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35175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第三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一.基本概念二.解热镇痛抗风湿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重点:作用特点,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一. 基本概念,1.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可以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但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过于剧烈的炎症反应可使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引起炎症的原因: 物理的(刀刺伤,烫伤,冻伤);化学的(强酸,强碱烧伤);过敏原(花粉、粉尘和药物的变态反应);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局部表现:1红:是由于炎

2、症病灶内充血所致,炎症初期呈鲜红色。随着炎症的发展,呈暗红色。 2肿:主要是由于渗出物,特别是炎性水肿所致。3热:热是由于动脉性充血及代谢增强所致,白细胞产生的至热因子均可引起发热。 4痛:炎症介质诸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刺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5功能障碍:多种原因可引起发炎器官的功能障碍。疼痛也可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疼痛:锐痛:指一种性质如刺痛、刀割样痛,尖锐的疼痛。绞痛:指痉挛性的剧烈疼痛并伴有闷塞的感觉,尤指胸部闷塞性疼痛(心绞痛)。钝痛是指一种性质与刺痛、刀割样痛相反,而呈不太尖锐的疼痛。,该类药镇痛的特点适用于中

3、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慢性钝痛,效力不及吗啡、度冷丁。 无效:创伤引起的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欣快现象,无呼吸抑制作用 长期使用一般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3.发热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正常人体温:3637; 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363372; 肛门内:体温365377; 腋窝体温3637。,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发热分类: 低热:374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退热药使用注意事项:不

4、要见热就退; 体温不超过38 时,可不用退烧药,用冰袋或冰毛巾冰敷; 慢性低热(37.4-38 ,一月以上)一般不用退热药; 使用退热药和发热时都要多饮水。,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二 解热镇痛抗炎药 1.定义:一类具有解热、镇 痛、其中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 作用的药物。解热作用:可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使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而对正常人的体温则没有影响。 镇痛作用: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 。主要作用部位是在外周。 抗炎作用: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2.基本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 生物

5、合成 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感染原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 机体 内热原(细胞因子如:IL-1、IL-6、TNF等) 中枢PG的合成增加 解热镇痛药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升高(发热),(),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 化学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组织胺、缓激肽 PG 解热镇痛药 (PGE1、PGE2、PGF2) 致痛感觉神经末梢致痛,痛觉增敏,致痛,(),3.作用特点 1)起效快;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肿胀;改善功能等2)不能根治原发病;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停药后可能迅速出现“反跳”甚至症状再现等。(不能见热就退、慢性低热不宜用该类药物) 3)不是病因性治疗药(腹痛不宜用该类药物),第

6、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4.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1)人工合成: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安乃近、保泰松、消炎痛等。2)中草药:柴胡、秦艽,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阿司匹林(aspirin)【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可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和关节腔。含量过多,可用碳酸氢钠解毒。【作用与应用】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聚集 其它作用:老年性痴呆,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反应 1、直接刺激 恶心,呕吐,上腹不适 2、长期使用 - 胃黏膜损伤 (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二、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导致 中毒反应 停药;碱化尿液,加速排出 三、凝血障碍 出血倾向多见

7、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病人;术前; 产前等不宜,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四、过敏反应 皮疹 阿司匹林哮喘 禁用于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抗炎作用很弱,无临床使用价值。双氯灭痛(双氯芬酸,扶他林,奥尔芬) 抗风湿、消炎、止痛及解热,能解除关节痛和肌肉痛,有消肿作用。多为外用吡罗昔康 (炎痛喜康 ) 抗风湿疗效同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好。优点血浆半衰期长、用药量小 。,吲哚美辛(消炎痛)具有显著的消炎、解热作用,仅对炎症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严重,一般不作为常用的解热镇痛

8、药使用。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停)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其效力近似阿司匹林。对炎性疼痛的疗效比创伤性强。主要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是胃肠道的副作用较阿司匹林少,病人易于耐受。,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5.常用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组成成分可分为4类: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2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可减轻病人的疲乏感和嗜睡;3中枢抑制药苯巴比妥,与小剂量的解热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4抗组胺药氯苯那敏(扑尔敏),可减轻感冒发烧的头痛、鼻塞等症状。,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复方制剂】1速效伤风胶囊(速效感冒肢囊):含扑热息痛、马来 那敏、咖啡因、人工牛黄等

9、。 口服,每次12粒,1日3次。 2康必得(扑锌片):含扑热息痛、葡萄糖酸锌、盐酸 二氧异丙嘻、板蓝根浸膏粉。 口服,1g 3次,1次4片。3感冒灵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o25克、咖啡 因oo 3克、苯丙醇胺o015克、氯苯那敏oo03克。4克感敏片:每片含对乙酰氛基酚o126克、氨基比 林o1克、咖啡因o03克、氯苯那敏oo02克。,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合理选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感冒:1、风寒感冒:多发于冬季,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水鼻涕、咽痛咳嗽、口不渴。 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风寒感冒冲剂、参苏丸、荆防冲剂2、风热感冒:多发于春季,特点是,怕冷轻、发热重、汗出不畅、头晕、四肢酸痛、鼻塞、流黄浊鼻涕、咽痛咳嗽、口渴、咽喉肿痛。 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3、暑湿感冒:多发于炎热夏季,特点是发热重、头晕、身倦无汗、口渴、伴有恶心呕吐。 可选用以下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广东凉茶、十滴水。,第三章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