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35920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归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复习之一,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 分析归纳,2011。5。22,平明中学,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考文 言文的考试题型。 2、找出文言文题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总结文言文内容的特点。 3、针对文言文考点,明确文言文的复习方法。,(2008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D )(3分) A去逾四十里之虚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贼易之,对饮,酒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虚吏白州/腰白玉之环 D郎诚见完与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 之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久之,目似瞑 C先

2、帝称之曰能 D辍耕之垄上,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与其卖掉他(这个小孩)两人平分,哪如我一个人独吞这笔款(独占这个好处)呢?(注意“分” “专”的理解。)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刺史颜证觉得区寄奇特不凡(认为区寄非同一般),想留下他做个小差役,区寄不答应。(关键点:“奇”的活用,省略成分的翻译) 11请概括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 (3分) 1)机智或聪慧。(2)勇敢坚强或不畏强暴。(3)镇定沉着冷静。(4)不慕荣利。(每点1分,答出3点得满分 ),(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乡里那些搞抢劫绑架的人,斜着眼看他,没有哪个敢经

3、过他的家门。(注意“行”“侧目”的翻译,“行”为做、干或从事,“侧目”为斜着眼睛看),(2009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分)(D)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 彼竭我盈故克之 B未有其比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 卒数万人 D久之不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6分)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10、用斜线()为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1、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

4、问题。(4分)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2010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3分) 亲自在田间耕

5、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 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 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1、共 15 分,共 4 题 考法有:、选择题(3分)、断句(2分)、翻译(6分)、简答题(文言理解,3-4分) 2、内容上的共性 :人物传记类 3、来源:课外为主 4、中考考点有哪些?及分值?、实词解释(3分) 、虚词含义(3分) 、翻译(

6、6分) 、内容理解(3-4分) 、句读(2分) 5、共有考点: 、实词解释(3分) 、翻译(6分) 、内容理解(3-4分),总结归纳:,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四步: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标题能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放过“拦路虎”。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考试题型有:(总原则) 词语含义:由内而外翻译: 先直后意内容理解:原文、摘录和组织断句: 读懂原文,实战演练:,中考指南p43 第七篇 晏子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