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481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管理专题研究第一专题第一专题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概述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概述1、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及其主要职能。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及其主要职能。 答: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及其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 民银行)。 中央政府职能:维护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调节社会总供求关 系; 国家发改委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 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财政部职能: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 统一

2、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进一步健全货币 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国家和金融安全。 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从消费需求看:模仿性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激活需求的重 要性显著上升,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 作用;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 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 碍,使投资继

3、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 展的重要动能,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化,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 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从生产能力和产业 组织方式看: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升级,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 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足劳动力减少, 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 展新引擎;从市场竞争特点看: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 全国市场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 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从环境资源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 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化解以高 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 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 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 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3、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分析我国经济新

5、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论述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论述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 一、明确“区间调控”。确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下限是稳增长、保就 业。在上限和下限之内都是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不超出这一范围,就不用采 取应急性政策,就要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 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具体要求: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 松紧适度。二、实施“定向调控”和“微刺激”。在政策运用上不搞“大水漫灌”和强刺激,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6、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喷灌”“滴灌” 和预调、微调,注重精准发力,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主要措施:改善小微企业发 展环境,促进创业创新;多管齐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多方筹资加快棚户区改造;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重点群体实施倾斜性就业创业政策。第二专题第二专题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调控作用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调控作用 答:(一)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是维持政府自身生存和满足其行 使政治、经济等各种职能需要的基本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预算通常是通过预

7、算差额(包括赤字、 盈余及大体平衡)和预算结构而实现其调节作用的。 (二)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 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 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三)公债。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 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它是财政信用的一种形式。公债在实现在这政策目标中的作用: 第 一,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第二,通过改变投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第三,调节货币供 应量,使总供求趋于平衡。 (四)财政投资。财政投资是指财政

8、安排的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支出。它是政府直接参与物质生产 领域的一种形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工具。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 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 。 (五)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无偿地补助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 的支出。它是国家财政通过对分配的干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支 持生产发展,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物价,维护生产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2、2008 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

9、模;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 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一 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3、 、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作用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一)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 求,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最典型的方式就是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当 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 到平衡。 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有两个措施: 一是减税 。一般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

10、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二是扩大 预算支出规模。 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分配活动来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也称 盈余性财政政策。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 这种政策的典型方式是通过财政盈余来压缩政府支出规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增税和 减少财政支出。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 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

11、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 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 (三)平衡性(中性)财政政策。平衡性(中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 需求保持中性。即财政的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一般而 言,这种政策可以理解为收支平衡政策,按这一政策的要求,不宜有大量的结余,也不允许有大 量的赤字。 4、不断改善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措施、不断改善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措施 答:一、科学把握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化为中低速增长;财 政支出刚性增长要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

12、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花钱买 机制,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策可持续;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 撑性作用;坚持依法治思维推进财税改革,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坚持底线思维,注重供给管理, 坚持精准发力;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经济治理。二、深化 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完整、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 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三是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第三专题第三专题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货币政策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类型及其主要功能货币政策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货币政

13、策主要有三种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它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 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货币政 策。 主要内容:放松银根,扩张信用,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快速和较大幅度地增长。 主要功能:在于增加货币供给。 (2)紧缩性货币政策。它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 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主要内容:抽紧银根,收缩通货。 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总需求增长。 (3)均衡性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

14、前提下,货币供应 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也就是能够实现物价稳定,同时又能满足与之相应的国民生产总 值增长,这种状况下的货币供应量就是适度供应量。均衡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在较长期内稳定、 适度地供应货币量。 主要内容:按照国内(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通胀率)之和来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 率,以使货币供应量形成的社会需求与供给(总产出)之间保持一种对等关系。 2、分析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其特点分析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其特点 答: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 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特点:威力巨大、它的变动对各类

15、银行的影响不一致。二、 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 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特点:不随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 变动而变动,完全由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来决定;是一种短期贷款利率;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认为收缩银根时,卖出证券收回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 数量,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亦然。特点: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四、再贷款:中央银 行通过适时调整在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 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特点: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下降、结构和投向发

16、生重要变化。五、利率: 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需要,适时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调整,影响社会资 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特点:更具灵活性、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六、常备借贷便利: 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属央行的非常规操作,对象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 行。操作内容不即时公开,利率水平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特点: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根据需求 申请;央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交易对手覆盖面广。七、中期借贷便利:通过调 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 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特点:14 年 9 月创设, 将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为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央行设立了货币 政策委员会,其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 货币政策事项。二、不断完善货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