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troductiontoecology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735266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Introductiontoecology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AIntroductiontoecology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AIntroductiontoecology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AIntroductiontoecology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AIntroductiontoecology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Introductiontoecolog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Introductiontoecology(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生态学,授课教师:邵莉 邮箱:,课程性质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环境工程专业的必选课,重要性,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生态学的分支。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因此,它是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因此要想学习环境生态学,首先得知道一些有关生态学产生、发展和现状的知识。,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f

2、inition subdivision development,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finition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temperature, water availability, wind speed, soil acidity and etcitsetre the biotic environment: competition, predation, parasitism, cooperation,A. I

3、ntroduction to ecology,Definition 马世骏(1980,中国):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生态学家。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观点,制定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并在植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经济生态学”原则等一系列新观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A. Introduction to

4、 ecology,subdivision Behavioral ecology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 Physiological ecology,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Evolutionary ecology以生物进化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征以及行为特征的进化和适应意义,阐明物种的形成机制、分异过程、种间关系等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 Molecular ecology研究物种在其整个分布区的种群遗传特征。,A. Introduction

5、to ecology,subdivision Population ecology 定量地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了解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及种群存在、发生规律;了解种群波动所围绕的平均密度及种群衰落、灭绝的原因。Community ecology研究群落的结构、演替、形成机理、分类和分布的规律。群落结构大致分为物理的和生物的两方面。前者如群落的外貌或生长型、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群落的边界和交错区。后者有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度关系、多样性。,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根据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 植物(水生、陆生)动物(水生、陆

6、生、昆虫)微生物; 植物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研究植物相互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环境对植物的遗传特性、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作用。,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动物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研究动物对环境理化因子的选择,阐明动物的适宜环境及其对环境的耐受极限;研究种群的消长、时空变动格局及其内外影响因子,阐明动物种群的自然调节过程和可能的人工控制方法,为濒危动物的保护和有害动物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动物的行为过程、社会组织与婚配制度,增进对动物生存对策的理解;研究种间关系(共存、共生、

7、捕食与反捕食)、能量和物质在不同营养水平之间的传递和流动,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人类形成有益的自然生态伦理观,增强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微生物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多用来进行生态系统的调控、推动工农业的生产发展、保护人类生存和环境等方面。 其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5个方面:(1)正常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分布规律、微生物的代谢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这些代谢的影响,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生命机理和这些微

8、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和污染物的处理中的作用。(4)微生物生态模型。(5)微生物生态学的数据处理。,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 陆地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淡水生态学; 岛屿生态学; 极地生态学;,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subdivision 根据研究性质划分: 理论生态学(竞争理论;种群动力学;营养动力学;数学生态学等); 应用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生态学;人类

9、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环境生态学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中国公元前1200年:尔雅就记载了200多种植物的形态和生态环境;公元前100年前后,中国农历就确立了24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公元前300多年,欧洲的亚里士多德把动物按生境和食性分成不同类型;,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

10、pment 生态学产生于社会实践,人们很早就发现生物和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球上虽然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各种生物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鱼离不有水,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虽然青蛙能在水里生活,也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却只能在水域中发育,如果没有水域,它也繁衍不了后代,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从大环境来说热带是阔叶林,寒带是针叶林。,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17世纪世纪动物生理学试验;1819世纪对积温与动植物物候关系的研究;

11、18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草学基础;植物地理学知识;1789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1895年,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植物生态学的出版;,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1.奠基阶段: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值得提及的学者及论著有: 鲍尔(Boyle)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即个体生态学,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布丰(法国,Buffen)17491769提出了生物物种的可变性和生物数量动态概念。 马尔萨斯(Molth

12、us,1798)“人口论”,阐述了人口增长和食物关系的看法。 达尔文(C.Darwin,1859)“物种起源”更系统地阐述了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适者生存。,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development 海克尔(E.Haekel,1866)提出生态学的定义,苗比乌斯(Mobius,1877)创立生物群落概念(biocoenose) 华尔明(Warming 1895)以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植物生态学诞生的标志。 斯洛德(德国,Schroter,1896)提出了个体生态学(Autoecology)和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两个概念。,A. Intro

13、duction to ecology,2.建立初期:1900年至1920年生态学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在个体,种群或群落的水平上阐述其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代表论著:亚当斯(Adams,1913)动物生态学研究指南被认为是第一部动物生态学教科书。,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3.发展期:至1930年由描述过渡到对生态现象的解释。 在种群动态变化研究方面有进展,如美国皮沃(Peral,1920年)和里德(Read,1920)对逻辑斯谛方程(Logistic eguation)的发现。这个方程是描述种群数学变化的最基本方程;描述有竞争关系的两个种群间相互作用的洛特卡沃尔泰勒方程(

14、Lotka-Voltera equation)。,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4.成熟期:1930年以后,大量专著出版和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如: 查普曼(美,Chapman,1931)动物生态学 比尤斯(Beus,1935)人类生态学 克列门茨(Clements,1939)和谢尔福德(Shelford,1939)生物生态学 罗利麦(Lorime,1934)种群生态学,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费鸿年动物生态学纲要1937我国第一部生态学专著。 坦斯利(Tansly,1935,英)提出“生态系统”这一重要科学概念及林德曼(R.L.Lindem

15、an,1942)等人对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以及一些内容广泛的生态学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了成熟期。,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50年代后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种群调节,种群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Lorens(罗伦兹,德1950)和Tinbergen(丁伯根,德国,1951,1953)在行为生态学方面获诺贝尔奖。 Harpera(哈帕尔,1977)突破植物种群上的难点,发展了植物生态学。,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E.Odum和H.Odum在生态系统研究方面的成果

16、对教学,科研产生了重大影响。 50年代未开始出现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五大问题,促进了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60年代生态学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1.生态学已从描述性科学向实验科学,从定性向定量发展。,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2.与有关学科的渗透更加广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有人统计,现在生态学的分支已近百个,研究领域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3.指导思想有了重大变化,协同进化的观点已经对生态学产生重要影响,人类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同进化过度及其表现形式,主体、客体两者协调发展的途径成为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即把人和自然界相互牵制的演变作为统一课题来研究,生态系统的研究正式成为生态学的研究核心,A. Introduction to ecology,4.与生产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成为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骨干学科,产生了应用生态学各分支学科。环境生态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