可能使价格上涨,但不是必然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成本提高会使价格上涨,如社会总需求增加很快,成本提高时价格不一定不涨,P,P3,P2,P1,O,Y,Y1,Y2,Y3,AS3,AS2,AS1,E1,E2,E3,AD,成本推动上升的原因: (1)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工人和工会的力量使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成本提

8、高和物价水平上涨。 (2)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由于厂商追逐更多的利润,以成本提高为借口,使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快于成本提高幅度而产生的通货膨胀。,(3)进口和出口推动通货膨胀,由于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由于出口猛增加,使国内市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第三,混合型通货膨胀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是混在一起的,成为混合型通货膨胀 。,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时,需求曲线上升是主动的,必然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上升;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时,短期总给曲线上升是主动的,由其所引起的需求曲线成上升是被动的 。,P,Y,O,E3,E,E2,E1,

9、AD3,AD2,AD1,P3,P,P2,P1,Y2,Y1,Y3,SAS2,SAS1,Y4,第四,其他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是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或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例如石油、粮食和一些部门发展过快,而另一部门发展过慢等。,3.通货膨胀的效应 第一,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与名义工资率的变动。 对大多数人来讲,工资收入构成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劳工市场供大于求、工会议价能力弱,名义工资率的调整时延就长,反之,劳动市场供小于求,工会议价能力强,名义工资率的调整时延就短,(2)通货膨胀与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 在实行累进所得税

10、制的情况下,税率档次是根据名义额来划分的。因而,当通货膨胀使名义收入提高时,实际税负就会加重,即税收总额在收入中就会占有更大的比重,第二,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 (1)对抵押合同和养老金合同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固定的名义资金额意味着越来越低的实际支付。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资金收入额的末项值则越小,必然使靠养老金收入生活的人均生活水平降低。,(2)对借债合同以及有关的合同的影响。在实际经济中,考虑到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支付期价格水平不同于在签约时预期的价格水平,那么在支付人和被支付人之间就会出现“未在合同中规定”的财富转移,第三,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很长时间

11、以来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但是这种联系的性质至今仍未得到充分揭示。根据18世纪19世纪的有关数据,许多经济学家发现,各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成同方向,但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通货膨胀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之间的国际比较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70年代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中每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与生产力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反方向变化,即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与生产力增长的减速相联系。,三、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958年,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的英国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通

12、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后画出的。,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失业率越低,货币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越低。,说明: 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若想减少失业则要提高 通货膨胀率; 若想降低通货膨胀率必然会增加失业率,O,YdYs,YdYs,P,YdYd,P,YsYd,在劳动者收入占社会全部产品的份额不变条件下,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作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之差,在劳动生产增长率不变情况条件下,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之差,在劳动生产增长率不变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即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价格调整与货币工资调整具

13、有一致性,因此,价格调整曲线也就是菲利普斯曲线PC 。,(W),O,PC,u0,u,特征: (1)曲线斜率为负,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2)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不断降代失业率要以不断提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 (3)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也就是说,工资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稳定状态(WW0或0),也要有一定的失业率,2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2,1,O,u,u1,u0,a,b,c,d,SPC1,SPC2,SPC3,LPC,只有短期内由于劳动者预期滞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才有反方向的交替关系,即存在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SPC。随着劳动者预见通货

14、膨胀率的预期,短期菲利普曲线不断上升。,从长期分析,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是一致的或相等的,不管通货膨胀率有多高,劳动力市场就业量是固定的,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这就意味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在自然失业率点上垂直于横轴的直线。,3应用与恶化 计算公式: Z=W1+W2 df(u)/du=(1+W1)/W1= 1 1/W,它对经济的指导意义在于;由此而解出的U和值可以作为制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合理政策参考值,与其他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相比,可使 政府目标达到的最优。,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又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也就是说,在移动后的菲利间斯曲线上降低相同的失业率需要更大的提高为通货膨胀率代价。,政府只能在短期内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使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而从长期看,这种调整只能使通货膨胀加速,而不能使 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4滞胀与反滞胀对策从动态上考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方向变动。这种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可称为滞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