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4627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大纲 - 长沙医学院(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断学诊断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80010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学分: 6 学分 总学时:108 学时(关于诊断学操作内容整合到临床技能学)理论课:84 学时见习课:24 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教材:1.周毅.诊断学.第 1 版.北京:北京医学出版社,2012.06参考教材:2.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 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是临床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

2、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课。诊断学是一门需经反复实践、连续培训过程才能初步掌握的学科。该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接触病人,学习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方法来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通过实验诊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并指导疾病的诊断。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操作训练以及临床见习,达到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规范手法进行体格检查,熟悉实验室检查常规项目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并能辨认常见的心电图改变,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最终使学生初步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结合临床

3、案例进行 PBL、CBL 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诊断学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教学包括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见习,而临床技能训练 60 课时安排在临床技能学开设。二、课程基本要求二、课程基本要求1.问诊(1)掌握问诊,主诉的定义和问诊的内容,重点在病史采集 。(2)熟悉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3)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2.常见症状(1)掌握常见症状的定义、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2)熟悉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3.体格检查(1)掌握检体诊断中的视、触、叩、听的基本方法,达到全面、有序、手法规范。(2)掌握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4.病历书写(1)掌

4、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熟悉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按卫生部 2010 年 3 月新的病历书写要求) 。5.实验诊断(1)熟悉三大常规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2)熟悉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参数和临床意义。6.辅助检查(1)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2)掌握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各波、各段的测量方法。(3)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4)熟悉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7.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1)掌握疾病的诊断步骤。(2)掌握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3)熟悉临床思维方法。三、学时安排:总学时三、学时安排:总学时 108108(84/2484/24)授课内容授课内容总学时总学时

5、理论学时理论学时见习学时见习学时绪 论110第一篇 问诊与症状第一章 问诊的重要性0.50.50第二章 问诊的内容1.51.50第三章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110第四章 常见症状291613第二篇 体格检查443311第三篇 实验诊断16160第四篇 心电图检查10100第五篇 病历书写330第六篇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220合计合计10810884842424注注:PBL:PBL、CBLCBL 教学可安排在见习学时中。教学可安排在见习学时中。四、考核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占 80%,见习和平时成绩占 20%。见习和平时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实验报告、见习

6、报告、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考试后标准答案讲解等) 、学生到课统计(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均要考勤)等。五、课程基本内容五、课程基本内容绪绪 论论目的要求1.掌握诊断概念、病史采集、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定义。2.熟悉诊断学理论教学要领、实践教学要领、诊断学的学习要领及要求。3.了解克服造成临床误诊的主观因素,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讲课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1.诊断学、病史采集、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定义。2.诊断学理论教学要领、实践教学要领、诊断学的学习要领及要求。3.克服造成临床误诊的主观因素,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教学内容 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

7、学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一篇第一篇 问问 诊诊第一章第一章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第二章 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第三章第三章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目的要求1.掌握问诊,主诉定义。2.掌握现病史定义及内容。3.掌握既往史的内容。4.熟悉一般项目内容。5.熟悉系统回顾内容。6.熟悉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内容。7.熟悉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8.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讲课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1.问诊(采集病史) 、主诉定义。2.问诊一般项目内容。3.现病史定义及内容。4.既往史的内容。5.系统回顾内容。九大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8、,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免疫系统。6.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内容。7.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简单介绍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四章第四章 常见症状常见症状(16(16 学时学时) )第一节第一节 发热发热目的要求1.掌握发热的定义、分度以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2.熟悉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及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1.发热的概述。2.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的临床表现。4.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

9、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5.伴随症状。6.如何进行问诊,注意哪些要点。教学内容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粘膜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目的要求1.掌握: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2.熟悉: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2. 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3. 皮肤粘膜出血伴随症状。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三节第三节 水肿水肿目的要求1.掌握水肿的定义,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 1 学时 教学内容1.水肿定义、发生机制

10、。2.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全身性水肿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水肿,局部水肿。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教学内容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四节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1 学时 教学内容1.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咳嗽的音色和痰量及伴随症状。2.咳嗽与咯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如何进行问诊,要注意问诊的要点。教学内容 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五节第五节 咯血咯血目的要求1.掌握咯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

11、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1.咯血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2.咯血的临床表现:年龄,量,颜色和性状(与呕血的鉴别) 。3.结合临床询问伴随症状。4.结合临床如何进行问诊,并注意问诊要点。教学内容 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六节第六节 胸痛胸痛目的要求1.掌握胸痛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1.胸痛病因和发病机制。2.胸痛临床表现:年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3.讲授伴随症状与疾病的关系。4.结合临床如何进行问,并注意问诊要点。教学内容 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12、教学第七节第七节 发绀发绀目的要求1.掌握:发绀的发生机制。2.熟悉: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发绀的定义。2. 发绀病因分类与临床表现,中心性紫绀与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及鉴别。3. 发绀的机制及伴随症状。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八节第八节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目的要求1.掌握呼吸困难定义,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机理与临床表现: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 。3.伴随症状。4.结合临

13、床进行问诊,并注意问诊要点。教学内容 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九节第九节 心悸心悸目的要求1.掌握:心悸的病因。2.熟悉:心悸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3.了解:心悸的概念,发生机制。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心悸的发生机制。2. 心悸的病因(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3. 心悸的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节第十节 恶心与呕吐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1. 熟悉:呕吐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2. 了解:呕吐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问诊要点。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呕吐的常见病因,发生机制,问诊要点。2. 呕吐的临床表现(

14、呕吐的时间、呕吐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的特点、呕吐物的性质) ,伴随症状。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呕血呕血目的要求1.掌握呕血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呕血与咯血的鉴别。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呕血常见的病因;。2.呕血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注意与咯血的鉴别、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 。3.伴随症状。4.结合临床进行问诊,并注意问诊的要点。教学内容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便血便血目的要求1. 熟悉:便血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2. 了解:便血

15、的病因,问诊要点。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便血的定义、病因、问诊要点。2. 便血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腹痛腹痛目的要求1.掌握腹痛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痛的临床表现。2.熟悉腹痛发生机制和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腹痛病因:急性腹痛,慢性腹痛。2.腹痛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3.腹痛临床表现:发生部位、性质、程度、诱因。4.伴随症状。5.结合临床进行问诊,并注意问诊要点。教学内容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腹泻腹泻目的要求1. 熟悉:急、慢性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2. 了解:急、慢性腹泻的定义、发生机制、问诊要点,伴随症状及体征。讲课时数 自主学习教学内容1. 慢性腹泻的病程,问诊要点,伴随症状和体征。2. 急、慢性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六节第十六节 黄疸黄疸目的要求1.掌握黄疸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2.熟悉黄疸发生机制、辅助检查和鉴别,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讲课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黄疸概述:胆红素正常代谢。2.黄疸的分类,病因学分类,胆红素性质分类。 3.临床表现: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