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产规范(gmp)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36203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生产规范(gmp)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良好生产规范(gmp)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良好生产规范(gmp)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良好生产规范(gmp)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良好生产规范(gmp)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好生产规范(gm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生产规范(gmp)(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规范,良好生产规范 (GMP),良好生产规范(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GMP)概述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食品生产良好生产规范的文件管理,第一节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概述,一、GMP的概念 GMP是为保障产品质量而制定的贯穿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是一种重视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GMP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几方面: (1)对加工环境、厂房设施与结构的规范性要求。 (2)对加工设备与器具的规范性要求。 (3)对加工过程中用水的规

2、范性要求。 (4)对原辅材料管理的规范性要求。 (5)对生产管理(加工、包装、消毒、标签、贮运等环节)的规范性要求。 (6)对成品管理与实验室检测的规范性要求。 (7)对企业卫生设施的规范性要求。 (8)对卫生和食品安全控制的规范性要求。 (9)对人员卫生管理的规范性要求等。,二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起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修改法的规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的GMP,并于1963年通过美国国会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予以颁布。196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实施GMP管理的观点引用到食品的生产法规中。WHO在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向各成员国首次推荐了GMP。,三 食

3、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一) 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国际标准及文件共有13卷,包括237个食品产品标准,41个卫生或技术规范,2374种农药残留限量、1005种食品添加剂、有关农药兽药的规定等。,(二) 美国1963年年FDA制定了药品GMP,并于第二年开始实施。1969年美国又公布了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储存的现行规范,简称CGMP或FGMP基本法。 1969年美国公布的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储存的现行良好制造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A部分总则:定义、现行的良好操作规范、人员、例外情况; B部分建筑物与设施厂房和场地、卫生操作、设施卫生和控制; C部分

4、设备和工器具; D部分(用作预留未来补充); E部分生产和加工控制、仓贮和分销; F部分(用作预留未来补充); G部分缺陷水平部分。,美 国,21CFR part 110: 适用于一切食品的加工生产和贮存 21 CFR part 106 适用于婴儿食品的营养品质控制 21 CFR part 113 适用于低酸罐头食品加工企业 21 CFR part 114 适用于酸化食品加工企业 21 CFR part 129 适用于瓶装饮料,加 拿 大,卫生部(HPB)按照食品和药物法制定了食品良好制造法规(GMRF),欧 盟,对疾病实施控制的规定; 对农、兽残实施控制的规定; 对食品生产、投放市场的卫生规

5、定; 对检验实施控制的规定; 对第三国食品准入的控制规定; 对出口国当局卫生证书的规定。,欧 盟,有关食品卫生的法规(EC)852/2004 规定动物源性食品特殊卫生规则的法规(EC)853/2004 规定人类消费用动物源性食品官方控制组织的特殊规则的法规(EC)854/2004,(四)GMP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在我国实施GMP的意义: 1. 为食品生产过程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 2. 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食品质量; 3. 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督检查依据; 4. 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出口食品企业GMP: 1、1984年,原国家商检局首先制定了类似GMP的卫生法规出

6、口食品厂、库最低卫生要求; 2、几经修改后,于1994年11月发布了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 3、2002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的附件二相当于我国最新的食品GMP,其主要内容共19条,其核心是“卫生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食品生产卫生规范 1、自1988年卫生部开始制定食品企业卫生规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予以发布,类似于国外广泛应用的GMP管理方法。 2、至今卫生部共发布20个国标GMP,其中含有1个通用GMP和19个专用GMP,并作为强制性标准予以发布。 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国内GMP:食品卫生

7、法 (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公布) 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7718-2004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 GB 14881-199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登记管理规定 (9个) 19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 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菌卫生管理办法 糕点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煎炸油卫生管理办法 混合消毒牛乳的卫生管理办法 食糖卫生管理办法 糖果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 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酒类卫生管理办法 粮食卫生管理办法 蜂蜜卫生管理办法 蛋与蛋制品卫生

8、管理办法,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卫生管理办法 汽酒卫生管理办法 茶叶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 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

9、法,19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1 罐头厂卫生规范 11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 2 白酒厂卫生规范 12 果酒厂卫生规范 3 啤酒厂卫生规范 13 黄酒厂卫生规范 4 酱油厂卫生规范 14 面粉厂卫生规范 5 食醋厂卫生规范 15 巧克力厂卫生规范 6 蜜饯厂卫生规范 16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7 糕点厂卫生规范 17 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8 乳品厂卫生规范 18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9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 19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 10 饮料厂卫生规范,更新,GB12693-200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12695-2003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19303-2003熟肉制品企业生

10、产卫生规范 GB19304-2003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我国食品GMP与国际组织相比存在的差距具体体现在:1、CAC食品卫生通则强调整个“食品链”的卫生控制,而我国尚未引入“食品链”的概念。2、我国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没有引入“HACCP”概念。3、我国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没有对“产品信息和消费者意识”做任何说明。4、我国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没有对“培训”做任何说明。5、我国没对每一环节卫生标准进行准确、细致的描述。6、与发达国家GMP等效性差。,第二节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内容与要求,GMP管理有四个关键要素:1由合适的人员来生产与管理2选用良好的原材料3采用规范的厂房及机

11、器设备4采用适当的工艺,一.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内容的基本要素其内容的基本要素包含先决条件、设施、加工与储藏及分配操作、食品安全措施和管理职责五个方面。 (一) 先决条件 工厂建筑、道路、行程; 适合的加工环境; 地表供水系统、废物处理等。 (二) 设施 制作空间、贮藏空间、冷藏空间、冷冻空间的设置; 排风、供水、排水、排污、照明等设施条件; 适宜的人员组成等。,(三) 加工、储藏、分配操作 1. 物料购买和贮藏; 2. 机器、机器配件、配料、包装材料、添加剂、加工辅料的使用及合理性; 3. 成品外观、包装、标签和成品保存; 4. 成品仓库、运输和分配; 5. 成品的再加工; 6. 成

12、品抽样、检验和良好的实验室操作等。,(四) 食品安全措施 1. 特殊工艺条件如热处理、冷藏、冷冻、脱水和化学保藏等的卫生措施; 2. 清洗计划、清洗操作、污水管理、虫害控制; 3. 个人卫生的保障; 4. 外来物的控制、残存金属检测、碎玻璃检测以及化学物质检测等。 (五) 管理职责 1. 管理程序、管理标准、质量保证体系;2. 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人员培训周期及预期目标 。,二.我国各类食品GMP中一般卫生管理规定 (一) 食品厂的设计1.选址(1)地势干燥、交通方便、有充足水源。(2)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源。(3)厂区远离有害场所。,2.布局(以下3条是最基本的)(1

13、)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及本厂特点制定整体规划。(2)厂区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3)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整,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生原料与熟食品均应杜绝交叉污染。,(二) 厂房 1. 高度(不低于3米,能满足工艺卫生要求) 2. 占地面积(人均占地不少与1.5m2) 3. 地面( 平整、略高于道路路面,使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防滑材料铺砌) 4. 屋顶(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的浅色材料) 5. 墙壁(用白瓷砖或其它防腐材料装修高度不低于2米的墙裙) 6. 门窗(严密不变形,有防蚊蝇、防尘设施,窗台

14、离地面1米以上,内侧下斜450) 7. 通道(宽敞) 8. 通风(良好。饮料、熟食、成品包装等生产车间应增设水幕、风幕或空调设施) 9. 采光、照明(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照明设备应加防护罩) 10. 防鼠、防蚊蝇、防尘设施,(三) 设备与设施 1. 设备、工具、管道(材质、结构、设置、安装) 2. 卫生设施(1)供水(符号饮用水标准GB5749)(2)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不得污染厂区和道路)(3) 废水、废汽(气)处理系统(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规定)(4) 更衣室、淋浴室、厕所(设个人衣物存放柜、鞋架,厕 所不与车间相通)(5) 洗手设备(设在车间入口处和车间内适当位置) (6) 清洗、消毒设

15、施(设备容器用具的清洗消毒设施,车间进口处设工作鞋消毒池) 3. 储存与运输设备(原料库、成品库,地台板,标识,必要时配备冷藏车) 4. 卫生质量控制设施(理化及微生物检验,有无菌室),某生产车间,(四) 人员 1. 拥有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 2. 负责人受过专门培训,具有生产及质量、卫生管理经验; 3. 卫生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受过专门培训; 4. 卫生质量控制人员受过专门培训; 5. 采购人员掌握鉴别原料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6. 生产人员受过上岗培训,具备生产操作能力; 7. 各类人员具备做好个人卫生的能力;8. 工厂应建立各类人员的卫生、技术培训及考核挡案。,(五) 卫生管理 1. 机构和人员建立专门卫生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 2. 管理制度 (1) 环境卫生制度 (2) 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 (3) 清洗、消毒制度 (4) 废弃物处理制度 (5) 除虫灭害制度 (6) 危险品管理制度 (7)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8) 健康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