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和护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36630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59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终关怀和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终关怀和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终关怀和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终关怀和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终关怀和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终关怀和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终关怀和护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终关怀及护理,第一节 概述,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 二、死亡的标准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濒死(dying)即临终,指病人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结束。从社会意义上讲,生命的预期寿命在6个月之内者即谓处于临终期的临终者。,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死亡(death)传统的死亡概念是指呼吸和心跳停止。 美国布拉克法律辞典将死亡定义为:“生命永息,生存的灭失,血液循环停止,同时呼吸及脉搏等身体重要作用的终止”。死亡的社会本质定义:死亡是个体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二、死亡的标准,死亡是不可逆的脑死亡。 诊断标准有四点:

2、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要求以上四条标准在24小时内反复测试,结果无明显变化,并应当排除体温过低(低于32.2)和中枢神经抑制药的影响,即可作出死亡的诊断。,三、死亡过程的分期,濒死期(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时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发生严重障碍,神志不清,但有时意识尚存,表现出烦躁不安,感觉迟钝。肌 张力丧失,大小便失禁,种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变浅、弱,出现潮式或间歇呼吸。说话困难,听觉最后消失。,三、死亡过程的分期,临床死亡期,主要特征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但各种组织中仍有微弱

3、代谢活动。在一般条件下,持续时间为46分钟,但在低温条件下可延长1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此期由于重要器官代谢过程尚未停止,如对失血、窒息、触电等致死的病人给予积极抢救复苏,仍有生还的可能。,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从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机体已不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第二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 三、临终关怀的目的和理念 四、临终关怀的组织,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

4、关怀又称安宁照顾、终末护理等,指由社会各层次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支持和照料。,临终关怀的发展,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为桑得斯博士(D.C.Saunders)。1967年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 1988年7月,黄天中博士、崔以泰教授在天津医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建立了临终关怀病房;1998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宁养院,从而开始了国内临终关怀服务的推展工作。至今有200多家,较规范的有100多家。,临终关怀的目的,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

5、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并使家属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临终关怀的理念,(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组织形式,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1)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如北京松堂医院; (2)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3)居家式临终关怀; (4)癌症患者俱乐部。,第三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和护理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三、临终病人的家属的护理 四、丧亲者的护理

6、,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与护理,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美国罗斯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发展阶段,即五个典型阶段:,1.震惊与否认期(shock and denial) 2.愤怒期(anger) 3.协议乞求期(bargaining) 4.忧郁期(depression) 5.接受期(acceptance),1.否认期,当病人间接或直接听自己可能会死亡时,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否认:“不可能”、“他们一定是搞错了”,否认病情恶化的事实,希望出现奇迹。有的病人到临终前一刻仍乐观的谈论未来的计划及病愈后的设想。对此期病人,不可将病情全部揭穿。与病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表示热心、支持和理解,经常出

7、现在病人的身边,让他感到没有被抛弃,而时刻受到人们的关怀。同时也要防备少数病人心理失衡,以扭曲方式对抗此期的负重感。,2.愤怒期,当病人经过短暂的否认而确定无望时,一种愤怒、妒忌、怨恨的情绪油然而起“为什么是我?这太不公平了”,于是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接近他的医护人员及亲属身上。对临终病人的这种“愤怒”,应该看成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求生无望的表现。作为医护人员要谅解、宽容、安抚、疏导病人,让其倾诉内心的忧虑和恐惧,这样对病人是有益的,切不可以“愤怒”回击“愤怒”。,3.协议期,承认死亡的来临,为了延长生命,病人会提出种种“协议性”的要求,希望能缓解症状。有些病人认为许愿或做善事能扭转死亡的命

8、运;有些病人则对所做过的错事表示悔恨。护士应看到这种情绪对病人是有益的,他能提供合作,延缓死亡的日期。因此,要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即使难以实现,也要做出积极努力的姿态。,4.忧郁期,尽管采取多方努力,但病情日益恶化,病人已充分认识到自己接近死亡,心情极度伤感,抑郁寡欢。此时病人可能很关心死后家人的生活,同时急于交待后事。对这期病人,允许其哀伤、痛苦和诉说他的哀情,并耐心倾听。同时还应鼓励与支持病人增加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5.接受期,经历一段忧郁后,病人的心情得到了抒发,面临死亡已有准备,极度疲劳衰弱,常处于嗜睡状态,表情淡漠,却很平静。护士应尊重病人的信仰,延长护理时间,让病人在平

9、和、安逸的心境中走完人生之旅。,临终病人心理活动的五个发展阶段,并非前后相随,而是时而重合、时而提前或推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掌握病人千变万化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1)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 (2)鼓励家属表达感情 (3)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 (4)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5)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四、丧亲者的护理,丧亲者的心理反应:1、震惊与不相信2、觉察3、恢复期4、释怀,四、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1、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2、病程长短 3、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 4、其它支持系统 5、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四、丧亲者的护理,1、做好尸体护理 2、鼓励家属宣泄情感 3、心理疏导,精神支持 4、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 5、丧亲者随访,结束语,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让濒死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终点是临终关怀的意义和最终目的。,世界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人在临终的时候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晖、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