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4235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系:机电工程系 专 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张洪伟 指导教师:刘凯班级:11G451 评阅教师:刘凯学号:04 完成日期:2014.6.6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摘要:机械手技术涉及到电子、机械学、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需要,机械手在工业应用中越来越重要。文章主要叙述了机械手的设计过程 ,本文中介绍了机械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本设计以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采用LMD18200 电机控制芯片达到控制直流电机的启停、速度和方向,完成了筛选机械手基本要求

2、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在筛选机械手设计中,采用了PWM 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对占空比的计算达到精确调速的目的。关键词:机械手;AT89C51;LMD18200;PWM技术;电机控制目 录第一章 前言 1 1.1 机械手概述1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3 2.1 设计要求. 3 2.2 基本设计思路. 3 第三章 硬件结构设计 5 3.1 机械手尺寸的确定. 5 3.2 传动部分设计. 5 第四章 软件电路部分设计 9 4.1 单片机的选择. 9 4.2 接口电路. 10 4.3 电路图. 12 4.4 程序流程14 4.5 程序编写.14结论 20 参考文献.21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1.1

3、机械手概述机械手概述机械化、自动化已成在现代工业中突出的主题。化工等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机器人的出现并得到应用,为这些作业的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械手,多数是指程序可变(编)的独立的自动抓取、搬运工件、操作工具的装置(国内称作工业机械手或通用机械手) 。机械手是一种具有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工作程序固定的自动化装置。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容易的优势,但功能较少,适应性较差。目前我国常把具有上述特点的机械手称为专用机械手,而把工业机械手称为通用机械手。简而言之,机械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手,把工件由某个地方移向指定的工作位置

4、,或按照工作要求以操纵工件进行加工。一般而言,机械手通常就是由执行机构、驱动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部分组成,如图 1-1 所示。图1-1 机械手的一般组成对于现代智能机械手而言,还具有智能系统,主要是感觉装置、视觉装置和语言识别装置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赋予机械手“眼睛” ,使它能识别物体和躲避障碍物,以及机械手的触觉装置。机器人的这些组成部分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或者说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机械手的。要实现机械手所期望实现的功能,机械手的各部分之间必然还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2 所示。图 1-2 机械手控制系统图机械手的机械系统主要由执行机构

5、和驱动传动系统组成。执行机构是机械手赖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实体,通常由连杆和关节组成,由驱动传动系统提供动力,按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驱动传动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系统。驱动机构提供机械手各关节所需要的动力,传动系统则将驱动力转换为满足机械手各关节力矩和运动所要求的驱动力或力矩。有的文献则把机械手分为机械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其中的机械系统又叫操作机(Manipulator),相当于本文中的执行机构部分。第二章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2.1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生产线上有红黑两种直径为2cm 厚1cm 的圆铁片,设计一种机械手,该手能自动筛选出红色铁片,并把红色铁片放到指

6、定位置。机械手有上行/下行、左行/右行、放松/夹紧几个运行方式。并要求机械手有判别铁片颜色的功能,且能准确把握铁片位置、重量、形状等因素。该手运行路径合理,接近指定位置时能够减速运行。整个过程无人工操作,系统通过传感装置检测工件,工作结束后能自动停止。2.2 基本设计思路基本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框图如下:图2-1 总体设计框图1.CPUCPU 部分有两种选择:单片机控制和PLC 控制。2.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齿轮传动、齿条传动、丝杆传动、链条传动。由于一般的电机驱动系统输出的力矩较小,需要通过传动机构来增加力矩,提高带负载能力。对机械手的传动机构的一般要求有:(1)结构紧凑,即具有相

7、同的传动功率和传动比时体积最小,重量最轻;(2)传动刚度大,即由驱动器的输出轴到连杆关节的转轴在相同的扭矩时角度变形要小,这样可以提高整机的固有频率,并大大减轻整机的低频振动;(3)回差要小,即由正转到反转时空行程要小,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4)寿命长、价格低。3.机械手1.机械手的组成机械手一般由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三个部分组成。(1)执行机构1) 手腕 手腕是联接手臂与末端执行器的部件,用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方位和姿态。2) 手臂 手臂是支承手腕和末端执行器的部件。它由动力关节和连杆组成,用来改变末端执行器的位置。3) 机座 机座是机械手的基础部件,并承受相应的载荷,机座

8、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机械手按规定要求动作,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大多数工业机械手采用计算机控制,这类控制系统分为决策级,策略级和执行级三级:决策级的功能是识别环境、建立模型、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基本动作序列;策略级将基本动作变为关节坐标协调变化的规律,分配给各关节的伺服系统;执行级给出各关节伺服系统的具体指令。(3)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信号放大,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传动装置。常用的由电气、液压、气动和机械等四种驱动方式。除此之外,机械手可以配置多种传感器(如位置、力,触觉,视觉等传感器) ,用以检测其运动位置和工作状态。第三章第三章

9、 硬件结构设计硬件结构设计3.1 机械手尺寸的确定机械手尺寸的确定由于本次设计对工作场地要求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因此机械手的尺寸也就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设计的方便,将机械手大臂有效距离长为280mm,小臂有效距离长为170mm,机械手3D图如下:3-1 机械手图3.2 传动部分设计传动部分设计(1) 机械手是有三台伺服电机驱动:电机M1 控制大臂在Z 轴旋转摆动,电机M2 控制小臂在Z 轴的旋转摆动,电机C 控制末端执行器在Z 轴的上下移动。为了设计的方便,控制方式采用点位控制。通过分别控制三台电机的正反转来确定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上的具体位置。由于三台电机不是同时控制,因此不存在相互间的干扰,从而

10、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2) 具体传动环节:基座部分装有服电机M1,通过齿轮传动控制大臂旋转,基座与大臂底座用轴承连接;大臂座装有伺服电机M2,通过齿轮、传动控制小臂的旋转摆动;末端执行器部分装有伺服电机M3,同样通过齿轮、丝杆传动控制末端执行器的上下移动。(3) 伺服电机一个伺服电机内部包括了一个小型直流马达;一组变速齿轮组;一个反馈可调电位器;及一块电子控制板。其中,高速转动的直流马达提供了原始动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使之产生高扭力的输出,齿轮组的变速比愈大,伺服马达的输出扭力也愈大,也就是说越能承受更大的重量,但转动的速度也愈低图3-2 伺服电机图(4)微行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一个

11、微型伺服马达是一个典型闭环反馈系统,其原理可由下图表示:图 3-3 伺服电机原理图减速齿轮组由马达驱动,其终端(输出端)带动一个线性的比例电位器作位置检测,该电位器把转角坐标转换为一比例电压反馈给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将其与输入的控制脉冲信号比较,产生纠正脉冲,并驱动马达正向或反向地转动,使齿轮组的输出位置与期望值相符,令纠正脉冲趋于为0,从而达到使伺服马达精确定位的目的。(5)伺服马达的控制标准的微型伺服马达有三条控制线,分别为:电源、地及控制。电源线与地线用于提供内部的直流马达及控制线路所需的能源,电压通常介于4V6V 之间,该电源应尽可能与处理系统的电源隔离(因为伺服马达会产生噪音) 。

12、甚至小伺服马达在重负载时也会拉低放大器的电压,所以整个系统的电源供应的比例必须合理。输入一个周期性的正向脉冲信号,这个周期性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时间通常在1ms2ms 之间,而低电平时间应在5ms 到20ms 之间,并不很严格,下表表示出一个典型的20ms 周期性脉冲的正脉冲宽度与微型伺服马达的输出臂位置的关系:表3-1位置关系图(6)选用的伺服马达我选用的伺服马达为TowPro 的,型号为SG303。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转速:0.23 秒60 度。 力矩:3.2kgcm。 尺寸:40.4mm19.8mm36mm。 重量:0.6kg。 12V 和24V 电源供电。控制周期脉冲宽度为20ms。送出不

13、同的正脉冲宽度是,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控制正脉冲宽度如下:(7)增量式编码器编码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前者成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还是“” ;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还是“” 。第四章第四章 电路部分设计电路部分设计4.1 单片机的选择单片机的选择(1) 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通常在芯片内含有CPU、ROM、RAM、并行I/O 口、

14、串行口、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2) 单片机特点1) 优异的性能价格比。2) 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单片机把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内部采用总线结构,减少了各芯片之间的连线,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另外,其体积小,对于强磁场环境易于采取屏蔽措施,适合在恶劣环境下工作。3) 控制功能强。为了满足工业控制的要求,一般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种均有极丰富的转移指令、I/O 口的逻辑操作及位处理功能,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功能及运行速度均高于同一档次的微机。4) 低功耗、低电压,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5) 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和系统配置叫典型、规范,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

15、。(3) 单片机硬件结构1) 89C52 系列单片机基本配置如下:a) 微处理器该单片机中有一个8 位的微处理器,与通用的微处理器基本相同,同样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只是增加了面向控制的处理功能,不仅可处理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b) 数据存储器片内为128 个字节,片外最多可外扩至64k 字节,用来存储程序在运行期间的工作变量、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所以称为数据存储器。c) 程序存储器由于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只读存储器一般容量较小,如果片内的只读存储器的容量不够,则需用扩展片外的只读存储器,片外最多可外扩至64k 字节。d) 中断系统具有5 个中断源,2 级中

16、断优先权。e) 定时器/计数器片内有2 个16 位的定时器/计数器, 具有四种工作方式。f) 串行口1 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可用来进行串行通讯,扩展并行I/O 口,甚至与多个单片机相连构成多机系统,从而使单片机的功能更强且应用更广。g) P1 口、P2 口、P3 口、P4 口为4 个并行8 位I/O 口。h) 特殊功能寄存器共有21 个,用于对片内的个功能的部件进行管理、控制、监视。实际上是一些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RAM 区。2) 引脚及其功能a) 电源及时钟引脚VCC:接+5V 电源正端;VSS:接+5V 电源地端;X1:接外部晶体振荡器的一端;X2:接外部晶体振荡器的另一端。b) 控制引脚RESET:单片机上电复位端。ALE: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 一每机器周期两次的信号输出,用于锁存出现在P0 口的低8 位地址。PSEN:为片外程序存储器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