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5383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电大)(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学 号 姓 名 学 校 专 业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一、一、设计资料设计资料(1)某生产厂房按正常运行状况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墙体厚 370mm。楼面面层为水磨石 ,梁板底面为 20mm 厚混合砂浆抹平。采用 C25 混凝土;梁中纵向受力钢筋为级,其余钢筋为级。试设计该楼盖(楼梯间在此平面之外,不考虑) 。(2)荷载标准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 km/0kN. 6q水磨石:;钢筋混凝土:;混合沙浆:2m/0.65kN3m/25kN3m/17kN厂房肋形楼盖结构平面示意图主梁(次 梁)120250

2、7200720036000750075007500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22500二、二、设计内容设计内容(1)构件截面尺寸设计(2)板的设计计算(3)次梁的设计计算(4)主梁的设计计算(5)绘制板的配筋图、绘制次梁的配筋图、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三、三、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计算书应书写清楚,字体工整,主要计算步骤、计算公式、计算简图均应列入,并尽量利用表格编制计算过程。(2)图纸应整洁,线条及字体应规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 1设计指导书设计指导书一、一、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本课程设计是水工

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组成、受力特点、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及板、次梁、主梁配筋设计等有较全面、清楚的了解和掌握,为从事实际工程设计打下基础。二、二、主要设计计算步骤主要设计计算步骤1 1构件截面尺寸选择构件截面尺寸选择(1)板(2)次梁(3)主梁2板的设计计算板的设计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1)荷载(2)计算简图的确定(3)计算板的弯矩设计值(4)板的配筋计算3次梁的设计计算次梁的设计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1)计算荷载设计值(

4、2)确定次梁的计算简图(3)计算内力设计值 (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4)承载力计算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主梁的设计计算主梁的设计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承受次梁传下的集中荷载及主梁自重。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简化为集中荷载)(1)荷载设计值(2)确定计算简图(3)计算内力设计值及绘制包络图1) 弯矩设计值2) 剪力设计值3) 弯矩和剪力包络图(4)承载力计算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 施工图绘制施工图绘制绘制板的配筋图、绘制次梁的配筋图、绘制主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3 3设计计算书 一构件尺寸设计1

5、.板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mmmmh5 .62402500 40190跨度.mml25002.次梁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llh)600400(127200187200 121181取, , 跨度.mmh500mmb250mml72003.主梁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llh)5 .937625(87500127500 81121取, , 跨度.mmh700mmb300mml7500二板的设计该厂房为四级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为级,结构重要性系数;按正9 . 00常运行状况设计,设计状况属持久状况,设计状况系数取 1.0。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结构系数;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 .

6、 1d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分项系数.05. 1G20. 1Q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1荷载 取宽为 1m 的板带计算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mkN /65. 065. 0120mm 板底混合砂浆 mkN /34. 017102. 090mm 钢筋混凝土板 mkN /25. 225109. 0mkNgk/24. 3活荷载标准值 mkNqk/0 . 60 . 61恒荷载设计值 mkNggkG/402. 324. 305. 1活荷载设计值 mkNqqkQ/2 . 70 . 62 . 1总 计 mkNqg/602.10考虑到次梁对板的转动约束,折算荷载为mkNqgg/002. 722 .

7、 7402. 32mkNqq/6 . 32 . 721 21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50250mm,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取为 120mm,则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 malln315. 2212. 0225. 012. 05 . 22101且 取mhlln3 . 2201ml3 . 201中间跨 mlln25. 2202跨度差 ,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 1m%10%2 . 225. 2)25. 23 . 2(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 1 所示。(板次梁ABCCBA图 1 板的计算简图(A)板的构造 (B)板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距计算见表 1.表 1 板的弯距计算值表截面边跨跨中

8、(1)离端第二支座(B)离端第二跨跨中(2)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C)(3)弯距系数mp111)()(2 0 mkNlqgMmp 10. 53 . 2602.10111210. 53 . 2602.10111235. 325. 2602.10161283. 325. 2602.1014124配筋计算, , 。 C25 混凝土, mmb1000mmh90mmh6525900.2/5 .12mmNfc级钢筋,,板的配筋计算见表 2。2/210mmNfy表 2 板的配筋计算表2(3)C截面部位1 B,轴线间轴线间,轴线间轴线间弯距计算值)10(6mmNM5.1-5.13.350.83.35=2.68-

9、3.83-3.830.8=-3.064弯距设计值)10(6 0mmNM4.59-4.593.0152.412-3.447-2.7582 00 bhfMcd S0.1040.1040.06850.05480.07830.0627s2110.110.110.0710.0560.0820.065yc sfbhfA0426426275217317252对轴线间的板带,其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考虑到板的内拱作用,其跨内截面 2,3 和支座截面 C 的弯距值可折减 20%,即乘以系数 0.8。三次梁的设计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1.荷载恒荷载标准值由板传来 mkN /1 . 85 . 22

10、4. 3次梁自重 mkN /56. 225)09. 05 . 0(25. 0梁底抹灰 mkN /085. 01725. 002. 0mkNgk/745.10活荷载标准值 由板传来 mkNqk/155 . 20 . 6恒荷载设计值 mkNggkG/28.11745.1005. 1活荷载设计值 mkNqqkQ/18152 . 1总 计 mkNqg/28.291828.11考虑到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折算荷载为mkNqgg/78.1541828.114mkNqq/5 .131843 432.计算简图选配钢筋1801018010 1808220815082008分离式实配钢筋面积43643627922

11、8335251选配钢筋1801018010 1808 18086 180108 1808弯起式实配钢筋面积436436279218358279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240mm,主梁截面为 300700mm.则次梁的计算跨度为:边跨 malln05. 7224. 023 . 012. 02 . 72101且 取mlln1 . 793. 6025. 1025. 1101ml05. 701中间跨 mlln9 . 63 . 02 . 7202跨度差 ,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10%2 . 29 . 6 )9 . 605. 7(算简图见图 2 板主梁次梁( )ABCCBA图 2 次梁的计算简图

12、(A)次梁的构造 (B)次梁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连续次梁各截面的弯距及剪力计算值分别见表 3 及表 4。表 3 次梁弯距计算值表截面位置边跨跨中(1)离端第二支座 (B) 离端第二跨跨中(2)中间跨跨中(3)中间支座(C)弯矩系数mb1112 0)(lqgMmb(kNm)30.13205. 728.29111230.13213.879 . 628.29161257.999 . 628.291412表 4 次梁剪力计算值表离端第二支座 (B)中间支座(C)截面位置端支座(A)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剪力系数vb0.450.600.550.550.55nvblqgV)(kN)0.4529.286.9

13、3=91.30.6029.286.93=121.750.5529.286.9=111.120.5529.286.9=111.120.5529.286.9=111.124承载力及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截面按 T 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 mmlbf2350705031 310mmsbbnf2500)2502500(250取较小值,即mmbf2350离端第二跨,中间跨 mmlbf2300690031 310mmsbbnf2500)2502500(250取较小值,即mmbf2300梁 高 .46535500,5000mmhmmh翼缘厚 .90mmhf肋

14、 宽 mmb250判别 T 形截面类型: )290465(9023005 .12)2(0f ffchhhbfmkNMmkNd/76.1583 .132.12/75.1086max故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梁宽,按单排筋考虑,即mmb250.465355000mmh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过程见表 5。表 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表截面位置边跨跨中(1)离端第二支座(B)离端第二跨跨中(2)中间跨跨中(3)中间支座(C)弯距计算值)10(6mmNM132.30-132.3087.13-99.57弯距设计值)10(6 0mmNM119.07-119.0778.417-89.613跨中)支座)(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