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348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官科中医健康教育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赤行眼(结膜炎)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结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而引起的结膜组织炎症。健康教育:1. 按时滴眼药水,先滴健眼,在滴患眼。2. 中药汤剂宜温服。3.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禁烟酒。4. 安心静养,消除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治疗。绿风内障(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指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以视网膜视神经纤维萎缩、视盘凹陷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健康教育:1. 不宜在暗室停留,看电视不应连续超过 1 小时,周围环境要适当照明。2. 心情开朗,安心静养,勿忧思恼怒,以防眼压升高。3. 需要手术者,应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4. 按时服药,定时

2、测量眼压。5. 宜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禁烟酒、浓茶及辣椒。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健康教育处方 200 张任何原因引起的晶状体的透明性下降,称之为白内障。健康教育内容:1. 安心静养,勿恼怒,调畅情志。2. 宜食益气、补血之品,忌辛辣煎炸食物。3. 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者,术后一周应减少头部活动及弯腰用力动作。慢性扁桃体炎(慢乳娥)健康教育处方 200 张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来的。健康教育:1、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2、 饮食:多食蔬菜水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3、 避免劳累、受凉及烟酒过度等诱因。4、 保持口腔清

3、洁。耳眩晕(梅尼埃病)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疾病,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为主要临床特征。健康教育:1.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加强自我保护,眩晕发作时减少头颈部活动,且不宜进食,防止呕吐物呛入气道。3.忌食过咸及刺激性之物,戒烟、酒、浓茶等。4.如发生一侧性头痛或偏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血压升高、视力改变、呕吐时,及时报告医生。鼻渊(鼻窦炎)健康教育处方 300 张是指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健康教育:1. 锻炼身体,避免感受风寒,常用冷水洗脸,鼻部按摩,增强抵抗力。2. 加强自我保护,注意保暖,避免粉尘环境,感冒流行季节,出门宜戴口罩。3. 擤鼻涕时

4、,先擤紧一侧鼻窍,涕出后再擤另一侧,鼻塞时,不可强行擤鼻,以防涕液入耳窍,引发他症。4.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禁烟酒。鼻衄(鼻出血)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指鼻部流血。健康教育:1. 锻炼身体,避免低头作业,保持鼻窍湿润。2. 去除挖鼻习惯,调节情志,忌暴怒、郁闷。3. 多食凉水果和蔬菜,以生津养液,滋润鼻黏膜。4. 鼻出血时,安慰患者,及时清理血迹,解除恐惧、紧张心理,保持平静心态,配合治疗。喉痹(咽炎)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健康指导:1.注意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防止风邪、风尘、烟雾等刺激。2.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3.平时不高声讲话或过度长谈

5、,避免咽喉劳累。4.饮食宜清淡,不食辛辣、烟熏及生冷食物,尽量不喝冷饮,禁烟酒。蛇串疮(带状疱疹)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急性小水泡为特征的皮肤病。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怒,情绪开朗,心气调和。2.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鱼腥虾蟹等发物。忌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5.局部遗留神经痛时,给予积极治疗。白疕(银屑病)健康教育处方 100 张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有代表性的红斑、丘疹、鳞屑性慢性皮肤病,在红色丘疹或斑片上覆有银白色多层鳞屑,以四肢伸侧、头皮和背部多见。健康教育:1. 此病顽固,易复发,应避免急躁和不安的情绪,忌怒,心气舒畅,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 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及适当文体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3. 合理调配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发物,室温宜凉爽。忌热水烫澡,避免搔抓。4. 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必要时加以记录,定期复查,为医师治疗疾病提供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