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5380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呈现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思维导图,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点二 河流水的补给,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四 (拓展考点)我国主要的水文灾害,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2.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 (2)缓解不同纬度 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 海陆 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

2、最主要的影响方 式是地表径流。,拓展运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1)沼泽地的形成原因,(2)干旱地区内流河断流成因,(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4)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命题视角一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 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答案 D 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

3、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 B 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 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B,命题视角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 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 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2017课标,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 发量 (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答案 C 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 平

4、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 C正确。,C,4.(2017课标,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 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答案 A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 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 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 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A,5.(2017课标,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

5、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 B 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 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 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B,考点二 河流水的补给,相互联系的水体 (1)存在形式 (2)水体类型:海洋水、 陆地水 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 海洋水 。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 相互补给 的关系。,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 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续表,方法技巧 1.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6、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区和地形条件判断,(2)依据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判断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 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 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 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应该以降水补给为主;图2所 示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大体吻合,应该属于 冰雪融水补给。,图1 图2,有些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 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3)陆地水体

7、之间的转换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 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 量在220 m3/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 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 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河的径流

8、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 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命题视角一 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 系,回答下面两题。,1.(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 的是 ( )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答案 D 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和河流具有互补关系,该关系只 能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D,2.(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关于该区域河、湖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 的是 ( ) A.湖泊储水量最

9、小的时间点是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比时间点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 D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 时间同步变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时间点湖泊与河流 的水位差比时间点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D,命题视角二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 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6江苏单科,7,2分)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10、,4.(2016江苏单科,8,2分)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答案 D B 本题组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较小。第3 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弱, 下渗减少,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峰值大、径流量大;第4题,第6年植被较第 1年有所恢复,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下渗增多,水土流失减 弱,河流含沙量小、流量峰值较小。,D,B,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 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面两题。,(教师用书专有)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11、( ) A.地 B.地 C.地 D.地,答案 D 由图b知,甲水文站和乙水文站都受到洪水影响,说明此次局 地暴雨应出现在两水文站上游河段。,D,(教师用书专有)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 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 C 乙水文站上游的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C,命题视角三 河流的补给类型和径流量变化特征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西流经中国 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位于中亚的巴尔 喀什湖。伊犁河虽然每年夏季均有汛期,但整体来说年内流量相对平 稳。据此完成下面两

12、题。,5.(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段考)使伊犁河形成汛期的主要补给形式 为 ( ) A.冰川融水 B.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答案 A 结合伊犁河所处地理位置可知,天山冰川融水为其重要补给 水源,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形成汛期。,A,6.(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段考)伊犁河年内流量相对平稳的主要原 因为 ( ) A.有大量湖泊调节径流 B.西风带来稳定的降水 C.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D.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稳定,答案 B 伊犁河流域的大气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常年降水相对稳 定,故伊犁河年内流量相对平稳。,B,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目前人类比

13、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淡水湖 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特点与表现,(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不均衡。 空间分布: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 时间分布: 夏秋 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 规模 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 效益 。 (3)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主要利用 河湖水 。 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发利用 浅层地下水 ,陆续开采深 层地下水,还开发了 海水淡化 技术。,3.合理利用水资源 (1)面临的问题及原因(2)应对措施 开源 节流,1.水资源丰

14、歉程度的指标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 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 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 水量,降水量越大,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温馨提示 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干旱属资源型缺 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

15、缺水。,命题视角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 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 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 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 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 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B,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

16、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 度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 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 正确。,A,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 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 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 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 求量大,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