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479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治疗(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12年5月,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一 ) 概述,是以血小板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与免疫机制异常造成血小板减少有关。 其特征是未成熟的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系统被吞噬细胞破坏,大量血小板在脾、肝和/或骨髓被清除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内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循环中出现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 临床表现多为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量过多 。,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二)诊断标准,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

2、,有成熟障碍 以下5项中应具有其中一项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 PAIgG增多 PAIgC3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妊娠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等所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总之,ITP的诊断除了结合该病的自身特点外,仍以排除诊断法为主,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三)ITP分型(专家共识),新诊断的ITP:指诊断后3个月以内的血小板减少的所有患者 持续性ITP:指诊断后3-12个月血小板持

3、续减少的所有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不能维持完全缓解的患者 慢性ITP: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所有患者 难治性ITP:指满足以下所有三个条件的患者:脾切除后无效或者复发;需要(包括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治疗以降低出血的危险;除外了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确诊为ITP。 重症ITP: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显著的皮肤黏膜多部位出血和/或内脏出血。,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治疗目的: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数量。 治疗原则:PLT50xl09L(或30X109L),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紫癜,罕见发生重度出血,常规不需要治疗;PLT3

4、0X109L (或50X109 L ),伴有明显的粘膜出血或潜在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胃溃疡等)者,有治疗指征,可用糖皮质激素; PLT20X109L ,有明显粘膜出血或有严重威胁生命的出血患者应立即住院行重危护理,应用大剂量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输注血小板;经内科治疗半年,血小板数仍低于30xl09/L,有出血症状,可行脾切除治疗。,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治疗的方法: 支持治疗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免疫抑制剂治疗 脾切除 其他,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支持治疗 : (1)止血:氨甲环酸、止血敏或立止血等;(2)控制感染:特

5、别是急性ITP,常伴有感染;(3)血小板输注:PLT20109/L,或者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防止 各种创伤及颅内出血,同时输注血小板悬液16U,采血后6h内输入为宜,可保持80%90%的血小板活力,而采血后24h者,其活力明显下 降。,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 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可能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抑制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和或阻滞单核巨噬细胞对结合抗体的血小板清除作用,减少血小板的过多破坏和在脾脏内的阻留,使血小板寿命延长;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出血症状;刺激骨髓造血:对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发作的出血症状均有一定疗效,近期有效率达70%-90%

6、,但停药易复发。泼尼松常用剂量为每日12mg/kg .现有用地米片40mg/天,连用4天。,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一般用400mg/kg.d,连用 5天,3-4周重复1次,多用于急性ITP及出血较重者。70%左右的患者有效。,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 治疗适应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明显;初治后数月至数年后复发的病例。通常与糖皮质激素合用。,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常用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vcR):1.52mg次,每周1次,静脉滴注维持68h对难治型病例较 好疗效需46周。一般用药后12周血小板即回升,停药后23周大多数病

7、例又可复发;也有间歇性给药而可维持血小板不下降的报告。该药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环磷酰胺:口服量为每日50200mg;或静脉注射,每隔3-4周1次,每次400mg-600mg,一般需36周才获效果,血小板回升后再维持4-6周。硫唑嘌呤:1.53mgkgd),分3次口服。一般需治疗数月后才见疗效,该药较安全,可以长期维持治疗但完全缓解者不多见。临床上与泼尼松合用,疗效更好。,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脾切除:切脾的适应证为: (1)慢性成年患者,经半年以上积极中医结合内科治疗无效者。 (2)妊娠6个月内出血严重者。 (3)有颅内出血倾向,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者。切脾后宜继续中医中药巩固治

8、疗。,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四)治疗,达那唑: rhTPO(特比澳): 白细胞介素11: 美罗华:,西医诊治ITP的进展 (五)疗效标准,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持续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临床治愈。 良效:血小板计数升至50109/L以上,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无或少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 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一)病名的认识,中医无此病名,据其证候,当属血证之紫斑,发斑、衄血、肌衄、葡萄疫、崩漏等。 黄帝内经首载有衄血、后血等血证。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多食饮则

9、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指出饮食、劳倦因素可致出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 “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不知病源也。”认为本病治疗困难,病因不明。王氏主张用血府逐瘀汤等活血祛瘀治疗,首创本病从瘀血论治之大法。 目前中医临床入径把本病的中医病名暂定为“紫癜病”。,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机,邪毒内蕴,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阻络,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一、邪毒内蕴:外邪侵袭、蕴毒于内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急性型即属此类。特别是小儿由于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遭受外邪侵袭。

10、“六气之邪,皆从火化”。正如丹溪手镜发斑所说:“发斑,热炽也。”,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一、邪毒内蕴,外邪侵袭 蕴毒于内,血溢脉外 留于肌肤,血随火升 上出清窍,移热下焦 灼伤阴络,邪毒 气血 相搏,吐血、鼻衄,便血、溺血,发为紫癜,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二、阴虚火旺:朱丹溪平治会萃中云:“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常饶,阴道常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至十四而经行,至四十九而经断,可见阴血之难成易亏如此。阴气易亏,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固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因此阴虚火旺常可引起衄血发斑。,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

11、病因病机,小儿纯阳 之体阴不 足阳有余,久病失调,肝肾阴亏,情志 饮食 劳倦,脏腑内伤,胃阴 肾阴 亏虚,阴虚火旺火热灼伤脉络溢于肌肤紫癜,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三、气虚不摄:气能生血、摄血。血证论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此处所言之气乃为脾气。,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三、气虚不摄,饮食不节 素体脾虚 小儿脾常不足,气血生化乏源 气血不足 加之反复出血 气随血脱,气虚不能摄血 脾虚不能统血,衄血 紫癜 便血 溺血,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四、瘀血阻络:脾胃虚弱或

12、肾精亏虚皆可引起气血双亏,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为气之守,血少则气散,故气滞不行,血运不畅则局部血流凝滞,瘀阻于脉道使血液不循常道而行,溢于脉外而见血证。,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虚损为本:本病是一本虚标实之证。是以脾、肾虚损为本。肾主骨生髓,主藏精,精血同源,肾精不仅可以化生为肾气,也能够化生为血液。如张氏医通指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其次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灵枢痈疽云:“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二)病因病机,热毒、血瘀为标热迫血行多见

13、于急性 ITP 或慢性 ITP 急性发作期。外感内伤,蕴毒于内,血热妄行而溢于脉外,即所谓“血无火不升”,“出血总缘于热”。血证论云:“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景岳全书血证亦云:“血本阴精,不宜动也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瘀血:贯穿于ITP 的始终,瘀血既是出血的病理产物,同时瘀血阻络又使血不循经而加重出血, 血证论言:“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此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三)辨证论治,本病治疗当分虚实,可根据起病缓急、病变部位、出血颜色、舌苔脉象等加以判断。,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

14、三)辨证论治,1.血热妄行证(热盛迫血)主证:发病急骤,壮热口渴,烦躁不宁,出血倾向较重,肌肤大片紫斑,色深,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咽干舌燥,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浮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生地、丹皮、双花、连翘、石膏、紫草、仙鹤草、小蓟、白茅根、黄连、竹叶、玄参、羚羊角粉、麦冬、藕节等。出血明显可加用三七粉、艾叶炭、黄芩炭、棕榈炭等炭类止血药。,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三)辨证论治,2.阴虚火旺证(阴虚内热) 主证:起病缓慢,病程长,皮下瘀斑时轻时重,多呈散在,色红,或有鼻衄、齿衄,伴头晕耳鸣,身

15、倦无力,心烦不宁,手足心热,五心烦热,或有潮热盗汗,口渴不欲饮,舌质红,无苔或花剥,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玄参、知母、龟板、女贞子、旱莲草、仙鹤草、川牛膝、生地、丹皮、茜草、黄芩、卷柏、石膏等。,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三)辨证论治,3.气不摄血证主证:起病缓慢,紫斑色紫暗淡,多散在出现,时隐时现,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女子月经绵绵不断,量多色淡,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四肢倦怠,胃纳欠佳,腹胀便溏,或有便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云苓、焦三仙、当归、杭芍、生地、熟地、

16、补骨脂、肉桂、仙鹤草、三七粉、茜草等。,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三)辨证论治,4.瘀血阻络证 主证:瘀斑色紫而暗,月经有血块,毛发枯黄无泽,面色黧黑,或伴有胸闷胁痛,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则:化瘀通络,活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等。此证型可单独一型,但一般与其他三型合并存在,即所谓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同时本病是一慢性病,又有久病入络之说。在其他证型的辨治过程中常同时加用活血化瘀之剂,以防止血留瘀。,ITP(紫癜病)的中医诊治 (四)单方验方,紫草30克,侧柏叶10克,连翘10克水煎服。适用于本病属热证者。红枣10克,侧柏叶15克水煎服。适用于本病属气血虚,瘀血内阻者。三七粉3克,每日3次,冲服。适用于本病属气虚瘀阻者。花生衣50克水煎服。适用于本病各种类型。五根汤:茜草根、板蓝根、瓜蒌根、白茅根、紫草根各30克,槐花、地榆、丹皮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瘀热化毒内伏之紫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