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63795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节,旅行的路线:,1、绘制旅行路线: 在轮廓图上画出食物在体内所经过的路线(入口(口腔)出口) 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完成以后小组交流说说你这么想的理由!,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小组讨论分析:,1、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2、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3、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又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小组内讨论,并完成记录表),消化系统各器官特征和功能观察记录表,器官名称,观察项目,咀嚼、吞咽,管子,直而光滑,运输,袋子、有弹性,磨碎、分解,细而长,褶皱,粗而短

2、,充分吸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少部分水分,形成粪便、利于排出,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宽敞,牙齿、舌头、唾液,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实验证明:,实验一: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将馒头撕成小块放进袋中,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实验二:在一个吸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想办法使米粒从管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实验中的吸管相当于我们的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请同学们结合消化器官图和记录单上的内容,总结一下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食物最先进入人体的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3、变得细碎。口腔中还有口腔腺,它能分泌唾液帮助食物消化。接下来进入的是食管。食管直而且十分光滑,食物很容易能通过,所以他的主要作用是输送食物,食物在食管内不消化。食物通过食管后就进入了胃。胃的形状有点像袋子,外部有三层肌肉,帮助胃慢慢蠕动,蠕动时食物渐渐被磨碎并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能帮助食物消化。,接下来食物又进入小肠内。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食物在这里被分解成小分子。为什么小肠会有如此大的本领呢?小肠长5-7米,内部有很多褶皱,这样食物在通过小肠时会与小肠内壁充分接触,食物中的营养就被充分吸收了。小肠内还有肠液,有肝脏上的胆分泌的胆汁,还有胰分泌的胰液,这些消化液都能帮助食物的消化。最后食物进入大肠。大肠短而粗,长度约1.5米。在大肠内食物变成了残渣。大肠可以储存食物残渣,还可以吸收少量的水。,友情提示:,保护消化器官,请做到以下几点: 1、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 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