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atp和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6252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atp和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0—atp和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0—atp和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0—atp和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0—atp和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atp和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atp和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P和酶,郑集高级中学 高一生物组,有种虫儿真奇怪, 一盏灯笼随身带, 黑夜点灯满天飞, 繁星闪闪真可爱。,猜谜语:,萤火虫,活动单元一、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识记】 1.ATP的中文名称是 。TP是由_、_、_组成,其中A代表 ,T代表 ,P代表_。 2.ATP的分子结构简式为 ,用符号_表示高能磷酸键,ATP含有_个高能磷酸键, 的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容易_断裂。 3.(1)ATP水解:生成_(_)和_(_),同时 能量,参与各种生命活动;(2)ATP合成(图4-1): 和Pi,利用 释放的能量,形成ATP。(3)ATP和ADP相互转化的意义: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在活

2、细胞中永不停息地进行着,这既为生命活动 ,又避免 。 4.在生物体内,ATP 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 ;在能量的转换中,也起这关键作用。 5.能源物质小结: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主要能源物质是 ,主要储能物质是 ,植物细胞中主要储能物质是 ,动物细胞中主要储能物质是 ,直接能源物质是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1分子腺嘌呤 1分子核糖 3分子磷酸,腺嘌呤核苷(腺苷) 3个 磷酸基团,A-PPP,2 末端,水解,二磷酸腺苷 ADP 无机磷酸 Pi,释放,ADP,生物化 学反应,提供能量 能量白白流失,直接 能量,糖类,脂肪,淀粉,糖原,ATP,生命活动的能量“通

3、货”ATP,一、ATP分子的结构,腺嘌呤,核糖,腺苷(A),磷酸基团,三磷酸腺苷,A-PPP,腺苷(A),二.ATP的利用途径,总结:ATP的功能:直接为生物体的各种需能反应提供能量。,三.ATP的形成途径,人、动物、 真菌等,绿色植物,细胞呼吸,此过程中: 物质 ,能量 ,酶 ,场所 。,思考: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否可逆?,结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不可逆的,可逆,不可逆,不同,不同,酶,郑集高级中学 高一生物组,【识记】阅读书本64-66页,完成下列问题: 1.酶通常是由_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_,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还有少部分是 RNA 。 2.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 ,

4、在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称为_。 3.在 的条件下,酶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即酶具有 。 4.教材P66知识海洋中:分子从_转变为容易发生反应的_状态所需的能量称为_。酶催化作用的实质就是_,使化学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加快化学反应。 5.酶还具有_,一种酶只能催化一定的反应物(_)发生反应。在酶促反应中,酶发挥催化作用与 有关。 6.酶的特性: 、 、 。,活动单元二、酶与酶促反应,常温、常压、适宜的pH等温和的,活细胞,有机物,蛋白质,酶促反应,酶活性,高效性,酶的活性中心,常态,活跃,活化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专一性,底物,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一、酶的概念:,绝大多数

5、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活细胞,催化作用,无,少量,较多,很多,火星变亮,无,二、酶的特性,实验步骤,思考: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助燃性较强,助燃性更强,1.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2.步骤二中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3.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目前发现的酶有4000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6、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证明: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较高,.图甲曲线中点的含义: A点、C点_; D点_;图甲曲线中线段的含义: AB段(不包含A点): ; BC段(不包含C点): ;,分析图甲曲线中点、线段、曲线的含义,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最适pH,一定PH范围内,随pH逐渐增大,酶活性逐渐增大,超过某一pH后,随pH逐渐增大,酶活性逐渐下降,图甲曲线中曲线ABC的含义(不包含A点、C点): _,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在一定的pH下,酶活性最大,高于或低于此pH,酶活性均降低,.图乙曲线中点的含义: A点_; C点_; D点_;图乙曲线中线段

7、的含义: AB段:_; BC段(不包含C点): _;,分析图乙曲线中点、线段、曲线的含义,低温时,酶活性较低,高温时,酶活性丧失,最适温度,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逐渐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大,超过某一温度后,随温度逐渐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小,图乙曲线中曲线ABC的含义(不包C点):_,一定范围内,随温度逐渐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大,超过某一温度后,随温度逐渐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小,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其本质相同吗?,不同,过酸、过碱或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1:探究温度对

8、酶活性的影响,变蓝 不变蓝 变蓝,【特别注意】 .实验室使用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5075。 .由于H2O2不稳定,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不选择H2O2作反应物。 .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是干扰条件。 .本实验中先要分别控制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温度,然后再混合,否则会使实验失败。,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较高,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复燃,只有在适合的pH下酶活性最高,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中,如果三支试管产生的气泡量都很少,可能原因是?.若实验设计成pH对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有何不妥?,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也会发生自然水解,斐林试剂的Cu(OH)2可与HCl产生中和作用,使斐林试剂失去鉴定作用。,过氧化氢溶液放置时间过久,已经大量分解,四、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浓度,底物浓度,在底物充足的情况下,,在酶量一定(其他条件适宜)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超过这一范围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